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这个令人谈之色变的疾病,全称是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 病毒如同一个隐匿在人体内部的 “破坏者”,悄无声息地攻击免疫系统,逐步瓦解人体的防御机制。在感染初期,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仅出现一些类似感冒的轻微表现,很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便会接踵而至,严重威胁生命健康。而在这漫长的病程中,皮肤往往会率先发出一些 “预警信号”。
艾滋病初期皮肤 “警示灯”1、皮疹
艾滋病初期,皮疹是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 。其形态多样,包括斑丘疹、玫瑰疹、荨麻疹等。这些皮疹可出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面部、颈部、胸部、背部以及四肢。它们通常呈现为红色或红褐色的小斑点,稍稍隆起于皮肤表面,直径多在3-6mm左右 ,有的分散分布,有的则集中成片。皮疹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不痛不痒,或仅有轻微瘙痒感,很容易被患者忽视,或是误以为是普通的皮肤过敏、湿疹等疾病。
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的2-4周,部分患者会出现这种皮疹,持续时间一般为1-3周,之后可自行消退。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艾滋病患者在初期都会出现皮疹,且皮疹也并非艾滋病所特有,其他病毒感染、药物过敏等情况也可能引发类似症状。因此,若近期有过高危行为(如不安全性行为、共用针具等),同时出现皮疹,应及时进行艾滋病检测,以排除感染可能。
2、疱疹
当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随着免疫系统逐渐受损,疱疹病毒也开始频繁 “兴风作浪”。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皮肤疱疹类型。
单纯疱疹常出现在口唇周围、口腔内部、生殖器等部位,表现为成簇的小水疱,疱液清亮,周围有红晕。水疱容易破裂,形成糜烂或浅溃疡,伴有疼痛和灼热感。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单纯疱疹的发作往往更为频繁,持续时间更长,且治疗后容易复发。
带状疱疹则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通常沿着身体一侧的神经分布,呈带状排列,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群集水疱,疼痛较为剧烈。艾滋病患者发生带状疱疹时,病情往往比普通人更严重,可能出现大面积的皮疹、神经痛持续时间久等情况,还可能引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眼部带状疱疹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3、皮肤溃疡
在艾滋病早期,虽然只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溃疡,但这一症状却不容忽视。皮肤溃疡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以口腔、生殖器、肛周等部位较为常见。这些溃疡通常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创面,表面有脓性分泌物或覆盖着灰白色的假膜,周围红肿,伴有明显的疼痛。
与普通的皮肤溃疡不同,艾滋病相关的皮肤溃疡往往难以愈合,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周甚至数月。即使经过积极的治疗,效果也可能不理想。皮肤溃疡的出现,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增加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的风险,进一步加重病情。
易混淆的皮肤病与艾滋病在艾滋病患者中,脂溢性皮炎的出现概率相对较高,可高达80%。艾滋病引发的脂溢性皮炎症状与普通脂溢性皮炎有相似之处,都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像头皮、眉部、眼睑、鼻及两旁、耳后、前胸及上背部肩胛间区、腋窝、腹股沟、脐窝等 。其皮损通常表现为红斑及脱屑,在面部,特别是眉毛、鼻唇沟或胡须等处,可出现红斑以及油腻性脱屑;头皮部位的脂溢性皮炎,可能呈现为鳞屑型或结痂型,伴有红斑或油腻性痂。
但二者也存在差异。艾滋病患者的脂溢性皮炎往往更为顽固,普通的治疗方法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且病情容易反复,随着艾滋病病情的进展,脂溢性皮炎的皮损范围会不断扩大,严重程度也会持续加重。同时,艾滋病患者还可能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盗汗、体重减轻、淋巴结肿大等,这些是普通脂溢性皮炎患者通常不会出现的。
艾滋病早期的皮肤症状具有多样性、非特异性等特点,容易与普通皮肤病混淆。但当皮肤出现不痛不痒却持续不消的皮疹、频繁发作且难以治愈的疱疹、长期不愈合的溃疡,以及顽固的脂溢性皮炎、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等异常表现时,尤其是有过高危行为的人群,一定要高度警惕,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艾滋病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