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糖尿病更爱找北方人?这3个原因越早知道越好!

友菱看健康 2023-11-11 18:01:01

视频加载中...

“豆腐脑到底是甜的还是咸的”“粽子吃甜的还是咸的”“南方过冬靠正气,北方过冬靠暖气”“北方人的方言相互之间交流没什么障碍,南方人的方言自带加密功能”......关于南北之间的差异,网络上的讨论就一直没停过。除了常见的这些,还有一点南北方差异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那就是糖尿病的患病率。

著名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发布过一项“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这项研究耗时3年,抽样调查了7.5万名成年人,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存在区域差异,北方地区的患病率最高,其次是西南、东北、南方、中部、东部和西北地区。其中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地区是内蒙古(19.9%),是最低地区贵州(6.2%)的3倍!

为什么北方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1、吃得不健康

在网上冲浪,我们常听到“南方买菜买一顿,北方买菜买一吨”“南方吃饭拿碗,北方吃饭拿盆”这些说法。南北方的食量差异就这样形象地摆在我们面前了。

不仅如此,在北方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比例偏高,而且口味普遍偏重。北方人喜欢高盐、高油、高热量的食物,烹饪方式也偏爱油炸、爆炒,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很多人的身体肥胖,也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2、酒喝太猛

要是有人问起:哪里的人能最喝酒?答案总离不开北方那几个地区,比如内蒙、山东、东北等。然而长期大量酗酒,会增加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痛风等疾病的风险。

南方人大多喜欢喝茶,中医认为茶有温和滋补的功效。即使饮酒,很多南方人也更偏爱低度数米酒。

3、不爱运动

不爱运动是造成北方人糖尿病相对高发的又一重要原因。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北方人“懒”——相较于南方,北方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一些地区冬季甚至长达4~6个月,人们更习惯窝在家里御寒,运动也就相对匮乏。

面对这些因素,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控糖?

面对这些易造成糖尿病高发的因素,我们可以在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的指导下调节、控制我们的血糖。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是吴以岭教授汲取“儒、释、道、医”四大养生流派的养生智慧,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工作习惯与身体健康特点,提炼出的“通络、养精、动形、静神”养生新观点,其中很多养生方法对于血糖偏高的朋友调糖、控糖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1、管住嘴

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中倡导“饮食有节”,每餐不要过量,吃到7-8分饱就可以结束了。烹调方式上建议多选蒸、煮、炖,尽量避免油炸、红烧,减少油脂的摄入。食物的选择也应注意多样化,营养均衡、荤素搭配。推荐每日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5%~60%,并且尽量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一些粗粮。此外,戒烟与限酒也是糖尿病患者应该严格遵循的行为准则。

2、迈开腿

规律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但需要注意的是,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像在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动形”理念指导下,汲取中国传统导引养生功法精髓,融入武术、舞蹈等多种元素编创的中华通络操,动作舒展大方,节奏适中,就很适合糖尿病患者练习。

3、合理用药

中医认为饮食失节、情志刺激等导致的脾之络气亏虚是导致糖尿病的关键原因,因此,通过合理方式健脾益气才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以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中“通络”理念为指导,将益脾气、养脾阴、清脾热、温脾阳、化脾湿、通脾络融为一体研制而成的津力达颗粒可以通过保护胰岛微血管和胰岛细胞改善胰岛微循环和胰岛分泌功能,调节升糖激素和降糖激素之间的平衡,达到调节血糖的效果。

虽然北方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但是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上是没有南北方差异的。我们需要更加用心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合理用药,积极控糖,越早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就能越好地避免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