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底,丢盔弃甲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对既定的失败并不死心。
他们败退至台湾、海南岛等闽浙沿海岛屿,妄图利用海峡天堑固守岛屿,负隅顽抗,将这些海岛作为日后反攻大陆的基地。
为了彻底肃清这股势力,中央军委下令务必在1950年解决海南岛的问题。
但此时在雷州半岛的40军前线指挥所里,副司令韩先楚却眉头紧皱。
“这个薛岳学周瑜玩起了孙子兵法,打造了个什么“伯陵防线”,这让我们从哪开始打起呢?”
“我们的将士都是‘陆地猛虎’,这真到了海上,大家心里都没底啊?”
“渡海用的船只也是个问题,我们的后勤保障过于仓促了。”
指挥所里将领们各抒己见,可似乎听起来都是麻烦困难多,那这个仗该怎么打呢?
正当韩先楚苦无对策之际,手下传来了一个“捷报”,说是在近海截获了一艘形迹可疑的渔船,船上的渔夫说有妙计相告。
事情似乎迎来了转机?
当时负责固守海南的是在国民党内部有着“战神”之称的薛岳。
他11岁就考入了陆军学校,22岁就已经在援闽粤军中任总司令部上尉参谋,前途不可限量。
北伐战争中也因其悍不畏死的优秀表现而被蒋介石注意,任命其为第一师师长,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师长。
在抗日战争期间,薛岳更是彻底打出了威名。
四次长沙会战,前面三次薛岳都大胜日军。
1939年第一次长沙会战,薛岳指挥军队与日军六个师团进行正面决战,歼敌四万多人。
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薛岳指挥军队以“侧击牵制,逐次抵抗”的策略伏击日军,再次大败日军,取得了抗日正面战场上的“大胜”。
贼心不死的日军在同年12月再次集结十二万兵力进攻长沙。
薛岳早有准备般地指挥优势兵力对日军进行反包围,从东、西、南、北方向对日军进行球心攻击,仅半个月就歼敌五万多人,第三次长沙会战再次胜利。
日军华北方面军最高司令长官岗村宁次的一句“撼山易,撼薛将军难”更是让薛岳声名大噪,坐实了“战神”的名号。
可惜第四次长沙会战蒋介石消极抗日,薛岳并未赢下这场战役,但其所做的努力和功勋有目共睹。
不过大名鼎鼎的“战神”在面对人才辈出的共产党军队时却充当了“背景板”。
毛主席的“四渡赤水”就把当时手握中央军八个师,20多万大军的薛岳耍得团团转,在飞机大炮的围追堵截下“目送”红军远去,得到了毛主席的一句调侃“有劳伯陵兄远送”。
尽管在面对红军时“败多胜少”,但对于自己在海南岛附近设置的“伯陵防线”薛岳却很有信心。
毕竟当时薛岳手下管着陆军5个军和一个特种兵部队。
海军第三舰队和一个团的海军陆战队,配备了先进的舰艇50艘。
空军有着4个大队,且均配备了相应的战斗机、轰炸机和运输机。
海陆空部队加起来10万多人,足以构建一个坚固的环岛立体防御体系。
可以说这次薛岳构建的“海南岛防线”比当初的“长沙防线”更加坚固,地理位置也更易守难攻。
而面对的解放军部队并未有登岛作战经验,同时装备也不敌当初的日军。
薛岳信心满满的豪言要让完全没有制空和制海权的解放军攻岛部队有来无回。
是啊,面对陆上一条防线,水里一条防线,天上一条防线的“层层疑阵”,解放军这边该如何破解呢?
