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插曲:
此文第一版发表于6月10日,被广汽集团投诉侵权,故修改后再次发表。

为防止失联,可同时关注:哔哔汽车
樵夫说:
广汽遭遇中年危机,受到两田拖累明显,所谓成也合资败也合资,莫过于此也。
曾经的我们想通过市场换取技术,发展自己的汽车品牌。
到头来发现,市场换出去了,技术没学到多少。
第一批长子门,一汽、上汽、广汽、东风等车企在传统燃油车时代,自主品牌鲜有建树,成为最大的痛点。
所以,合资模式是不是到了退出企业主导地位的时候了?
所以,广汽不要投诉我删文了,而要积极拥抱电车大浪潮。。。
樵夫 作品
人,车,江湖,一起见证中国汽车产业崛起
下面借着广汽5月产销快报,一窥广汽的困境。

根据广汽5月份产销快报,销售方面,广汽销量为156,518 辆,同比下降25.33%,本年累计销量为699,529辆,同比下降24.51%。
在中国汽车市场一片红火的情况之下,广汽集团是为数不多的销售录得负增长的地方国有车企,另外两家是上汽集团和北汽集团。
在2023年突飞猛进的情况下,广汽今年上半年销量的大幅下跌显得尤为突兀。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今年上半年是广汽有史以来录得负增长的年份。2024年,可能是广汽由盛转衰的关键一年。
同时需要注意,广汽销量的暴跌,主要是由于本田丰田的暴跌拖累,这两家跌幅分别高达24%和27%。埃安虽然跌幅更大,但基数低,影响力不足两田大。
产能方面,广汽5月汽车产量为139,994辆,同比下降37.62%,本年累计产量为689,075辆,同比下降 28.62%。
根据公开信息,2023年广汽汽车总产能为306.5万辆/年,简单平均为25.54万辆/月。算下来,广汽5月份产能利用率只有55%,如果采用加权平均计算,则产能利用率会更低。

产能利用率低下,是资源的浪费。
但暴露了一个更为致命的问题:广汽空置产能所生产的汽车,不符合市场“口味”。
通过细扒广汽产能,发现广汽的空置产能更多是集中在丰田和本田上,两田的产品主要是传统燃油产品和混动产品。
可见,就5月份的数据而言,无论是在销售,还是在产能角度,广汽正在遭遇中年危机。


先说观点:就算“油电同权”,比亚迪DM5.0也碾压丰田混动。
首先提下混动的发展历程。
在混动技术方兴未艾之际,丰田通过独有的THS行星齿轮变速箱技术,构建了大量的技术壁垒。如果其他车企想要开发混动车型,就无法绕过丰田的技术壁垒,传言大众曾向丰田申请混动技术,也吃瘪了。也就是说,有钱也买不到。
因此,在混动1.0时代,丰田的普锐斯、雷凌等产品独享市场。在美滋滋的独食下,丰田混动技术鲜有革命性的进步,发展到今天,跟10年前的技术没啥本质上的区别。
但现在,比亚迪开始革丰田的命。尤其是比亚迪MD5.0技术的应用量产。
这里不得不提下,比亚迪DM技术的发展,要“感谢”丰田的吝啬之恩。
在丰田死死拽住混动技术的情况下,比亚迪创新思路,革命性提出去掉变速箱这个创举,抛弃传统发动机+变速箱结构“既要又要”的结构思路。
其优势不言而喻,极简的混动路线可以摘掉变速箱,用电机平替传统变速箱,驱动车辆前进的任务丢给驱动电机。

经过迭代发展,比亚迪迎来了DM5.0时代。
比亚迪DM5.0技术,发动机热效率46.06%,开创油耗2L时代,综合续航超2000km,刷新了行业混动技术天花板,再次改写全球汽车油耗史,堪称是工业发展的奇迹!
目前看来,就算油电同权,丰田混动也无法改写被比亚迪击败的命运。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卷出天际。比亚迪率先行动,打出“电比油低”的口号大量收割市场。由此引发“卷”的开端。

广汽董事长曾庆洪直言卷导致没有利润,不利于税收,还导致裁员。这是在怨谁呢?
比亚迪的“卷”,并不是赔本赚吆喝。比亚迪是扎扎实实把成本打下来了,比亚迪是有钱赚的,无非是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这主要得益于比亚迪全产业链布局。
根据比亚迪公开信息,其第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249.44亿,实现利润45.68亿,同比大增10%。
广汽不能因为自己成本降不下来,就要求比亚迪陪着高价卖车吧。
对于消费者而言,当然欢迎价格下降。价格下降了,更有利于公众共享发展成果嘛。
对于汽车行业的卷,长安汽车朱华荣看待汽车价格战观点与广汽曾庆洪正好相反,朱华荣认为卷是“良币驱逐劣币”“依我看现在是,有技术的不怕卷,没技术的干着急”。
这戳中了广汽的痛点有没有!
炮轰卷,其实是无能狂怒。
难道不卷,回到当初日系加价加价卖车的时代,才是好时代?无疑对合资品牌是好时代,但对消费者是噩梦。外资品牌加价销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日系几十年不变就能躺着赚钱的时代也应该结束了。

