“铁公机”小议

思聪谈社会 2025-02-09 10:16:45
“铁公机”小议 刘强 我国高铁、高速公路和机场建设的发展速度在全球遥遥领先,为国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也让外国客人啧啧称奇。然而,也必须认识到我国“铁公机”快速发展背后的超大成本问题。 窃以为,我国“铁公机”建设的成本包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和社会成本。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铁公机”的建设和运营几乎全由国有资本承担,高铁和机场都是由央企和地方财政投资建设,高速公路几乎全由各省份国有资本出资建设运营。可以说,除个别发达省市外,绝大部分省份在“铁公机”建设的投入都大大超过自身的经济能力,地方债相当大的部分是“铁公机”方面的。最典型的就是贵州省。 国有资本的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收入,而财政用于“铁公机”建设的投入越大,意味着直接用于民生的支出就受限制。不少省份上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连每人每月20元都拿不出,只能上调10元、15元,而这些省份人均不到200元的居民基础养老金大头还是中央财政承担的。由于地方财政拿不出更多钱补居民基本医保基金,各地都将个人缴费提高到每人每年420元。 按说国有资本在“铁公机”建设投了那么多钱,铁路票价和高速过路费由于垄断地位相当高,经营企业应该效益不错。然而实际情况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是央企第一亏损大户,各省份高速集团基本都是亏损的,而且亏损额不断增大。机场也好不到哪儿,去年第四季度,三大航司全都亏损。三、四线城市机场,即使有当地政府补贴,亏损也相当惊人。 “铁公机”超前建设的社会成本也令人咋舌。首先是腐败问题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中铁集团的腐败窝案,河南三任交通厅长的“前腐后继”。不少地方的建设项目,不查全是成绩,一查尽是问题。二是高收费+低劣服务引发众多不满,比如有的高速不按国家要求超期限收费,比如对货车的乱收费,比如高铁屡见不鲜的霸座现象。 俺认为,国家应从实际出发限制“铁公机”过快过猛发展,坚决落实前年发布的若干限制规定,让地方把钱多用于解决最底层百姓的社保问题。可否像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那样,居民基础养老金低于240元的省份从严控制新上铁公机项目。 下个月就要开全国“两会”了,俺还是希望代表委员们多提提城乡居民的社保金问题。俺希望国人不仅为中国的“铁公机”感到自豪,更希望国人为中国城乡居民的社保待遇感到自豪,因为咱们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共和国,低收入群体的福利待遇应该比西方国家更好才是。 (原载《刘掌柜杂谈》)
0 阅读:1

思聪谈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