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毛主席说要从军队里选一个副主席,周总理心领神会

观点视频 2023-02-15 10:36:27

1973年,中共十大召开在即,政治局会议也如期在北京召开,主席和副主席的人选也将在这次会议中被确定下来。

主席的职务,毛泽东毋庸置疑全票当选,但是在评选副主席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些小差池。

原本定下来的副主席分别是周总理、王洪文和康生,还差最后一个人,毛主席想听听其他人的意见,便问道:“谁来当副主席?”

众人都是面面相觑,没有说话。

“依我看,从军队中选出来一个比较好。”

主席说完,周总理就心领神会的站起来,举荐了一个人:“我同意主席的意见,我推荐李德生同志作为一位候选人,他出身军队,年龄也合适。”

主席几乎没有经过太多的犹豫,当即就点头同意了,而参与会议的李德生此时却已经出了一身冷汗。

主席为何会选中李德生,李德生又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应呢?

1973年,各大军区领导人齐聚北京,准备参加即将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一时间北京变得异常热闹,李德生也接到邀请,参加了这次政治局会议。

这次会议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决定新中国未来的走向,因为这次会议将会重新确定主席、副主席等人选,并对其他的人事进行安排,因此不少人一直默默的关注着这次会议。

李德生身为军区司令,自然也应邀参加了这场重大的会议,可她却没想到,这次会议竟然会改变他的后半生。

政治局会议如期召开的前一天,主席拖着病体,亲自召集各大领导人,在中南海召开了一次非正式的会议。

会议上,主席的人选是毋庸置疑的,所有人都一致认为,主席应该由毛泽东继续担任,毕竟在他的领导下,新中国才逐渐发展起来,走到了今天。

毛主席却不知可否,因为他原本的打算是成立一个“顾问委员会”,由他自己担任顾问主席,至于国家主席,可以交由其他人担任。

可是其他人都不同意,主席无奈道:“你们大家都不同意,那我就只好鞠躬尽瘁了。”

主席的人选确定下来之后,紧接着就是副主席,副主席应该由谁担任,大家心中都没有定数,因为主席从来没有对这件事表露过任何态度。

但实际上,在这次会议之前,主席在中南海游泳池的住处之时,就曾和周总理等人商讨过这件事。

那时候的主席和这次会议一样,直接向周总理等人问道:“你们认为,谁来当副主席合适?”

周总理明白主席的意思,他并没有直接回答主席的问题,而是详细汇报了会议召开前的准备情况和一些相关人员的工作情况。

主席想了片刻之后,说道:“恩来、洪文都可以算上。”

“可是主席,王洪文同志他……”周总理欲言又止,似乎想说什么。

主席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他说道:“洪文当过兵,做过农民,也做过工人,工作经验是有的。”

“康老和剑英也算上。”主席想了想,如是说道。

周总理则是拿着纸和笔,认认真真地记下毛主席的每一个决定。

“可是现在的候选人里面,有青的,有老的,就是没有中的,我们应该结合一下啊。”主席思索片刻,接着说道。

所谓的“老中青”,是按照当时的年龄进行划分的,40岁和60岁分别为一个界限,周总理、叶剑英等人属于老年,而王洪文却是个青年人,主席的意思是还缺少一个40岁到60岁的中年人,来担任副主席的候选人。

还没等周总理说话,主席又提出了另外一个要求:“最好是从军队里出来的。”

说完,主席就将目光转向了周总理,周总理自然也是心领神会,毕竟“觊觎”副主席这个职务的人不在少数。

周总理认真想了想,推荐了一个人:“我同意主席的意见,我这里有一个合适的人选,那就是李德生同志,他是军队里出来的,今年57岁,也有一些地方的工作经验,很符合副主席的人选。”

主席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当即就点头道:“可以,就交给李德生同志了。”

李德生原本也在会议现场,只是他并没有做好担任副主席的思想准备,他急忙起身说道:“主席,我现在的资历和水平都还不够,李先念同志入党的时间比我早,我认为他更适合担任副主席。”

李德生这个名字很多人并不熟悉,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实际上,李德生也是党内的一位老同志了。

李德生于1916年4月出生在大别山区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山村中,还没有记忆的时候,他就失去了母亲,8岁那年,为了维持家中的生计,李德生没有去私塾念书,而是成为了有钱人家的放牛娃。

那时候的日子是十分艰苦的,李德生的童年也是从苦难中慢慢成长起来的,也正因此,他在16岁那年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自己的抗争之路。

革命的道路亦是十分艰辛,他年纪轻轻便参与了多次战斗,从一名普通的士兵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抗日战争时期,李德生跟随八路军,先后参与了夜袭阳明堡、建立抗日根据地等行动,一次次的战斗中让让李德生磨练的更加成熟稳重,就连周总理等人对其也是赞赏有加。

解放战争中,李德生已经成为了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十六纵队十七旅的旅长,他跟随刘伯承和邓小平,走进了大别山区,这个他出生的地方,也成为了他战斗的战场。

