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
【前言:】
1958年10月份,在朝鲜的志愿军都撤回来了,那位在朝鲜当军事停战委员的开国少将任荣,也跟着回了国。他被安排到了辽宁的第50军那里,主要是为了方便以后参加军事停战委员的会议。
1959年刚开始没多久,任荣猛地接到一通电话,是中央军委的秘书长罗瑞卿打过来的。电话里,罗瑞卿的声音特别响亮:“任荣啊,主席这儿有个秘密任务得交给你。”
这个任务跟毛岸英的一次秘密任务有关,一说起毛岸英,任荣的脑海里立马浮现出抗美援朝那会儿,他俩头一回碰面的场面。
【年轻翻译竟然是毛主席的长子】
任荣15岁那年就投身革命,经历了数不清的恶战,每次都能从鬼门关前捡回一条命。
1948年的时候,辽沈战役正式开始了。那时候,任荣接到命令,带着68团去阻挡敌人往南逃跑。在跟敌人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他不幸被敌人的炮弹给炸飞了。虽然命是捡回来了,但他的左脚脚掌却被炸伤得很重,没了大半,从此就成了残疾人。
打仗行军,全凭两条腿走路,没了脚就像在战场上没了武器,但任荣毫不退缩,硬是要上前线去。
任荣心里一直有个念头,那就是他活着肯定有更大的使命。所以,1950年朝鲜战争一打响,尽管他的左脚有残疾,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报名,成了第一批去朝鲜打仗的志愿军战士。
经过批准,他在1950年10月23日那天,就跟着大军一起去朝鲜打仗了。
路上,任荣碰到了一位年轻的翻译,俩人聊了起来。任荣了解到,这位翻译小伙子才新婚没多久。这让他挺吃惊,心里琢磨着,这家伙咋就能扔下新媳妇来打仗呢?他老婆能乐意他上战场吗?
那个年轻的翻译跟任荣说:“我特别赞成我现在做的事!”稍微缓了口气,他又接着讲:“我爸让我去参加抗美援朝,守护咱们国家和人民。”
任荣这时候压根没往别处想,觉得眼前的年轻小伙挺平常。当他听说是因为小伙子的老爹让他上前线,任荣不由得感叹道:“看来你老爸思想挺前卫的嘛。”
后来的聊天里,任荣知道那年轻人之前在苏联待过一段时间学习。回国后,他老爸直接把他安排到了陕甘宁边区,跟着有名的农民劳动模范吴满有去种地了。
这时候,任荣心里开始犯嘀咕,觉得那年轻翻译说的经历,咋听着跟毛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那么像呢。他半信半疑,忍不住就直愣愣地问了一句:“你爹不会是毛主席吧?”
年轻的翻译乐呵呵地说:“没错,是这样的。”
任荣真心被惊到了,一时间脑袋里空空的,不知道该咋回应。但那年轻人的声调还是那么平淡,就像他爸不是毛主席似的。
过了好一阵子,任荣这才从惊愕中缓过神,他仔细端详着毛岸英的脸庞。虽说他的风采比不上毛主席那般耀眼,但眉眼间流露出的那股子气质,简直和毛主席如出一辙。任荣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被领袖那崇高的国际主义情怀深深打动。
进了朝鲜后,任荣成了志愿军政治部负责组织工作的部长,而毛岸英呢,他被安排到了彭老总办公室帮忙。任荣因为老去司令部参加会议,所以老能碰上毛岸英。不管手头的事儿有多堆成山,毛岸英见到任荣时,总是笑眯眯地跟他打个招呼。
志愿军打响头一仗,进行得特别顺畅,让朝鲜战场的局势稳了下来,咱们部队也算站稳了。可到了准备打第二仗那会儿,却出了岔子。
11月25日那天,一大早天还没亮,美军几架轰炸机就飞过了志愿军总指挥部上面,接着就扔下了一连串的汽油弹,正好砸中了总部办公室。结果,毛岸英和高瑞欣两位同志就这样不幸离世了。
悲剧一出,任荣刚好从东线战场回来,一听到那坏消息,他心碎一地。之后,任荣挑起了大梁,负责建那个志愿军烈士陵园,里面安息着毛岸英等好多英雄。
【执行关于毛岸英的秘密行动】
1959年,距离毛岸英离世已经超过八年,任荣一想起毛岸英那年轻的脸庞,心里就隐隐作痛。所以,当罗瑞卿来电说毛主席有个跟毛岸英有关的任务要交给他时,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罗瑞卿跟他说,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有意愿,想和妹妹邵华一块去朝鲜,给毛岸英祭扫墓地。毛主席的意思是,这事儿得低调点办,别弄得满城风雨,也别去打扰朝鲜那边的党和政府。
接到指令,任荣立刻着手准备。他现在担任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的一员,得常去朝鲜参会,手里有专用的护照,还有专车可用。到了扫墓的那天,刘思齐和邵华能扮成他的助手,跟他一块去朝鲜。
