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您抽屉里的东西放好了吗?”她站在厨房门口,手里还拿着半块削了一半的苹果,语气听起来轻描淡写,却像一根细针,不动声色地扎入了我的神经。
抽屉?我愣住了片刻,随即想起上午她在客厅里说要帮我整理时,手指不经意间划过了那个从不示人的小抽屉。那里,是我存折的藏身之地——那本承载着我五年省吃俭用积攒下的120万存款的存折。
被窥探的秘密我望着她,脸上是一贯的笑容,心里却掀起了惊涛骇浪。她是我儿子的妻子,这个家里唯一的外人。而现在,她却用一句看似无意的提醒,让我明白:她知道了。
晚上吃饭时,果然,她装作漫不经心地提起:“妈,您这些年一个人过得挺节俭吧?以后有什么需要,您可别藏着掖着,直接跟我们说。”
她说这话的时候,眼睛盯着桌上的碗筷,语气温柔得像是在关心。但我看见了她握着筷子的手指,关节微微泛白。
儿子愣了一下,抬头看了我一眼:“妈,您真有什么存款,还是早点告诉我们,别放在家里不安全。”他语气轻松,甚至带着笑意,仿佛真的只是在担心我的财产安全。
我的手僵在半空中,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我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埋头夹了一筷子菜,嘴里敷衍着:“我哪有什么存款,别听你媳妇乱说。”
可是,那顿饭,我没再吃下一口。
秘密暴露后的试探与冲突第二天一早,他们出门上班后,我坐在客厅里发了很久的呆。我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么,也不知道这份害怕究竟从何而来。120万,是我这些年辛苦攒下的养老钱。我没告诉任何人,哪怕是儿子。不是因为我对他不信任,而是因为我知道:人性在金钱面前,永远无法全然坦荡。
可现在,这份秘密被窥探了。她翻开我的抽屉时,是不是心里已经盘算着如何处理这笔钱?她告诉儿子时,是不是已经在想着用什么理由说服我拿出来?
我害怕他们为了钱,会变成我不认识的样子。
果然,晚上他们回来后,儿子开始“旁敲侧击”地提起我的生活:“妈,您平时一个人住,也没什么地方花钱。要不干脆搬来和我们一起住吧,我们还能照顾您,顺便帮您理理财。”他一边说,一边试探着看我的表情。
我的心一点点凉了下来。
“你们忙得很,哪有时间照顾我?”我笑着婉拒了他,低头继续喝汤,掩饰着自己的失落和酸涩。我没想到,儿子会这么快就被她影响,甚至开始对我步步紧逼。
那一夜,我几乎没睡。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地想:如果这笔钱真的被他们拿走,我的晚年该怎么办?如果他们因为这笔钱和我闹翻,我该怎么办?
真相揭开后的决裂几天后,我悄悄去了银行,把存折里的120万取了出来,换成了现金。我没告诉任何人,连银行工作人员都被我严肃的表情吓到了。这一刻,我明白了:如果连亲人都不能完全信任,那我只能靠自己保护自己。
回到家时,儿媳正好迎面走进来,看见我手里的袋子,眼睛顿时亮了一下。她装作不经意地问:“妈,您这袋子里装的什么呀?”“菜。”我淡淡地回答,绕过她回了房间。
那天晚上,儿子终于忍不住了。他拉着我的手,语气里带着些许急切:“妈,您就别瞒着我们了。存折的事,然然都跟我说了。您这些年攒下的钱,不如给我们用来买套大房子,您也能住得舒服点。”
原来如此。我看着他,心里一片空白。“然然”,他的妻子,那个我以为只是随口提了几句的人,早已在他耳边灌输了她的算盘。
“妈,我们不是要分您的钱,只是觉得总放在家里不安全。再说了,您养老的钱,我们肯定会帮您攒回来的。”他语气轻快,像是在说一件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事。
我没有回答,转身回了房间。过了几分钟,我拿着那本存折走出来,站在客厅中央——像一场仪式一样,把存折翻开,撕成了两半。
“你们说得对,钱放在家里不安全。”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冷静,“所以,我决定不用了。”
亲情的拷问与取舍儿子愣住了,儿媳张大了嘴,眼里写满了不可置信。“妈,您疯了吧?”他试图从我手里抢过那堆碎纸片,却已经晚了。
“我没疯。”我看着他,声音平静得可怕,“只是想告诉你们,钱,是我的命换来的。你们如果真的在乎我,就别再打它的主意。”
那天晚上,家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他们没再说话,收拾了东西回了自己的家。我坐在沙发上,看着地上的纸片,忽然觉得心里松了一口气。
我终于明白了,亲情,永远不该被金钱衡量。
后记:
后来,儿子偶尔会来看我,但不再提钱的事。我并没有真的把那120万丢掉,而是分成几笔存进了不同的账户。钱是身外之物,但亲情的裂痕,却一旦产生就难以弥补。
我依然爱我的儿子,但我也明白了,爱,不是放纵,不是妥协,更不是无底线的付出。亲情是双向的,需要彼此守护,而不是单方面的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