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汝明:我为毛主席做了22年饭,从来不放酱油,菜单每天都要销毁

方圆文史 2022-09-01 20:28:32

被称为中南海“御厨”的程汝明,从1954年开始,就参与毛主席的餐饮服务。

1958年,程汝明正式进入中南海,在毛主席家和另一位厨师李锡吾共同主厨,至1976年离开时,程汝明已经为毛主席做了整整22年饭。

在这22年中,程汝明与毛主席朝夕相处,对毛主席的饮食状况非常了解。

根据程汝明的回忆和叙述,使我们有幸了解到了一些有关领袖饮食的故事!

程汝明,1926年出生于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东坊北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

幼年时期的程汝明,生活过得十分艰难!12岁时就下地务农,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

尽管他每天勤勤恳恳,但一家人的生活条件并未因此而改变,相反,这样的生活使他越发迷茫,根本看不到改善贫困的前景。

于是,他便跟着一个在天津永安饭店打工的同乡,一起去了天津。背井离乡之际,他刚满13岁。

这样的年纪放到现在,不过是一个初中生而已,但对于那时候的程汝明来说,却不得不为了生活远走他乡。

父母觉得他年纪太小,担心他在外面撑不下来。

村里原来曾有比他大的孩子外出打工,结果吃不了苦又跑回了家,因此遭到村里的人看不起。

但程汝明决心已定,他不想步那些人的后尘,所以无论在外面遭受多大的苦楚,他都要忍着,坚持下来。

那时候的天津有很多外国租界,所以吃西餐的人非常多,以至于西餐厅的名气比北京的还大。

程汝明来到天津后,进入到一家西餐馆工作。

其实,程汝明之所以会选择进入餐饮行业,不仅是因为天津的西餐馆多,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源于他儿时的一个理想。

由于家境贫寒,程汝明小时候曾亲眼目睹妹妹被饿死的惨状,这一幕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中。

从那时候起,年幼的程汝明便立誓要成为一名厨师,那样就可以为天下所有饥饿的人做东西吃了。

从来到天津后的10余年间,程汝明先后在惠中饭店、犹太俱乐部、维克多力饭店当学徒,由于他肯动脑筋、不辞辛劳,终于掌握了英、法各系西餐的厨艺。

到了1948年,刚满22岁的程汝明,就已经是享誉天津的“聚合城饭庄”的主厨了。

手艺有了,薪水也就高了,但程汝明仍觉得生活前景一片暗淡,他家的生活条件,似乎也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程汝明才真正感到生活有了希望和奔头!

1950年初,程汝明从天津来到了北京,被分配到北京铁路专务运输处工作。

1952年10月,新中国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大型国际民间会议——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

该会议是由宋庆龄、郭沫若等11名国内知名人士,在接到印度及世界其他和平人士的建议后,倡议发起的。

为了办好此次会议,中国政府做了很多准备,从各个单位调集精干的筹备、组织、后勤和保卫人员。

期间,能同时熟练掌握中西方各个菜系的程汝明,更是被铁道部的领导亲自点名,负责与会外宾的饮食。

据程汝明后来回忆说:

“当时把所有好点的列车都调来了,有蒋介石坐过的、宋美龄坐过的……最好的是慈禧太后的公务车。”

直到后来,程汝明才知道,那个时候,毛主席乘坐的专列很普通。

事实上,直到1958年,毛主席才有了比较高级的专列。

据记载,那是从德国进口的,自带空调、发电机,以及全套的办公设施、医务室等。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1954年,是程汝明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个年头,这一年他被调到了毛主席乘坐的专列上。

这年5月的一天,程汝明一如既往地来到调度室,查看当天的工作安排,结果他找了半天,却没有找到那张写有自己名字的牌子。

就在他为此感到疑惑时,一旁的同事悄悄提醒他:“你不妨去‘保密室’去找找!”

