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干完活,东家不想付工钱,竟然用她的清白诬陷木匠

比卡比卡球 2024-12-05 02:53:52

木匠奇遇:清白蒙冤

在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那地界儿叫柳河镇,镇上民风淳朴,但也藏着不少奇闻异事。

今儿个,咱就聊聊那木匠老李头的一段遭遇,这事儿说出来,保准让您觉得既离奇又气愤。

老李头是土生土长的柳河镇人,手艺活儿那是顶呱呱,十里八乡谁不知道他的木匠活儿?

大到盖房上梁,小到桌椅板凳,经他手的东西,件件都是精工细作,结实耐用。

老李头人实在,收费也公道,因此找他干活儿的人络绎不绝。

这天,老李头接了个活儿,是镇东边赵员外家要修缮祖宅。

赵员外家在当地可是数一数二的大户,家里田产丰厚,房产众多,这次修缮祖宅,据说是因为要迎接一位远道而来的亲戚,得弄得体面些。

老李头带着徒弟小张,一早就到了赵家。

赵员外客气得很,亲自迎了出来,寒暄了几句,便领着他们去看要修缮的宅子。

这宅子确实气派,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只是年久失修,有些地方已经破败不堪。

老李头转了一圈,心里有了数,便跟赵员外报了工期和价钱。

赵员外听了,眉头都没皱一下,满口答应,还吩咐下人好酒好菜地招待。

老李头心里那个美呀,心想这趟活儿干下来,能赚不少呢。

接下来的日子里,老李头和小张是起早贪黑地干,生怕耽误了工期。

赵员外也是天天过来瞧瞧,时不时还端茶送水,嘘寒问暖,那态度,简直比对待亲爹还亲。

转眼间,一个月的工期就到了,宅子修缮得焕然一新,连赵员外自己都直夸老李头手艺好。

老李头心里那个得意呀,就等着赵员外结账,好回家跟老伴儿和儿子炫耀一番。

可是,这天老李头去找赵员外结账时,却碰了一鼻子灰。

赵员外先是推说最近手头紧,过几天再给。

老李头想着赵员外家大业大,这点钱不至于赖账,就耐心地等了几天。

可这一等,就等出了问题。

几天后,老李头再去,赵员外竟然翻脸不认账了,说老李头偷工减料,用的木料都是次品,还说他故意拖延工期,害得他亲戚都没能按时住进来。

老李头一听,肺都要气炸了。

他一生清清白白,何时受过这等冤枉?

他据理力争,说自己的手艺和用料都是一流的,工期也是按约定完成的。

可赵员外就是一口咬定老李头有问题,还说要告到官府去。

老李头没办法,只好去找镇上的乡绅和邻里作证。

可谁曾想,这些人一个个都推三阻四,不愿意出头。

老李头这才明白,赵员外这是早有预谋,想黑吃黑啊。

正当老李头一筹莫展之际,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这天,镇上的小寡妇刘翠花突然跑到老李头家,指着他的鼻子大骂,说他那天趁赵员外家没人,强奸了她。

刘翠花这女人,在镇上可是出了名的风骚,嫁给了一个瘸腿的老汉,没多久老汉就死了,留下她一个人招摇撞骗。

老李头一听这话,差点没晕过去。

他一辈子清清白白,何时做过这等龌龊事?

可刘翠花却一口咬定,说她那天去赵员外家串门,正好看见老李头从后院溜出来,衣衫不整,一脸慌张。

她还说自己当时吓得不敢出声,后来越想越不对劲,才鼓起勇气来告状的。

这事儿一出,老李头算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镇上的人看他的眼神都变了,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老李头的老伴儿和儿子也是哭得死去活来,说老李头一世英名,这回算是毁了。

老李头不甘心啊,他知道自己是被冤枉的。

他决定去找赵员外和刘翠花对质,可这俩人就像是商量好了似的,一个闭门不见,一个四处躲藏。

老李头没办法,只好天天在赵员外家门口转悠,希望能找到一丝线索。

这天晚上,老李头又来到了赵员外家门口,正坐在门槛上抽烟袋,突然听到一阵细碎的脚步声。

他抬头一看,只见一个黑影鬼鬼祟祟地从赵员外家的后门溜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包裹。

老李头心里一动,悄悄地跟了上去。

那黑影七拐八拐,最后来到了镇西头的一片小树林。

老李头也跟着钻了进去,只见那黑影在一棵大树下停了下来,打开了包裹。

老李头一看,差点没叫出声来。

那包裹里装的,竟然是他给赵员外家修缮宅子时剩下的木料!

