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樵夫 作品
人,车,江湖
一起见证中国汽车产业崛起
为啥说日系车企造假成性(瘾)?就连裁员,也充满套路。
近期本田裁员做法,完美诠释了什么叫 “丧事喜办”,裁员裁到“喜大普奔”的境界,堪称商业教科书。
丰田可以抄作业了。

近期,广汽本田近期掀起了一场裁员热潮,公司计划裁员约1700人,占总员工数的14%。根据媒体信息,广汽本田为离职员工提供了"N+2+1.8"的补偿方案,其中N+2是标准赔偿,1.8个月则疑似是额外的奖金。
据金融界信息,由于赔偿条件过于优厚,报名裁员的员工人数远超预期,尤其是老员工居多,希望借此机会提前"退休"。据内部员工透露,抢名额的现象十分普遍,不少人都希望能够抢到这个提前退休的机会。一位员工表示:"报名的人太多了,听说还得抢名额,赔偿给的比特斯拉还多,大家都想赶紧报名。"由此可见,广汽本田的裁员赔偿方案在员工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广本高于市场水平的赔偿方案值得重点称赞和表扬,但是借此机会炒作,营造一种“员工争先恐后要求裁员”,喜大普奔,抢不到名额就痛心疾首,不被裁员就跟你急的氛围,就有点过了。
把裁员营销成福利,这能力也是没谁了!
这是在榨干被裁员工最后一点价值吗?!

广本裁员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节约成本,不是发福利,裁老员工划算就裁老员工,裁新员工划算就裁新员工。本田只会从成本的角度去考虑,而不会从员工提前“退休”的角度考虑。
裁员本就是一件悲伤的事情,硬生生炒出了万众期待、翘首以盼的效果,这就是日企的高明之处,这算不算一种造假?
这种小伎俩,无法逆转广本日渐消颓的现状和未来。

先说结论:
广本的现在是产销不振且持续下跌;
广本燃油车的未来恐怕沦为小众品牌甚至退出中国市场。
据广汽产销数据,5月份广本销售31931辆,同比大跌41.31%;产能32639辆,同比大跌53.66%。
广本的裁员不是一时兴起,通过追踪广本近半年的产销,你会发现广本裁员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5月份销售31,931辆,同期54,408,同比大跌41.31%;产能32,639辆,同期70,427,同比大跌53.66%。
4月份销售24,673辆,同期25,418,同比跌2.93%;产能36,597辆,同期32,774,同比增长11.66%。
3月份销售52,587辆,同期70,110,同比大跌24.99%;产能33,736辆,同期76,110,同比大跌55.67%。
2月份销售29,107辆,同期41,221,同比大跌29.39%;产能17,646辆,同期48,616,同比大跌63.70%。
1月份销售35,282辆,同期38,143,同比跌7.50%;产能32,341辆,同期33,201,同比跌2.59%。
23年12月份销售79,329辆,同期58,393,同比增长35.85%;产能63,562辆,同期52,171,同比增长21.83%。
从月度数据看,广本有起有伏,总体下跌。
按年度数据看,23年度销量为640,466,下跌13.66%;产能为651,191,下跌15.19%。5月份年度累计口径销量为173,580,下跌24.30%;产能为152,959,下跌41.42%。
无论从月度还是年度数据,无论是销量还是产能,广本都在持续压缩。
广本盘子大,但其崩盘的速度也快,这个过程需要多久,广本会不会追随韩系车一样在中国市场销声匿迹,我们持续关注。
广本已经走到了裁员这一步了。同为广汽下的丰田,裁员还远吗?

公开数据,广丰5月份销量61,088,同样大幅下降17.00%;产能51,180,同样大跌35.41%。如果用年度累计口径,5月份销量大跌-27.26%,跌幅比广本还高;产能大跌27.80%。
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广丰会不会追随广本裁员策略,我们拭目以待。
尽管广汽丰田在混动市场上有一定的根基,但随着比亚迪超级混动DM5.0技术商用,其混动市场面临更大的竞争。
据市场消息,比亚迪公布DM5.0技术后,传言秦L+海豹06新增订单超8万。这些订单都是冲着混动技术去的,有相当部分,就是丰田的潜在客户。

在销量和产能双双暴跌的情况下,丰田还能扛多久呢?
樵夫后话:
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是广汽主要的品牌工厂,但目前双双颓败。
广汽是时候改变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在广汽内部主导地位了,否则,这两田将进一步拖累广汽。
本地连N都保证不了
别BB,有本事国内企业敢跟人家一样做吗???
为何都是外企?
别人赔钱多也要被人BB[得瑟][得瑟][得瑟]
人家是企业家国内那些才是资本家
敏实集团才垃圾,逼着你走人。
员工为企业付出了分手的时候给个高标准离职补偿还要让人觉得居心叵测,究竟是谁的心黑,哎
国内企业更应该抄作业[得瑟][得瑟][得瑟]
合资都走完了,国内的精神疗法又继续出来捉弄了[滑稽笑]
好傻发他半年基本工资,不走的就可以按基本工资的技术实行n+1了,这不是更省钱吗?
国内企业应该认认真真的抄一抄
还有这好事[得瑟]
该不要脸的中国企业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