广汽和上汽,一个执念本田丰田,一个执着灵魂。这对难兄难弟,合资时代的王者,中国汽车的长子,在自主时代的浪潮下,如何转折,会不会沦为二流玩家,拭目以待。
所谓不换思想就换脑袋,广汽和上汽的高层,应该有觉悟,更不应该随意拿基层开刀。
广汽是国企没错,但是,本质上还是代理商吧?
广汽,上汽,一汽,东风,长安以前都靠合资车吃饭,然后长安自主意识强,靠自己做大,不像那些躺平拿钱的,到后面玩不转了,领导像个古代怨妇!
上广两汽要倒闭了[玫瑰]
宝马奔驰还不是大降价 房子掉得更多,经济太差了。
皮簿,减配,价高,内饰跟不上潮流谁买?
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那时加价加的多辉煌,现在就活该倒闭!!!
两田最好式微变成独资,广汽主力推自有品牌可能还有得赚,让两田最后自己退出中国市场,或者在中国变成小众、边缘化!!
作者所言,就是摆在现实面前。
哈哈哈,躺赚不要脸的无敌了!
你说的真好!
这篇文章确实经典,一言道出现在的情况。总结:成也合资、败也合资。内卷让大家共享发展成果有什么不好,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优惠了。目光要放长远,现在轻型货车都搞纯电和混动了,一味的死磕纯油没必要了,我们油少电多,油当配角就行[点赞]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这作者对国企有多大的仇恨啊!
日本人得到一项技术就死死的握住不放,结果大家都另辟新赛道,不跟你玩了[呲牙笑]
优胜劣汰很正常,躺着收割的时代己成往事。
作者没说错啊,广汽急了就投诉了。这种不思进取的企业就该倒闭。传祺本田丰田埃安昊博我都不买
让广汽,上汽倒得更猛烈些吧!!
解放未尽心,东风无力笑,北上广长短,自主力图强。
房子都掉价没人买了,车子更不是必需品!
没毛病
20多的车支撑杆……人家优惠几w,它就几千……把本田和丰田以前的抠门学到家了
刚提奇瑞风云T9!!!
曾经傲慢背后就是灭亡的开始。
我是一个广丰配套产业员工,但我绝不会买广汽,太压榨我了!换车绝对买国产品牌
比亚迪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这帮子靠着合资躺着赚钱的着急了
别扯没用的,什么时候电车的全球销量压过油车再说,电车就国内热闹,国外基本还是油车市场,并且还限制我们电车出口,用事实说话吧。
日本老子没急眼!中国儿子急眼了
几十年靠鬼子吃剩的技术每年一丁点投放到市场
鬼子的老本吃完了[笑着哭]
见一次举报一次,唯恐天下不乱,蹭流量可以,实事求是[打脸][打脸][打脸]
比亚迪,我一定相信用你高超的技术打败不思进取的国企,这些合资企业太令人失望。
说到底还是组装厂[捂脸哭]没技术。还不可一世。注定被淘汰
笔者所言均为客观事实,即使两汽不承认。
诺基亚,三星,倒闭了吗?它们在国际不知道多吃香!就算它退出中国,中国手机也没有崛起独霸主导市场!可以说中药就只有中国人喝,西药是全世界人吃!
不买车,低碳环保[点踩][点踩][点踩]
广汽一年研发费用不到30亿 这点钱能干嘛 ? 新能源车供应链这块国产不论技术还是成本基本无敌 可是埃安的电机还是用的日本的 这样的企业本质就是代理商而已!
破产更好
两田没啥好说的,不进步就要付出代价,传祺埃安,这些自己的品牌是该换换设计师了,,,,广汽的设计师可能只会设计mpv
你还年纪少,俗话说开不坏的丰田车,等你新能源车能讲这句话时你才自豪吧!
倒閉好[呲牙笑]
说白了就是以前靠垄断吃香喝辣,现在因为竞争导致输掉裤衩,索性泼妇骂街了
这些都是国家的败家子企业,没有成长为国家栋梁的能力和愿望,反而实实在在化身为外资的买办,对国家、民族、工业的贡献一点都没有,当民企扛起振兴汽车工业的大旗,他们又跳出来反对,真的是恬不知耻
广汽之前赚多少太多了,躺着赚钱,现在两田都不行了,还想继续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不思进取!只想躺赚!迟早会被时代进步的车轮辗压
没用的,别挣扎了,别吹了,别黑了。人家是世界范围内的先进去,不是靠骗补贴的。
质量好不好,看看公路上跑的什么车最多,司机心里最清楚,不是你小编在说坏话就行
小编收了多少好处费,在拼命攻击国企