这些木料他亲手挑选,每一块都记得清清楚楚,怎么可能会在这里?

正当老李头疑惑不解之际,那黑影突然转过身来,手里拿着一把明晃晃的刀,恶狠狠地盯着他。

老李头一看,吓得差点尿裤子,这不是赵员外的管家赵福吗?

“你……你干什么?”老李头结结巴巴地问。

赵福冷笑一声,说:“老李头,你老实交代,这些木料是不是你偷出来的?”

老李头一听,差点气笑了。

他说:“赵管家,你开什么玩笑?

这些木料明明是我给赵员外家修缮宅子时剩下的,怎么会是我偷的?”

赵福一听,脸一沉,说:“你别狡辩了,我亲眼看见你从赵员外家后门溜出来,手里还拿着这个包裹。

你要是不老实交代,我就把你送到官府去!”

老李头一听,心里那个冤啊。

他知道,自己这是被赵员外和刘翠花联手陷害了。

他想了想,说:“赵管家,你放心,我不会跑的。

但你得让我见见赵员外和刘翠花,咱们当面锣对面鼓地说清楚。”

赵福一听,犹豫了一下,说:“行,我就给你这个机会。

但你得先把这包裹放下,跟我回去。”

老李头没办法,只好把包裹放下,跟着赵福回到了赵员外家。

赵员外和刘翠花早就在等着了,一见老李头进来,俩人都是一脸得意。

“老李头,你还有什么好说的?”赵员外趾高气扬地问。

老李头看着这俩人,心里那个恨啊。

他说:“赵员外,刘翠花,你们良心被狗吃了吗?

我给你们家修缮宅子,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你们不仅不付工钱,还联手陷害我。

你们这样做,就不怕报应吗?”

赵员外一听,哈哈大笑,说:“报应?

哼,在这镇上,我就是天,我就是规矩。

谁能拿我怎么样?”

刘翠花也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老李头,你就别挣扎了。

你强奸我的事儿,全镇的人都知道了。

你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老李头一听,气得浑身发抖。

他知道,自己这次算是栽了。

但他心里不服啊,他觉得自己不能就这么白白受冤。

于是,他瞪了这俩人一眼,说:“你们给我等着,我不会放过你们的!”

说完,老李头转身就走。

赵员外和刘翠花看着他的背影,笑得前仰后合。

他们觉得,自己这次算是彻底把老李头给整垮了。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老李头这一走,竟然引出了一段更加离奇曲折的故事……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老李头离开赵员外家后,心里那个憋屈啊,就跟吃了苍蝇似的,恶心得要命。

他边走边琢磨,心想自己这一辈子清清白白,怎么能就这么让人给冤枉了呢?

走着走着,老李头来到了镇上的小酒馆,要了一壶酒,自斟自饮起来。

这酒馆的老板娘是个热心肠的人,见老李头一脸愁容,便过来询问。

老李头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遭遇跟老板娘说了,老板娘听完,也是气得直咬牙。

“老李头啊,你这遭的是啥罪啊?

赵员外和刘翠花这俩人,简直就不是人揍的!”老板娘愤愤不平地说。

老李头叹了口气,说:“唉,谁说不是呢?

可咱有啥办法啊?

人家是大户人家,咱是平头百姓,斗不过啊。”

老板娘想了想,说:“老李头,你别灰心。

咱镇上还有那么多好心人,咱不能就这么让人给欺负了。

你等着,我去给你找人评理去!”

说完,老板娘转身就出去了。

不一会儿,她就带着几个镇上的青壮年回来了,一个个都义愤填膺,要为老李头讨个公道。

老李头一看,心里那个感动啊。

他说:“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有你们在,我这心里就踏实多了。”

众人商量了一番,决定先去赵员外家,跟他当面锣对面鼓地说清楚。

于是,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赵员外家。

赵员外一见这么多人,心里也是一慌。

但他很快就镇定下来,心想自己有的是钱,有的是势力,这些人能把自己怎么样?

“哟,这不是老李头吗?

你怎么带着这么多人来了?

是想跟我打架吗?”赵员外阴阳怪气地说。

老李头瞪了他一眼,说:“赵员外,你别装蒜了。

我们今天来,就是要跟你讨个公道。

你欠我的工钱不给,还联手刘翠花陷害我,这事儿你得给我个说法!”

赵员外一听,哈哈大笑,说:“说法?