叶剑英叶帅在接到中央军委“解放海南”的指令后,委命四野的第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与副司令员韩先楚进行渡海作战,与原先上岛的琼崖纵队里应外合,彻底解放海南岛。
于是便有了“战神”与“旋风司令”的正面对决。
韩先楚为何会被称为“旋风司令”呢?这当然和其作战风格有关。
韩先楚领军迎战之处皆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无坚不摧,其显赫战绩比起“战神”薛岳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韩先楚也是很小的年纪就参加了革命,随军在湖北的黄陂、孝感等地参加过游击斗争,有勇有谋,历任独立营营长和团长等职务。
无论是对国民党的“反围剿”斗争,还是抗日战争,韩先楚都擅长打“闪电战”,擅长“以少胜多”,因此在23岁那年被任命为红78师师长了。
解放战争期间韩先楚遵循中央制定的战略方针,于1946年5月先后参与指挥了鞍(山)海(城)战役,把国民党一步步赶出了东北。
在新开岭战役中更是一次战役全歼了国民党军一个精锐师,这在东北战场上还是首次,他也因此获得了全军嘉奖。
之后又以长途奔袭直取虎穴的战斗精神和迅雷不及掩耳的战斗作风,端掉了敌116师师部。“旋风”之名名不虚传!
不过这次旋风司令遇到了不小的难题。解放海南远没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首先,我军向来都是以陆军为主,缺少渡海作战的船只。
虽然党中央早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之前就发布指令,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必须全力支援筹集大量船只。
但国民党军退守海南岛的时候把大部分的船只都带走了,那些无法带走的也进行销毁,解放军能征集到的船只十分有限。
其次,四野大多数是东北人,包括韩先楚在内许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大海。
他们在陆地上作战英勇无比,可基本没有水上作战的经验,许多士兵甚至出现了晕船现象,战斗能力遭到了大幅度的削弱。
天气对于渡海作战来说也极为严苛。
因为根据当地水文气象来看,每年只有正月到清明期间琼州海峡是北风或东北风,渡海最为有利,一旦过了谷雨(4月20日)就是南风,南渡就是逆风,跨海作战难度就会更大。
此外,由于金门战役期间解放军某部渡海登岛作战损失惨重,这次面对面积更大,距陆地更远的海南岛,不少战士对渡海作战心里都没底。
尽管困难重重,韩先楚却认为“没有翻不过的山,也没有过不去的海。”
他亲自走访沿海渔民,详细了解了海风潮汐的规律,确定了要在谷雨前渡海作战。
为了筹备船只,他积极发动附近渔民,深入渔村进行宣传动员工作,并确定了适当的供给制度,安置家属,使船工、船主、家属均能获得生活保证。
为了让战士们克服畏难心理,韩先楚召集了附近的渔民们对战士们进行“特训”和心理辅导。一方面让经验丰富的老船工帮助战士们学会航海知识和航海技能。
一方面告诉战士们看起来吓人的“潮涨潮落”只不过是寻常的自然现象,驾驶船只在海上航行和战士们骑马打仗并无分别。
正在韩先楚积极备战,寻求破局之法的时候,一个古怪渔夫的到来更是让四野上下吃了颗“定心丸”。
1949年冬,琼州海峡因为即将到来的战争而有着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过往的船只都少了很多,渔民们也大多在帮助解放军积极训练,因此一只小船的到来显得尤为突兀。
船只是在傍晚登陆的,当时正在巡逻的解放军将士们发现了这个对岸来的破旧小船,船上一个渔夫装扮的人“鬼鬼祟祟”地想要趁着夜色登岸。
“你是什么人?你来干什么?”
面对解放军的厉声问讯,渔夫显得十分激动,不过并不是紧张恐惧,而是激动喜悦。
“你们终于来了!我是琼崖纵队参谋长符振中,请带我去见你们的军长韩先楚!”
此话一出,巡逻的战士惊呆了,原本以为抓了个想要混上岸的“奸细”,没想到是自己人!
