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觉得白茶的等级越高,茶就越好?

根据GB/T22291-2017《白茶》标准,白茶等级按茶树品种和原料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这里每种茶又细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当然这只是大概划分,白毫银针就只分为特级和一级,寿眉就只有一级和二级了。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等级的划分的过程中考虑的因素不仅仅包括茶叶嫩度,还涉及制茶工艺、感官审评等因素。比如说贡眉的等级评判重点则在于外形匀整度、滋味鲜爽度和工艺平衡度,而非单纯嫩度。
等级
特点
白毫银针
采摘自茶树的嫩芽,芽头肥壮,满披白毫,形似银针。分为特级和一级,特级要求芽头更肥壮,茸毛更厚
白牡丹
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外形似花朵,色泽灰绿或暗绿,背面有白毫。分为特级(牡丹王)、一级、二级、三级
贡眉
采摘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外形纤细,酷似眉毛,毫心明显。分为特级、一级、二级
寿眉
采摘一芽三叶或更粗老的叶片,外形较粗糙,叶片大,茶梗明显。分为一级、二级
一般来说高等级白茶确实在“色香味形”上更胜一筹,喝起来有一种“高级感”,但是高等级也不等于绝对的好茶。以白毫银针为例,市场上流行的“米芽”(未完全抽芽的芽头)虽嫩度极高,但因采摘过早,内质浓度和毫香反而不如中期白毫银针,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茶芽才能吸收更多的营养形成更加丰富的内质,所以时间也是茶的增味剂,有沉淀才能有输出。

既然迷信高等级并不可取,我们更不应该忽视被定义为低等级的白茶,它们也并非品质差。比如一些野放生长的贡眉,虽外形看起来不够匀整,但因独特的山场和茶树特性,可能表现力更强,变化迷人,自带稀缺独特的香气、醇厚滋味和持久的山场韵味,这种茶喝起来也是别有意趣。

所以我们在品鉴白茶的时候也可以不拘一格,说不定转角会遇到“爱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