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过年压岁钱地图,感情为什么“通货膨胀”?

柳柳小生活 2025-02-01 10:57:24

“压岁钱给多少,收多少?”这是一幅网上流传的全国压岁钱地图,好多人讨论过。

我觉得要补充:1.中国太大了,省份的面积和人口约等于大中型国家,省域内差别也较大。广东省广府文化区不太注重红包金额,敢于10元起跳,客家人不是这样,潮汕则更像闽南。

2.习俗的本意,是长辈春节期间给小孩零花钱,寓意以金属钱币压制“祟”。主要给自己家小孩,不涉及亲戚朋友的人情往来,钱也不用多。而现在的压岁钱范围广了,孝敬老人的也算,珠三角的小红包稍微认识的人都派。同时金额越来越大,融入了更多的人情交换。

广东是我国第一经济大省。GDP已经连续36年位居全国第一,广府地区尤为发达。红包发得广泛,有利于习俗和祝福发扬光大;红包可以10元、20元,甚至5元,感觉更符合压岁钱祝福而非人情往来的本意。

广东人叫红包为“利是”,寓意“利事”“利市”,祝愿他人各方面都大吉大利。网上近年来对广东红包评价非常好,甚至很多外省人表示羡慕。因为:

第一,广东的利是,既不限于过年派,婚庆、年终、开工等很多表达喜庆和祝福的场合都可能会派;也不限于要有多亲,一般会准备很多随身带着用,有时候还讲究“成双”派,还有不限于小孩。

因此,广东派红包这种热情、亲切、吉祥的仪式频次高、覆盖面广,很增添氛围。

第二,红包大小由人,没有人情绑架,没有比较。日常记账的人,不用记给了谁多少,收了谁多少,只需要记一笔今年封利是总共拿了多少钱来换零,毫无压力,内心是喜悦的,派发纯粹剩下祝福,这不就是压岁钱的初心吗?

有钱人毕竟比例小,大部分都普通人。有些地方,经济情况不好的人,辛苦一年省吃俭用回去,无奈风俗在那里,收了别人的要记下人情债,找机会还;给了别人自己肉痛,因此现在还有一些地方倡议红包限额。

第三,10块、20块的红包虽然小,是真的给孩子的,小孩收很多个,拆了拿去买炮、买零食,自行支配,现收现用,多开心!

很多地方几百、几千地给红包,是大人要记下来还人情的,父母一般代为保管了,小孩也拿不到,实际成了工具人,没有啥开心可言?

小红包纯粹图吉利,也不会闹出矛盾。给得多了,别人要不对等还,内心经常会生出想法;有的人没有小孩,有的人孩子多;还有些不结婚的,碍于情面发出去,没有孩子收不回来,涉及人情世故就有很多矛盾。

为啥压岁钱会水涨船高,感情“通货膨胀”?而广东广府地区不太一样?有观点认为,珠三角地区位置处于海洋前沿,东西方交流一线,从明清开始受到西方商业文化影响大,务实而理性,而我国其他地区熟人社会,人情味重?

但以前全国其他地区并没有证据表明存在压岁钱普遍越来越多的现象?个人想法,改开以来,人口大量流动到外面工作:1.回老家时间少了,挂念亲戚朋友,好不容易见面,又是过年,会多给压岁钱表达感情?2.熟人社会,张三家多几亩地,李四家多两头牛,王二家当着点啥职务……大家对方圆几里的人混得咋样一清二楚,没必要显摆。现在都外面混,别人不知道,给多少压岁钱能显示实力?慢慢就攀比起来了?

参考广东广府文化的务实,除了压岁钱,还体现在婚丧嫁娶的随礼,结婚的彩礼等方面,可能感情简单纯粹一些更好。

0 阅读:147

柳柳小生活

简介:希望大家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