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自认为有毛主席撑腰,在十万人大会大讲路线斗争,后果很严重

覃仕勇来说史 2025-03-18 11:07:17

老覃发布了《1966年,江青漫不经心地提到 “劫法场”三字,刘志坚顿生不祥预感》一文,文中讲到:当那场“文化大风暴”席卷而来,原全军革命小组组长刘志坚为了维持军队的稳定,根据叶剑英元帅的指示精神主持起草了一份《关于各总部、国防科委、军种兵种机关必须经常保持战备状态的通知》,结果被卷进了运动的漩涡中,失去了自由,被关押了7年零9个月。

现在再回顾那段历史,其实,在1966年秋,全国大串联的局面已经出现,各省、市、自治区党政机关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随着事态恶化,军队院校的“造反派”再也按捺不住,扯起了“造反”大旗。

到了11月初,全军125所院校的数十万学员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地漫向社会。

军区机关、总部机关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11月8日,有10余万军队院校师生进入了北京,他们不管不顾地闯进国防部大院和总参谋部大楼,大呼“造反有理”。

叶剑英和徐向前等开国元帅作为国家柱石,忧心如焚。

他们召集起军委、总政的领导人紧急磋商,决定召开一次军队院校来京学员的大会,动员这些师生员工离京回校。

经报毛主席批准,在总政治部主任萧华的奔走和张罗下,11月13日,全军院校10万来京师生大会在工人体育场举行。

周恩来、陶铸两位正、副总理,陈毅、贺龙、徐向前、叶剑英四位老帅参加接见。

最先发表讲话的是陈毅。

陈毅在这年的8月下旬已经受到冲击了。

当时,北京城里的“造反派”捣鼓出了“陈毅历史上一贯反对毛主席”的谣言,还在很多公开场合张贴起批斗陈毅的大字报。

所谓“陈毅历史上一贯反对毛主席”的说法,主要源自于1929年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主席意外落选,前委书记之职被陈毅接替之事。

对于这件事,毛主席和陈毅这两大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胸怀坦荡,毫无芥蒂。

但是,面对流言蜚语,陈毅还是有口难辩,有苦说不出。

他去找毛主席诉苦。

毛主席的表现很直接。

他在8月31日登天安门城楼接见红卫兵时,特意挽着陈毅胳膊,非常亲热地照了相,然后当着众人的面,既是对众人说,又是对陈毅承诺说:

“陈老总,我保你!”

有了毛主席的承诺,陈毅的心里就有底了。

此后不久,在又一次接见红卫兵时,陈毅突生奇想,想把当年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的全部经过,以及在漫长的革命过程中出现过的路线斗争好好给现在的年轻人讲一讲,于是,他兴奋地对毛主席说:“现在的年轻娃娃没有参加过路线斗争,根本不懂得什么是路线斗争,主席,我想找个机会给他们讲讲历史,用我自己的经验教训,教会他们搞路线斗争,你觉得如何?”

毛主席不假思索地答:“好呀!”

那么,11月8日这一天,在工人体育场上面对这10余万军队院校师生,可不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为了这次讲话,陈毅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且精气神十足。

那天的天气很冷。

陈毅的开场白却是:

“今天我的讲话,就是要给大家泼冷水。”

他的话音刚落,就引起了嘘声一片。

他不慌不忙地说:

“天气这么冷,为什么还要泼冷水?是因为你们的头脑太热了,泼上冷水,再用毛巾擦一擦,头脑就清醒了。”

接下来,他从1927年建军讲起来,大讲特讲,讲历次的路线斗争,讲团结,讲大局,讲军队是社会安定的最后底线,绝不能乱。

他最后一挥拳头,声若洪钟地说:

“我二七年当解放军,至今差不多三十九年了,还没见过解放军打解放军!”

他的讲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与会的绝大多数人都认同了他的讲话。

但他也因此惹出了麻烦,后果很严重。

此后不久,他便遭到了“造反派”连日围攻、批斗。

叶剑英爱莫能助,只能填了一首《虞美人》词相赠。

词云:

串联炮轰何时了,官罢知多少?

赫赫沙场旧威风,顶住青年小将几回冲!

到了12月31日,已经是天寒岁暮了,陈毅仍未能脱困。

叶剑英只好去向毛主席求助。

毛主席也想为陈毅开脱,指示:

“检讨一下,了此一案。”

陈毅根据指示,被迫到军队院校革命师生大会上违心地进行了“检讨”。

但这事并没有完。

元旦过后,军内“造反派”成立了一个“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筹备处”,并决定于1967年1月5日联合召开“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大会”,指名要陈毅到会检讨。

这次,是周恩来出面,暂时替陈毅挡开了“造反派”的纠缠。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