合创真特么蠢,接了个烂摊子,都解放海南岛了才加入国民党[得瑟]
上汽,东风,北汽,广汽等国产企业跟长安一样跟合资合作造车,为毛只有长安自主品牌反而卖的比合资好?你们啥技术都没个逼数?
国有企业在那些市场化行业反应和表现都是非常差的。
偷工减料自然难活
降价,凯美瑞卖9万,雅阁卖8万,你看卖不卖来动!
国企养官,保守技术。技术还得看奇瑞跟比亚迪。
奔驰都看清形势优惠十万起步,你的造假丰田还在几千到一万之间优惠,是不是很留恋着以前的日子呢?
两田都是巴不得给你个发动机加四个轮算了。死是必然的
废人说废话[得瑟]跌的只是广汽销量?电池车各品牌纷纷以价换量又销量如何?小米断崖,比亚迪下跌前十占七个[呲牙笑]中国市场是燃油车卖不动还是汽车卖不动?一是前几年杀鸡取卵销售方法谁能活得好,二是经济下行电池车吃了两年平替红利早已经消失,三是经济环境决定汽车家电房地产只要是做国内市场谁不是哀鸿一片。电池车真卖得动就不会急着出海了
选择国产,是智商不够,等醒悟的时候,已经亏得连裤衩都没了
现在确实经济持续低迷状态大家都一样 不要催BYD 有多好 有多好
工人失业,税收减少。
不靠合资广汽能发展起来?最早和标致合资,当年差点给标致搞到倒闭,九几年标致退出本田才接手,现在又重蹈覆辙。它倒闭一点都不冤,总想吃合资的红利又不重视研发,和上汽都是一丘之貉!
那些看不起电动车 支持燃油车的人怎么不去买啊[笑着哭]
小编是美国人
活该,买了广汽合资车,不管售后,推给人家外资企业,好在人家外资有担当,哪怕终止合资,人家照样坚持质保维修!广汽就是装死!
把日本丰田本田全系列,引进广汽,比如埃尔法
广汽传奇挨按[呲牙笑]
人红是非多
就两田的内饰 谁买呢?
产能过剩
别吹牛逼了,国家停止补贴看谁死的快,反正我只买油车。
风水轮流转
路遥知马力
电车不安全,我是不会买的。
国企合资除了长安杀出来其他都要死。国产自主,蔚小理和比亚迪。已经开始进军世界了
比亚迪以前是三流的汽车品牌,现在已变成电动车的绝对第一,这就是传奇,曾经的模仿对象,现在已经超越的远远了[笑着哭]
前几天去东莞寮步看丰田4S店看汉兰达,被告知,分期的话,首付必须只能付30%,剩下的贷款,想多付都不行!这霸王条款杠杠的,立即拍屁股走人
比亚迪哪有本事革丰田的命,燃油车被革命完全就是国内政策使然。迟早挖坑埋了自己。
国企都是那种没有任何创新能力的
广汽最废材,赚钱多了,做狗久了,其他什么上汽一汽东风的合资车都不是好鸟。
我前两年看了本小说,说的是重生创业的故事,主角拼命挖人来造车,想不到这么快就要被淘汰了[笑着哭]
再发我怕你会失联[得瑟][得瑟],人家家大业大,谁说就告谁
搞汽车内卷,等于5个人就业15个人以上失业,因为燃油车配套厂家众多,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不把灵魂交给华为?
只能怪钱太难赚了吧,口袋没什么钱,想换一台都不敢想,销量肯定会下跌的吧。
供应链比不上人家技术力强成本低,都是两田高价车弄的。
那个品牌都难过,最主要是老百姓没有钱了
看这样子吹,除了B丫D全倒闭才行!
根本不是广汽的事。消费低迷,太低迷,非常低迷。我这三线好多门头店都关门大吉打出店铺转让了。
丰田本田,算是彻底底裤都被扒了,车本来就烂,再降价都是赚钱,不攥钱早都停产了
妈宝男!
教做人还得是年轻人[点赞]
以前老骂他们,看来还是那个调。
这叫活该,跟不上时代的代价
人家广汽埃安卖得挺好啊,就是两个合资田差而已
质保3年的玩意,第四年一大批要换的!这日系电车老套路
老总们躺赚着三十年了,也该息息了[笑着哭]老话讲着好30年河东30年河西,再说中国人也不能一直仰望着日本货吧?总得翻翻身吧?
欢迎外资,反对合资
中国市场完全不需要各种过多品牌,国内几家大型车厂足矣
这还要比亚迪扩新思路,电动车什么时候出来的?电动玩具车早就有了,以前主要是我国电池技术呀!这是有电池技术的突破才开始飞跃。以前比较好的电池主要还是小鬼子产的,如果用很容易被卡脖子。
新能源需要前期大量投入,也就是前期大量亏损[汗]这一点上国企根本没法参与,除非是像京东方那种国家战略的企业。否则到时候一个不聚焦主业或者巨额国有资产流失的帽子哪个领导能顶得住
汽车发展最终和家电一个样,国外品牌将一地鸡毛,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