他跃进大别山,和敌人在中原展开了激战,并先后夺取了琵琶山、真武山和铁佛寺这三个地方,并活捉敌人的司令长官,一举成名,还得到了中央的嘉奖。

新中国成立之后,李德生也没有闲着,而是在中央的指示下,又带领军队奔赴朝鲜战场,抵抗美国的侵略。

其中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上甘岭战役,也有着李德生的参与,只是因为不是主要的指挥官,因此对于他的记录并不多。

可这依旧证明,李德生为新中国的和平和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德生一生中身经百战,早已经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将领,而在国内的局势逐渐稳定之后,李德生依旧活跃在工作岗位上。

在安徽工作的时候,他以雷厉风行的架势,稳定住了安徽的形势,并且很快就带领安徽走上发展的正轨。

1968年,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成立之后,李德生当之无愧的被选举为革命委员会的主任,后来又成为了安徽省委第一书记。

而毛主席第一次和李德生面对面的对话,是在1968年。

这一年中央举办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在北京开幕,周总理在开幕仪式上念分组名单念到李德生的名字之时,毛主席忽然出声问道:“李德生是哪位?”

实际上,毛主席很早就听说过李德生的名字了,只是一直属于对不上脸的程度。

听到主席的问话。李德生急忙站了起来,回应道:“到,主席,我就是李德生。”

周总理见状,便主动介绍了两句:“李德生同志现在是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

毛主席似乎对李德生在安徽的工作早就有所耳闻,看着他满是欣赏,还十分亲切的寻为了他的籍贯和年龄,又问了一些工作上的问题,直到听到李德生的回复之后,毛主席才十分满意地点点头,让李德生坐下了。

1969年,李德生作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到北京开会的时候,再次被毛主席点名,和毛主席进行了第二次谈话。

而这一次毛主席表现出来的态度就已经明显能够看出,他是十分看重李德生的。

也正因为如此,李德生在7月下旬接到周总理要求他到北京工作的电话之时,也是十分惊讶。

不久之后,李德生就到北京上任了,进入了北京军区开始工作。

李德生原本以为,自己能够在中央工作,已经是毛主席对自己的格外青睐了,却没想到,主席竟然亲自提名,让他竞选副主席。

会议上,李德生得知消息的时候,显然比任何人都要惊讶,毕竟他从来没有想过担任副主席,只希望能够安心的做好自己手中的工作。

更何况,论资历,有的是比自己经验更富的同志,李德生这才主动向毛主席举荐了李先念。

李先念原本就坐在李德生的旁边,听到他这句话,李先念急忙拉了拉李德生的袖子,让他不要再说了。

主席对李德生虽然算不上熟悉,可对李德生所做出的成就确实有所耳闻的,他也十分欣赏这个年轻人谦逊地态度,便说道:“李德生同志,这个重任既然已经交给你了,你就只管做好就是了。”

李德生只好点点头,接下了这个重任。

8月30日,中共十大会议召开的当天,李德生就被选举为新中国的副主席,走到了他一生中权力的顶峰。

此时的李德生身兼数职,除了国家副主席的身份之外,还是公安部部长,湖南省委第一书记,他一手统筹多项事务,忙得脚不沾地。

这个时候,还是周总理给了李德生鼓励:“李德生同志,就按照主席说的,大胆工作就可以了,不要有太多的顾虑。”

李德生这才逐渐放手开始了在中央的工作。

但是李德生在北京仅仅停留了4个月时间,就被调到了沈阳军区,而李德生的工作调动也开了新中国副主席不在首都办公的先例。

不少人都对此感到好奇,主席为何不将李德生留在北京,而是调到东北地区,但是想来主席这么做势必有他的用意,便没有人询问了。

实际上,因为当时中央内的局势有些动荡,出于保护李德生的目的,周总理才将其送走,事实证明,周总理和毛主席的决策总是具有前瞻性的。

李德生在沈阳军区的工作开展的虽然不是很顺利,但也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

1975年,邓小平亲自整顿军队,这个时候李德生已经担任沈阳军区党委第一书记一年多的时间了,可见李德生还是相当受重视的。

毛主席离世后的那段时间,那段时间是新中国最动荡的一段时间。

当时在叶剑英等人的指示下,我国已经全部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仿佛随时都有什么事情发生。

李德生身为军队的领导人,自然也收到了来自上级的指示,为此李德生日夜坐镇,坚守着全国各地的一举一动,一直到战备状态解除,李德生多日紧绷的精神才放松了一些。

1980年李德生重新回到了中央工作,并在几年后成为了国防大学的政治委员。

1990年,李德生从岗位上退休,开始了晚年生活,进款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是李德生依旧十分关心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

2011年,李德生在北京离世,终年96岁。

42 阅读:23113
评论列表
  • 2023-03-06 11:31

    直到1976年,中国人才终于真正的看到了希望,为何?

  • 2024-06-05 08:39

    风云人物

观点视频

简介:笑看天下风云,做具影响力的泛资讯、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