符振中从1939年海南沦陷之日起就参加了琼崖抗日独立队。
一直积极配合中共琼崖特委开辟敌后根据地等系列军事活动,解放战争期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参谋长,配合中央军委进行海南岛的解放工作。
他的到来对即将打响的渡海战役至关重要。
首先,他带来了岛上琼崖纵队的具体情况和接应能力,让里应外合成为了可能。
其次,他还带来了薛岳详细的兵力部署和防线规划。
这无疑能极大地降低我军的损失,让战斗更加有序地进行。
最后,符振中的到来说明了此时海南岛上的防御部署,并不是薛岳想当然的铁板一块。
实际上薛岳在海南岛构建的所谓“海陆空防线”还不如之前长沙会战的防线。
国民党军队看似众多,但大多都是在四野强力进攻下逃亡的溃兵,他们整体士气低落,悲观情绪蔓延,战斗力大打折扣。
对于解放军恐惧居多,已经成为“惊弓之鸟”。
薛岳虽然名义上是总司令,但海南岛中的派系隔阂十分明显。
陈济棠的23兵团的一个军,还有余汉谋的五万人马都不怎么买薛岳的账,真正完全听从他派遣的只有几千嫡系部队。
符振中十分了解岛上的情况,并对韩先楚提出了“打敌人屁股”的妙计。
海南岛海岸线足有1000多公里,薛岳并未完全设置防线,解放军完全可以从侧翼分批、分次地派出小股登岛部队,与符振中的琼崖纵队汇合加强岛上接应力量。
只要登岛作战时岛内岛外多线开花,任他“伯陵防线”如何精密,都难以摸清解放军的真正主力,溃败只是一瞬间的事儿。
符振中的献计与韩先楚此前的打算不谋而合,接下来渡海作战行动开始。
1950年3月5日19时,40军352团1营乘14条船从雷州半岛的徐闻县灯楼角起渡,这是我军第一次潜渡琼州海峡。
而这次潜渡取得的成功大大出乎了韩先楚的预料,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全歼守敌一个营,并顺利与前来接应的琼崖纵队会合,转战到了五指山根据地。
接着韩先楚又派遣了40军一个加强团进行潜渡,这次薛岳有些慌神,以为是解放军的大部队来犯,赶忙抽调了攻打琼崖纵队的五个师来进行防御。
但潜渡部队还是强行登岛成功,再次顺利与琼崖纵队会合。
有了这两次潜渡成功的经验,韩先楚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他经过对登陆所需要的月亮、潮汐和日出时间的研究,结合渔民给出的信息,确立了登岛作战时间:
即4月15、16、17日中的一天。
1950年4月16日19时30分,渡海作战正式开始。
韩先楚一马当先,亲自率领118师主力部队、119师全师及120师358团,乘坐300余艘帆船、改制机帆船,分别从雷州半岛的各港口出海,分成东西两路战斗队形向预定登陆地点海南岛博铺港开进。
敌人的飞机率先发现了我军,但由于我军使用的是小型的木帆船和改制的机帆船,目标很小,炮弹几乎没有命中船只。
飞机又不敢飞得太低,于是渡海主力船队顺风顺流通过海峡主流。
4月17日3时,40军先头部队在临高角一带抢滩登陆,并一举突破敌防御阵地。至6时许,全部顺利登陆。
来到陆地上的解放军部队便犹如“猛虎下山”一般对国民党残部进行了疯狂的打击。
18日一天就解放了福山市,19日对美台市发动了总攻,20日便将敌人的5万主力部队反包围了在了美亭地区。
仅三天三夜,旋风司令韩先楚就率部击溃了号称坚不可摧的“伯陵防线”,歼灭了敌军的大部分有生力量。
接下来的时间便是对岛上的一些“残部中的残部”进行清除消灭,到5月1日完全解放了海南全岛全境。
“战神”薛岳也乘坐飞机仓皇逃窜到了台湾。
事实证明,在英才辈出的解放军将领面前,哪怕是国民党“战神”也只能沦为“背景板”,老一辈革命家们的智慧才能真是让人佩服至极!
信息来源:简析解放海南渡海作战中的船工政治动员与管理 黄波 党史博采(下)
韩先楚与解放海南岛之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旋风司令”韩先楚 于德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