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各大房企都在公布2024年的成绩单。
有媒体列出十大巨亏房企。虎眼也留意了一下,有六个都在绵阳开发过项目。
巨亏之首:XX
不提名字恐怕全世界都知道。曾经哪个城市都因它的入驻而无比自豪,曾经房地产界喊出过热血沸腾的口号“学习XX好榜样”,可见它为中国房地产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但近几年,它就显得格外悲壮了,吹响了“活下去”的口哨。都认为它是忧虑过头娇情有余,却不知道它为活下去真的在做一切努力。
2024年,它亏损额度高达450亿!愿这个曾经的榜样生能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巨亏亚军:世茂
预亏金额约429亿元至439亿元,较上一年度约236亿元净亏损继续扩大。

世茂集团的创始人许荣茂,一位来自福建泉州的74岁老人,通过炒股起家,于1992年创立了公司。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世茂集团曾一度跻身行业前十,创造了每年3000亿元的销售业绩。
近几年,世茂二代接手后,从从泰禾、万通、开诚、粤泰等公司购买了20多个项目,使得世茂的土地储备扩大了一倍。
然而扩张之后,世茂背上了巨额的债务,资金链也被拉得越来越紧。到了2022年,世茂集团的负债已经飙升到了5400亿,直接为地产圈埋下了一颗“炸弹”。
世茂危机宣告“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大的产”这个理论破产,“不折腾”才是最大的智慧和最科学的发展。
伟大的鲁迅说过: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这个理论套用在地产界甚至整个企业界照样管用。
哦,绵阳企业界仿佛也有“世茂现象”,老子虽然没文化,却能抓住时代的红利把企业干得风风光光,儿子从海外留学回来却并不懂国情和绵阳市情,一番自以为是的骚操作,结果把企业带到阴沟里。
能力,从来就不是按学历说了算。
世茂下滑时期在绵阳开发了一个世茂云锦。还好,没有烂尾,也算是给绵阳购房者有了个交代。
巨亏季军:恒大地产集团
上半年净亏损逾200亿,全年预计在400亿左右。

其实许皮带及其恒大,都没有再说一嘴的任何价值了。
值得一提的是恒大的绵阳往事。
2017年到2018年,是恒大帝国的巅峰时期,也是空壳帝国高歌猛进的巅峰,但清醒的绵阳地方政府却敢于向恒大说“不”!
“恒大·翡翠龙庭”项目和恒大·翡翠湾”项目长期不交土地款,绵阳就开出了罚单,让恒大乖乖地缴纳。
逗硬逗硬就是要逗硬的硬!当时,绵阳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魄力,确实让人拍手称快!不屈服于客大欺主,不容忍资本空手套白狼。现在想来,仍然大快人心,值得点赞!
如果当初全国各地都像绵阳这样,何至于此呢?
恒大暴雷后,恒大在绵阳的翡翠华庭早已交付,翡翠龙庭和翡翠湾进入准现房阶段,绵阳用恒大的罚款来擦恒大屁股,两清了。
其实恒大在绵阳还有一个在建项目,刚刚开始,还没有上市销售,购房者也就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详见相关推文:许家印的“帝国”梦有多恐怖?悲剧,从放弃绵阳对他的挽救开始!
巨亏前四强:佳兆业集团
预计亏损不超过300亿。

据《长江商报》报道,佳兆业已经连续三年亏损,2021年—2023年净利润分别亏损127.27亿元、130.65亿元、199.32亿元,累计亏损457.24亿元。
对于持续亏损的原因,佳兆业此前解释称,主要源于降价销售导致毛利率下降、减持发展中或已落成物业的减值拨备增加以及预期信贷亏损、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等因素。
任何行业,没有底线的降价,一伤自己,二伤购房者,三伤全社会。
佳兆业在业内有“不死鸟”之称,但愿能涅槃重生。
巨亏前五强:碧桂园

2025年1月14日,碧桂园才发布2023年财报,显示全年亏损高达1673亿元。碧桂园在2023年的财报上一次性计提超千亿的亏损,目的是为了2024年数据好看一点,懂的人都懂。
2月24日,碧桂园正式对外发布了2024年中期财务报告,亏损128.42亿元!无论全年亏损多少,把碧桂园上榜巨亏前五强一点都不冤。
出道之初的碧桂园是五星级的家,有着超凡的美誉度。后来的碧桂园是高杠杆、高周转的家,获得的一片质疑之声。
碧桂园曾经在绵阳主城、江油、三如、盐亭都有项目。开发的楼盘质量如何,谁买谁知道。
巨亏前六强:融创中国
预计净亏损最多达260亿元。

百度AI这样回答融创由盛转衰的原因——

我们干什么事情,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基础太重要了。任何个人、企业,一夜爆富和一夜爆红都不见得是好事,来得快就去得快。
融创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必然膨胀,一个劲地买买买,买万达、收绿城,意气风发、豪情万丈,结果又遇上个贾跃亭被坑了一百多个亿……
没有长期积淀的盛就是看上去很美的烟花。
前些年,融创在绵阳整了个项目叫九阙府啥的,缔造出前所未有的海景房、泥景房、瀑布房一度刷屏绵阳人的朋友圈,也把地方政府的脑壳都整大了。
世亏前七强:金科股份
亏损金额预计在205-285亿元之间。

从2016年销售额首破300亿到2021年登顶千亿,金科跟所有爆雷的房企一样,无一不是演绎“高杠杆、高周转”的疯狂剧本。市场急转而下就开始裸奔。
前些年,金科在绵阳参与开发金科骏邦美院,后又与华宇合作拿地,再后来又悄然退出。
后来,金科骏邦美院去金科化,华宇自己独立操作项目取名为华宇锦绣云玺。
一言难尽。
巨亏前八强:禹洲集团
预亏额度在135亿—150亿元之间。

这家闽系房企照样是盲目扩张,致使“规模、利润、风险”三驾马车的平衡术失控。
巨亏前九强:金融街
预计亏损120亿元。

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公司业务涵盖住宅开发、商业地产和物业服务等多个领域。据说仍然是高价拿地和项目货值减值惹的祸。
巨亏前10强:首开股份
预计亏损在75亿元至95亿元。

拿地太贵,开发销售速度太慢,去化周期太长是主因。
但尽管如此,所开发的项目无论是品质、交付还是后期服务都有保障,并没有因为自己亏损了就拉稀摆带。
有底线、有责任,首开完全可以与市场双向奔赴,度过难关,拥抱向更好向美的明天。
这些年,赢利的房企都有各的奇招,亏损的房企家家相似。市场红利期,胆大者通吃,市场一转型,才知道谁是真英雄,谁在一路裸奔。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巨亏的房企一抹多,但仍有房企活得滋滋润润。比如近两年崛起的河南金沙、杭州金沙……
房地产的画风变了,这个行业再也不适合草莽生长了,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大洗牌越来越深入了。
市场洗掉一批、崛起一批、经过市场阵痛蝶变一批之后,房地产一个新的春天正在来临。一大批坚守市场规则、具有创新力的好房企,会成为中国城市开发和运营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