你想要什么说法?

我告诉你,在这镇上,我就是规矩。

你想要说法,就去官府告我啊!”

老李头一听,气得浑身发抖。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冲动,得想办法让这些人站在自己这边。

于是,他稳了稳心神,说:“赵员外,你别得意。

你以为你有钱有势就能为所欲为吗?

我告诉你,人在做,天在看。

你早晚会遭到报应的!”

赵员外一听,脸色一沉,说:“你敢咒我?

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

说完,赵员外就要吩咐下人动手。

可就在这时,突然从外面传来一声大喝:“住手!”

众人一看,只见一个身穿官服的人走了进来。

这人正是新来的知县大人,姓林,是个清正廉洁的好官。

他早就听说赵员外和刘翠花的事儿了,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插手。

今天听说老李头带着人来讨公道,便决定亲自来看看。

“赵员外,你这是在干什么?

光天化日之下,你竟敢公然行凶?”林知县厉声问道。

赵员外一看是知县大人,心里也是一哆嗦。

但他很快就镇定下来,心想自己跟知县大人也有交情,这事儿应该能摆平。

“,原来是知县大人啊。

您来得正好,我正要跟您说呢。

这个老李头,他无缘无故地跑到我家来闹事,还带了这么多人。

您可得为我做主啊!”赵员外恶人先告状地说。

林知县一听,皱了皱眉,说:“哦?

是这样吗?

那老李头,你来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李头赶紧把自己被赵员外和刘翠花陷害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跟林知县说了。

林知县听完,沉吟了一会儿,说:“这事儿我会调查清楚的。

如果真的是你们陷害老李头,我绝不轻饶!”

赵员外一听,心里那个急啊。

他赶紧说:“知县大人,您可不能听信他的一面之词啊。

他这是诬告!

他是想讹我的钱!”

林知县瞪了他一眼,说:“诬告不诬告,我会查清楚的。

你不用在这里狡辩!”

说完,林知县就吩咐衙役把赵员外和刘翠花都带回衙门,准备好好审一审。

赵员外和刘翠花一看,这下是真的害怕了,他们知道,自己这回是踢到铁板上了。

在衙门里,林知县亲自审问赵员外和刘翠花。

他们一开始还想抵赖,但在林知县的威严和种种证据面前,最后还是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原来,赵员外因为心疼工钱,又担心老李头把宅子修得太好,会显得自己小气,便心生一计,想陷害老李头。

他找到了刘翠花,许诺给她一笔钱,让她配合自己陷害老李头。

刘翠花见钱眼开,便答应了。

他们事先在赵员外家的后院挖了一个坑,把老李头剩下的木料埋了进去。

然后,在老李头干完活的那天,故意让他从后门走,再让刘翠花去告状,说老李头强奸她。

这样一来,老李头就百口莫辩了。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老李头竟然会这么执着,会一直追查下去。

更没想到的是,新来的知县大人竟然是个清正廉洁的好官,会亲自过问这事儿。

最后,赵员外和刘翠花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赵员外被抄了家,流放边疆;刘翠花也因为诬告和诈骗被判入狱。

而老李头呢,终于洗清了冤屈,拿回了自己的工钱。

这事儿传开后,镇上的人都对老李头刮目相看,都说他是个真汉子,有骨气。

而老李头呢,也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值了,至少没白活。

从那以后,老李头在镇上的名声更响了。

他依旧干着自己的木匠活儿,依旧是那么实在、那么公道。

而每当有人提起那段遭遇时,他总是淡淡一笑,说:“没事儿,都过去了。

人这一辈子啊,啥都得经历经历。”老李头的事儿在镇上传得沸沸扬扬,大家伙儿都说老李头是个硬骨头,能跟赵员外那样的恶霸斗,还能斗出个输赢,实属不易。

老李头自己呢,虽然表面看着挺淡定,但心里头也是挺美的,毕竟自己这一辈子,头一回觉得活得那么敞亮。

这天,老李头正忙着给人做木工活儿,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

他放下手里的家伙什儿,走出屋子一看,只见几个年轻人正围着一个姑娘,姑娘脸上挂着泪珠儿,显然是受了委屈。

老李头心里一紧,忙上前问道:“咋回事儿?

咋还哭了呢?”

