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亿芯片龙头,赢在一个“稳”字

说的商业不一般 2025-04-15 14:46:31

文 / 大力财经

作者 / 魏力

近几年,国产芯片板块几番浮沉,资本市场情绪越发趋于理性。客观来看,需求侧热度依然在线,但上游“卖铲人”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技术成果转化动能有限,研发投入与市场产出不成正比,甚至很多所谓的头部芯片公司常年亏损,造血能力经受严峻考验。

在此背景下,仍受资方看好的标的企业寥寥,且具备三个共性特征:一是在细分领域的稀缺性,有望实现局部赛道领先;二是核心技术迭代的持续性,可通过自主研发独立演进芯片技术路线;三是相关产品的适用性,可面向特定市场实现主力产品的广泛应用。

2014-2025年,逆势突破至近百亿营收的海光信息成为国产芯片股最大热门。尤其自去年9月以来,公司股价几度翻长,单日引发二级市场120亿抢筹,最新市值已飙至3200亿以上。结合公司财报及市场表现,海光信息满足上述利好特征的同时,主要赢在一个“稳”字。

研发迭代稳:作为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领域,芯片行业的高研发投入是产品技术迭代的前提。但能否在持续的高投入下实现自主技术快速迭代,仍然存在很多外部因素限制(如ARM系芯片更依赖于上游授权,在版本断供背景下,被授权方很难进行大幅度自主迭代)。

海光信息依托国内唯一的X86完整交叉授权,率先完成了C86国产化路线的独立演进,并藉此摆脱外部授权依赖实现芯片产品的稳步迭代。其中,海光通用处理器CPU和人工智能加速器DCU均已完成多次产品升级,期间攻克高端处理器设计的若干核心技术,形成了大量自主知识产权,公司技术护城河持续拓宽,为后续芯片产品迭代奠定了稳固基础。

产品安全稳:芯片是硬件安全的底线,尤其面向信创市场,国产化用户普遍要求在自主可控基础上保证较高的芯片安全技术水平。海光信息采用业内先进的内置安全模式,基于完整的X86指令集源码,进一步扩充安全算法指令,在国密支持、可信计算、隐私计算等方面均达到业内顶尖标准,并且安全产品应用成本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其中,海光CPU的漏洞防御能力已超过英特尔、AMD等国际同类产品。比如业界闻名的熔断、幽灵等漏洞,海光C86芯片实现原生免疫和修复,并且针对部分威胁X86和ARM主流架构的漏洞,海光芯片均已给出完整修复方案。

应用适配稳:从产品技术研发到终端应用场景,真正让国产芯片用起来的关键在于生态。过去,全球IT生态体系主要围绕Wintel展开,其它异构芯片产品均面临一定的适配壁垒,这也造成了国产芯片迁移成本居高不下,很难打入用户核心业务场景。

海光C86自X86体系迭代而出,同时也完整兼容主流生态下的应用环境。其中,海光CPU可直接适配数百万款X86支持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海光DCU可兼容“类CUDA”生态,二者在国产化替代过程中均能实现平滑迁移,帮助用户节约大量适配成本,成为信创大规模落地的最佳硬件产品选择。

性能表现稳:芯片性能水平不能仅停留在纸面数据,尤其受制于生态壁垒和多元化场景考验,很多性能数据亮眼的国产芯片产品,往往实际场景应用表现大打折扣,系统稳定性严重不足。

海光C86从研发之初即定位于高端通用芯片,这也保障了海光芯片在多场景应用中的性能稳定性。经过多次迭代优化,目前C86-4G处理器性能已赶超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并且受益于良好的生态兼容能力,海光芯片在信创替代中规避了大量调优环节,可以提供性能无损的国产化迁移方案,在金融、通信、能源等核心应用场景中均取得显著成效。

综合来看,海光在X86国产化赛道的稀缺性,自主芯片产品迭代的持续性以及面向主流生态的适用性,都极为契合资本市场对国产芯片的利好评估因素。此外,海光芯片通过持续的自研投入和产品进阶,在用户场景考验中快速补全国产化短板,稳稳占据主流市场份额,这种步步为营的扎实打法无疑更符合长期主义逻辑。

硬科技产业最忌急于求成,从底层发展规律上也根本无法一蹴而就。本身起步较晚的国产芯片更甚如此。过去资本市场热情高涨,中国几万家芯片公司生死沉浮中燥气尽去,未来的理性投资时代,国产芯片标的更需要比拼的是基本功与硬实力。“稳”字或成为主旋律。

0 阅读:2

说的商业不一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