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最后一个盛世得说是开元盛世,这盛世可离不开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在历史上那是个争议挺大的人物。不得不说,李隆基对大唐盛世的贡献那可磨灭不了。
但得说,李隆基和很多帝王一样,到了晚年也有政治腐败的情况。安史之乱可是李隆基人生的转折点。想不到,他晚年居然绝食去世,真让人叹息,太可惜了。
一、早年精励图志李隆基早年的遭遇那可真让人忍不住叹息。在皇家,亲情这东西就跟没有似的,权力才是大家争来抢去的目标。李隆基出生的时候,他爹李旦虽说顶着天子的名号,可那是个特别没地位的天子。当皇帝却没权,这算哪门子皇帝。
没过多久李旦就被废掉了,要知道武则天在世的时候,大唐皇权的争斗那可是相当激烈。李隆基就生在这个时候,打小就没感受过父母的疼爱,而且天天都担惊受怕的。李旦被废之后,李隆基的恐惧那可算是到了顶点。
真是祸不单行,没过多久,李隆基的母亲就被人诬陷施行巫蛊之术,然后惨遭杀害。李隆基年纪还小就没了妈,可他根本没功夫伤心,为啥?就因为他是皇子,武则天也迁怒于他。
不过幸运的是,李隆基成功逃脱了。打这以后,他就在姨妈的照料下成长。当时武则天虽说已经上了年纪,可对权力却一直没松手。没过多久,一场震惊全大唐的政变爆发了,武则天被逼着离开权力核心,把皇位让给了李显。
李隆基就像个局外人似的,眼睁睁瞧着皇室权力斗争那激烈的场景,这可把年幼的他给震得不轻。说不定这就是后来李隆基发动政变登上皇位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李隆基当上太子之后,他可没把大权都攥在自己手里,权力,基本是他和太平公主一人一半。亲兄弟在权力面前都可能争个你死我活的,更别说他们俩了。
后来,这两人之间的矛盾变得越发激烈了。这时候的李隆基就开始琢磨着,得用啥办法从太平公主那儿把权力夺过来。一直到把太平公主的那些余党都清除干净了,李隆基这皇位才算是完完全全坐稳。
也许恰恰是皇位得来太不容易了,李隆基正式掌权之后,那可真是奋发图强,铁了心要让大唐再迎盛世。他把年号改成“开元”,就是为了激励自己。
李隆基早年的时候,那可是很会挑选贤能之人的。他选的那几个丞相,对后来的开元盛世贡献可大。在选人这一块,李隆基的眼光相当厉害。为了让大唐快点从武则天的严政下缓过劲儿来,李隆基一直都提倡仁政。而且,为了防止以前那些不好的情况再次出现,李隆基对外戚的管理可严厉了,就像打雷一样迅猛,还特别严禁宦官参与朝政。
李隆基推行了种种政策后,大唐江山慢慢又发展得像以前一样繁荣了。李隆基一直都很清楚,以前大唐存在官吏腐败的情况,所以他一继位就从根源上杜绝这种现象发生。
李隆基为了确保官员们具备良好的素质,竟然亲自去考核。就因为他这么做,各地官员的素质,那可是大大提高了。
能这么讲,早期的李隆基把明君该做的事儿都做全了。他心疼老百姓,削减赋税,让老百姓离安居乐业的日子又近了些,在文化方面他也没耽搁。
大唐到了这个时候,那可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也许是因为国家发展慢慢步入正轨了吧,李隆基就开始享受起来。
后期的李隆基过上了荒淫的日子,那时候大唐后宫里的宫女数量一下子就翻了一倍。而且他还胆大包天,做出了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把自己儿子的老婆立为妃子。
杨贵妃进了后宫以后,那可真是“六宫粉黛无颜色”了。后来,唐玄宗对杨家那是给予了无上的恩宠。在生活方面,唐玄宗和早期的勤俭完全不一样了,变得特别奢靡。
更让人揪心的是,唐玄宗到了晚年居然也迷上了长生不老术,还在宫中大肆修炼。朝政荒废也就算了,上了年纪的唐玄宗耳根子变得特别软,就爱听顺耳的话。
出了好多奸臣,大唐百姓的生活可就遭了大殃了。这时候,还有一股势力在暗中跃跃欲试。安禄山突然起兵造反,这可把唐玄宗惊到了,那时候的大唐腐败得很,根本拦不住安禄山的进攻,就只能眼巴巴看着安禄山把一座又一座的城市给攻破。
杨贵妃就在这途中被逼得自缢了,不过大家都明白这可不是最关键的原因,不管干啥起事总得有个说法,是不是?
不过还好,慢慢地安禄山他们自己内部就闹起了矛盾。叛军开始自相残杀,这时候大唐军队抓住安禄山和史思明斗争的机会,一股作气就把叛军给彻底打败了。
虽说这时候叛军已经被打败了,可大唐的根基也被严重损害了。这损害首先就体现在经济发展上,而且中央集权也遭到冲击,这就给后来宦官当政埋下了祸根。
很遗憾,李隆基经历了安史之乱以后,就再也没本事改变当时的状况。说起来,这里面大部分的责任可都得李隆基来担。
李隆基安定下来后,终于能够回长安了。不过这里得说道说道,在皇位上待了那么久的李隆基,难道会不晓得权力有多诱人吗?这个时候的李亨当真会欢迎他回去吗?
李隆基经历了这么多事儿之后,就不想再操心政务了,回了宫就安安心心地当他的太上皇去。
李隆基一安静下来就忍不住想起杨贵妃,于是就打算去祭拜她,可宦官李辅国却出面阻止了。
太上皇的日子过得可无聊,李隆基就寻思着出去走走呗。哪知道,一碰到老百姓,老百姓还是会跪下来高呼万岁。李辅国知道这事儿后,就发觉这可是扳倒李隆基的绝好机会。
照理说,这两人之间还没到这种互相仇视的程度。可李辅国是个心眼极小的小人,李隆基身边的宦官看不起他,这件事他一直记恨着。他把这事儿告诉李亨之后,李亨心里肯定会不舒坦。
于是就打算剥夺李隆基出门的权力,这事儿当然就交给李辅国去办了。李辅国跟李隆基有仇,他哪能好好执行,不但对李隆基不尊重,还恶狠狠地恐吓李隆基。
后来,李辅国在那儿一通操作,李隆基身边的亲信就都被清理干净了。这时候的李隆基,那可真成孤家寡人,连个能说说话的人都没有,他的意志就在孤独里慢慢变得消沉起来了。
李隆基最后怀着恨意绝食,然后就死了。
结语李隆基到了晚年,也和以前那些帝王一样有点昏庸,这是没法否认的事儿。不过,他的功劳那也是明摆着的,他可是把大唐又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李隆基到了晚年落得那样的结局,真让人忍不住惋惜。后人对他的功和过一直都在不停地议论。咱们现在看待历史人物可得用辩证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