那姑娘一看老李头出来了,像是见到了救星,一下子扑到老李头怀里,呜呜地哭了起来。

老李头一边拍着她的背,一边安抚道:“别哭,别哭,有啥事儿跟大爷说,大爷给你做主。”

姑娘哭了一会儿,才抽抽搭搭地说:“大爷,我是从外地来的,来这儿投奔亲戚。

可没想到亲戚搬家了,我找不到人,身上的钱也花光了。

刚才这几个大哥说要帮我,结果把我带到这儿,要……要……”

说到这儿,姑娘又哭了起来。

老李头一听,心里就明白了,这几个年轻人,八成是想占姑娘的便宜。

他瞪了那几个年轻人一眼,厉声道:“你们几个,想干啥?

光天化日之下,想耍流氓啊?”

那几个年轻人一看老李头生气了,有点儿怵,其中一个嘴硬道:“我们没干啥,就是跟她开个玩笑。”

“开玩笑?

有你们这么开玩笑的吗?”老李头说着,就要上去教训他们。

那几个年轻人一看老李头动真格的,吓得撒腿就跑。

老李头也没去追,转身对姑娘说:“别怕,他们不敢回来了。

你跟我说说,你亲戚原来住哪儿?

我帮你打听打听。”

姑娘感激地看了老李头一眼,说:“我亲戚原来住镇东头,姓张。

可我听别人说,他们搬家了,搬到哪儿我也不知道。”

老李头一听,心里犯了难。

镇东头姓张的人家多了去了,上哪儿找去?

但他转念一想,自己不能不管,这姑娘一个人在外,无依无靠的,万一再遇上啥事儿,可就麻烦了。

于是,老李头对姑娘说:“这样吧,你先在我这儿住下,我帮你慢慢打听。

等找到你亲戚了,你再走。”

姑娘一听,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说:“谢谢大爷,谢谢大爷。”

就这样,姑娘就在老李头家住了下来。

老李头每天除了干木工活儿,就是出去打听姑娘亲戚的消息。

他还发动镇上的邻居们,让大家伙儿都帮着留意。

时间一晃,就过了半个月。

这天,老李头从外面回来,一进门就看见姑娘坐在院子里,手里拿着一张纸条,脸上挂着笑容。

老李头一看,心里就明白了,忙问:“找到你亲戚了?”

姑娘点点头,高兴地说:“找到了,找到了。

刚才有个好心人送来一张纸条,说是我亲戚家的地址。

大爷,我明天就想过去看看。”

老李头一听,也替姑娘高兴,说:“行,那你明天就去吧。

路上小心点儿,有啥事儿就回来找我。”

姑娘应了一声,感激地看着老李头。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收拾好东西,准备出发了。

老李头一直把她送到镇口,才转身回家。

回到家后,老李头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毕竟跟姑娘相处了半个多月,也有了感情。

不过,他转念一想,姑娘能找到亲戚,也是件好事儿,自己应该高兴才对。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

老李头依旧干着自己的木工活儿,依旧是那么实在、那么公道。

不过,他总觉得自己的生活里少了点儿啥,就像做菜少了盐一样,没滋没味的。

直到有一天,镇上的媒婆找上门来,要给老李头说亲。

老李头一听,愣住了,自己这把年纪了,还有人给说亲?

媒婆笑着解释说,是镇上的一个寡妇,看中了老李头的实在和手艺,想跟老李头搭伙过日子。

老李头一听,心里那个激动啊,就像是大旱遇到了甘霖。

他忙问:“那她人呢?

我咋没见过呢?”

媒婆说:“她啊,就是当初你收留的那个姑娘。

她找到亲戚后,才知道她亲戚家原来就在咱镇上,只不过搬得远了些。

她亲戚家也挺喜欢她,想让她留在那儿。

可她心里惦记着你,觉得你是个好人,就想回来跟你一起过日子。”

老李头一听,心里那个美啊,就像是喝了蜜糖水一样。

他忙说:“行,行,这事儿我答应。

你赶紧把她叫来,让我瞅瞅。”

不一会儿,姑娘就来了。

她一进门,老李头就觉得眼前一亮,姑娘比原来更漂亮、更有精神了。

他忙迎上去,笑着说:“你可算来了,我都等你好久了。”

姑娘红着脸,低声说:“大爷,以后我就是你的人了。”

老李头一听,乐得合不拢嘴,连声说:“好好好,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就这样,老李头和姑娘成了亲。

他们结婚后,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每天都乐呵呵的。

姑娘贤惠又能干,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老李头呢,依旧干着自己的木工活儿,不过这回,他干活儿更有劲儿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再也不是一个人了,他有个温暖的家了。

0 阅读:124

比卡比卡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