这里所说的“保密室”,其实指的就是重要首长乘坐的专列。

于是,程汝明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走进了“保密室”。

谁知里面的人一见到他,就笑着说道:“程师傅,你今天可一定要庆贺了!”

听到这话,程汝明更加摸不着头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他的牌子被挂在了毛主席的列车上!

那时候,毛主席经常到全国各地去巡视,一年之中差不多有三五个月不在北京。

主席出巡时,办公、吃住基本都在列车上,除了开会外,很少住在当地的宾馆。

毛主席经常在列车上找人谈工作,有时会见结束后,就会留来人一起吃饭。

人少的时候,厨师李锡吾还能勉强应付,但人一多,他就有些忙不过来了,所以就会时不时叫程汝明去帮忙。

最初的时候,程汝明并不知道毛主席喜欢吃什么,所以每次都要询问李锡吾。

随着做饭的次数不断增多,程汝明渐渐了解毛主席的饮食习惯,并做了很多符合主席胃口的菜。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有一次他做的红烧肉,主席竟然一块也没吃,这究竟是为何呢?

很多人都知道,毛主席非常喜欢吃红烧肉;但很多人却不知道,毛主席爱吃的红烧肉,都是按程汝明研究的“秘密配方”制作的。

换句话说——毛主席只爱吃程汝明做的红烧肉!

但程汝明做的红烧肉,不是每一次都受到毛主席的青睐,比如程汝明第一次给毛主席做红烧肉时,毛主席就一块也没吃。

当时,程汝明还不解地问道:“主席,是不是觉得味道不好?”

毛主席只说自己不喜欢吃酱油!

程汝明这才恍然大悟,毛主席并非嫌弃他做的红烧肉味道不好,而是不喜欢吃酱油。

因为在做红烧肉的时候,程汝明的确放了酱油。后来,程汝明还特地去了解了毛主席不吃酱油的这个习惯。

原来,毛主席少年时,家里曾经开过酱油作坊。当时的酿造工艺远没有现在先进,基本都是通过自然晒制发酵。

有一次,毛主席无意间看见酱油缸里有些白点,等他走过去时才发现,这些白点竟然是酱油发酵时产生的蛆虫。

于是从那个时候起,毛主席就再也不吃酱油了!久而久之,这就形成了一个特别的习惯。

可问题是,做红烧肉怎么能不放酱油呢?

平时喜欢做菜的读者都知道,红烧肉除了要炒糖色之外,还需要加入生抽、老抽等调料,这样做出来的红烧肉味道才好。

但主席却偏偏不喜欢吃酱油,这可难倒了程汝明!

程汝明整天思来想去,反复琢磨怎样才能做出不放酱油,而又不影响口感的红烧肉。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程汝明果然想出了一个好方法——用糖色加盐,代替酱油为肉着色调味。

果然,在反复实验了几次后,做出来的红烧肉咸鲜不失,口感非常不错,毛主席尝过之后很是满意。

而除了红烧肉外,程汝明还针对毛主席的口味特点,做出了很多可口的菜肴。

比如毛主席喜欢吃辣椒、苦瓜,以及大多数湖南人都喜欢的腊肉。

毛主席还曾说过:“不能吃辣椒和苦瓜的人,怎么能干革命?”

但这些食材,很多时候就得搭配酱油一起来做,只有这样,味道才能被很好地激发出来。

但毛主席不吃酱油,所以程汝明只能用一些其他的食材、配料搭配来做。

比如“豆豉辣椒”、“豆豉苦瓜”等,这些都是程汝明精心设计出来的菜品,其地位更是一点不输给红烧肉,一样受到毛主席的青睐。

1961年9月,英国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蒙哥马利元帅访华。

虽然那时候中英两国并未建交,但为了让西方更加了解新中国,毛主席还是决定接见他。

原本此次会面的时间很短,但由于双方聊得很愉快,因此又延长了一段时间。

蒙哥马利之所以会如此受新中国欢迎,除了他在二战中的杰出表现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他在首次访华时提出了有名的——“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三项原则”。

这三项原则包括:

1. 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2. 承认有两个德国(东德和西德);

3. 一切地方的一切武装部队都撤退到他们自己的国土上去;

这三项原则提出后,受到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赞同和支持。

交谈结束后,毛主席还邀请蒙哥马利元帅一起共进午餐。

接到任务后,程汝明便开始紧张的准备起来!