一切准备就绪后,刘思齐和邵华就坐火车去丹东了,是中央警卫局专门派的一个女同志,她叫沈同,陪着他们一起去的。
这是任荣头一回瞧见刘思齐,他之前只从毛岸英那儿听说过她的名字。
瞧着这位打扮简单、眼镜挂在鼻梁上、长相清秀、谈吐文雅的女士,他脑海中不禁又闪现出当年毛岸英那帅气的模样。
毛岸英去世那会儿,他和刘思齐结婚才短短两年光景。任荣心里头直犯嘀咕,这事儿对刘思齐来说,打击得该有多大啊。
去朝鲜扫墓那会儿,正好是朝鲜的大冬天,考虑到安全,任荣选择坐火车过去。他就这么带着自己的秘书,也就是翻译,还有刘思齐、邵华和沈同,一块儿坐上了前往平壤的国际火车。
到了入境检查的地方,任荣把护照递上去,然后回头指了指刘思齐他们几个,说:“这些都是跟我一起工作的伙伴。”检查人员啥也没说,直接把护照递回给他,就让他们过去了。
任荣和大使商量好,还得刘思齐点头,大家伙儿都不带花圈了。就派大使馆两辆车,加个女秘书跟着,任荣领头,咱们一块儿去桧仓郡,就是毛岸英葬那儿的地方。
从平壤出发后,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刘思齐在大家的陪同下,终于走到了毛岸英的坟墓旁边。
瞅见墓前矗立着那块大块头的白色石碑,刘思齐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她赶紧跑过去,噗通一下跪在墓前,用两只手摸着石碑,放声大哭。邵华站在旁边,双手搭在姐姐的肩头,也是止不住地流眼泪。
过了好一阵子,任荣见两姐妹哭得伤心欲绝,生怕她们身体撑不住,就连哄带拽地把她们扶了起来。然后,他们一行人沿着毛岸英的墓,慢慢地走了一圈。走到最后,大家站成一排,对着毛岸英的墓深深地鞠了三个躬,以此来表达他们内心的哀思。
从墓地走出来的时候,刘思齐眼泪不停地流,她在毛岸英的坟边弯下腰,抓了一把泥土,用随身带着的手绢包起来,然后死死地攥在手心里。
回国后,任荣立马就跟罗瑞卿说了刘思齐和邵华去朝鲜扫墓的事儿。罗瑞卿夸他任务办得漂亮,挺成功的。沈同也跑去跟毛主席讲了,毛主席一听,心里头那叫一个高兴,感觉像是放下了一块大石头,就像完成了个心愿似的。
后来,毛主席对沈同讲道:“岸英走了都8个年头了,思齐也不再年轻了,是时候再成个家了,咱们都得帮她一把,找找合适的人。”没过多久,在毛主席的关心下,刘思齐有了新的家庭。
1964年的时候,任荣成功完成了在朝鲜的停战协商工作,毛主席还特意接见了他。见到这位曾带着伤口上战场的将军,毛主席跟他说:“我清楚你受过伤,真是命大福气也大,我觉得你能活到100岁呢!”任荣心里特别激动,他笑着回应毛主席:“主席,我一定继续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原本只是一句玩笑般的话语,没想到毛主席还真给说对了。到了2017年,那位开国少将任荣,在武汉安详离世,那时候他刚好100岁,算是完美达成了毛主席交代给他的使命。
参考材料:
李云飞和杨顺良,两位百岁老将军,成功达成了毛主席托付的任务。这事儿登上了《中国老区网》,时间是2022年2月。
任志伊讲述:毛岸英妻子前往朝鲜扫墓的经历这篇文章出自《文史天地》2005年的第11期,记录的是毛岸英的妻子去朝鲜扫墓的故事。话说当年,任志伊笔下生动描绘了毛岸英的妻子踏上朝鲜土地,专程为逝去的丈夫扫墓的情形。她没有过多停留,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去看看长眠在异国他乡的爱人。朝鲜的土地上,她一步步走向那片安息之地。心中的情感难以言表,有思念,有悲伤,但更多的是坚定和骄傲。因为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为了和平与正义,才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墓前,她静静地站立,仿佛能听到丈夫在耳边低语。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只有心灵在交流。她默默诉说着心中的思念,也传递着来自家乡的温暖和祝福。这次扫墓之旅,对她来说,不仅是一次对逝去亲人的缅怀,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她带着对丈夫的深深眷恋,也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勇气,重新踏上了归途。这就是任志伊所记录的,毛岸英妻子那段感人至深的朝鲜扫墓经历。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