他精心挑选了4只渤海湾的野生大虾,将它们洗净后切成很薄的片,然后在每片里卷进奶酪,外面撒上鸡蛋面粉和面包糠,接着下锅炸至金黄酥脆……

饭桌上,蒙哥马利元帅大快朵颐,吃饭后还笑着拍了拍肚子:“主席啊,你家的饭菜太好吃了,我已经很久没有吃这么饱了!”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表示纪念,程汝明还特地将这道菜取名为——“元帅虾”。

从这之后,凡是有外宾来访,程汝明都会亲自下厨制作美食招待。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

这一天,钓鱼台的大厨们为远道而来的美国客人,准备了第一次丰盛的午宴。

毛主席还亲自点了3道菜,并指定由程汝明做好之后送到钓鱼台。这3道菜分别是:烧滑水、鱼翅仔鸡、牛排!

所谓“烧滑水”,其实就是一种以青鱼尾为主料的菜品。

这道菜虽然很好吃,但对于不喜欢吃多刺鱼的美国人来说,这其实并不合适。

但当尼克松总统及夫人得知这是毛主席特地安排的菜品后,非常高兴,而且吃得很满意。

但程汝明还是有些不能理解,为何毛主席要特地安排做了一个“不合适”的烧滑水呢?

原来,这道菜蕴含着很深的寓意!

这道菜是用青鱼的尾部做主料,这是鱼身上最有力的一段,它就好像是鱼游水时的前舵和推进器。

所以毛主席很可能是想借这个寓意,希望中美两国从这一刻开始,一起推动两国及世界向前发展。

这一刻,程汝明才深刻地认识到:原来美味佳肴也可以作为一种外交媒介,来推动两国外交的发展。

在中南海当“御厨”的这几十年,程汝明不仅掌握了毛主席的饮食特点,而且还懂得如何在饮食上保护领袖的安全。

当时,中南海有一条严明的纪律——不许工作人员留菜单。

最初听到这条纪律时,程汝明还不太理解,心想:这是什么奇怪的规定?别人不能留,我们当厨师的人还不能留?

后来同事告诉他:如果重要首长的饮食习惯被敌对势力掌握的话,敌人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预测首长的健康情况,然后选择在首长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向我们发难,如此一来就危险了!

所以,自从成了毛主席的厨师长后,程汝明每天除了做菜之外,还必须及时将菜单销毁。

据程汝明后来回忆:

“每次做饭之前,我要写一份菜单上报,批准之后我再抄一份带到厨房,等饭做完了,我就得把手里的菜单解决掉。”

此外,为了保密,有很多事情程汝明还必须得瞒着家里人。

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那些年里,程汝明的家人只知道他的工作单位在中南海,至于是给哪位领导做菜,就不得而知了。

上世纪80年代,新一届中共中央书记处成立后,程汝明又被调进中南海,负责新一届书记处书记们的日常餐饮。

在此期间,程汝明不仅工作得井井有条,还带出了一批烹饪技术高超的年轻厨师。

他还因此受到了中央书记处领导们的一致好评!

每当有人问他一生中最自豪的事情是什么时,他会说:“我最自豪的事情,就是为首长做了一辈子的饭菜都是干净的,安全的。”

2002年,北京烹饪协会授予程汝明“国宝级烹饪大师”荣誉称号,该头衔全国仅有16席。

2012年3月14日,一代名厨程汝明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3 阅读:2107
评论列表
  • 2022-09-01 22:18

    高手,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 2022-11-30 09:13

    红烧肉不放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