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才芳:12岁成孤儿,四弟顶他名牺牲,病逝后华国锋送8字挽联

冬瓜talk历史史 2025-03-08 15:00:37

詹才芳是开国中将,但他的身世和一众将军有所不同。他有一位孪生兄弟,名叫詹才银。詹才芳是湖北黄安人,1907年9月12日出生,他只比自己的孪生弟弟早出生2分钟。

图|詹才芳

詹才芳一共兄弟姐妹6人。大哥詹才华、四弟詹才选都是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们先后为革命献身。

1929年,四弟詹才选被抓。敌人误以为他是詹才芳,詹才选没有做声。最终,他顶替哥哥的名字牺牲。这一年,他不过22岁。

詹才芳的父亲詹仲禄是一个老实的庄稼人,母亲则是地道的家庭主妇。

一家人靠着父亲种地,艰难度日。

詹仲禄和妻子两人身体都不好,妻子不到40岁就因无钱治病去世了。后来,詹仲禄和二姑娘因为野菜中毒去世。

大姐詹厚娣虽然已经嫁人了,但她不忍心弟弟们受冻挨饿,把他们带到了婆婆家生活。詹才芳的姐夫名叫余楚臣,他为人正直,性格温厚,待詹才芳很好,还教他识字。

1923年,16岁的詹才芳觉得该自立了,决定出去闯一闯。

正好余楚臣是董必武的外甥,他便推荐詹才芳去董必武创办的武汉中学当校工。因为事先已有介绍,董必武见到詹才芳很热情。

他亲切地让他坐下,对他说道:“我听说你想读书,是吧?”

詹才芳点了点头,向董必武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

“我7岁死了娘,12岁爹也没了。后来,我给人当过长工,家里穷,所以只读了一年私塾。”

“这几个字你认识吗?”董必武指了指墙上的横幅。

詹才芳试着读出了三个字,其他的字他都不认识。董必武很耐心,他教詹才芳把其他的字都读了下来。

图|董必武

“这个字读毅,这个是朴,我们的校训是朴诚勇毅。”

接着,他将校训拆开,认真讲解给詹才芳听。

“我们穷人要联合起来,和地主老才斗到底!”

“原来你也是个革命家哩!”

从此之后,詹才芳就留在学校,半工半读。

在董必武的影响下,詹才芳很快加入青年团,并走上革命道路。1927年,他参与领到了黄麻起义。在红军队伍中,他迅速成长,很快就成为一名优秀的将领。

詹才芳在董必武的指示下,返回老家黄安,一边宣传马列主义,一边组织工农民众与反动势力作斗争。

在黄安,詹才芳以大姐家为落脚点,秘密进行革命活动。

詹才芳经常对大姐夫余楚臣普及革命知识,令他也成为了革命者。不久,詹才芳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为了唤起更多民众觉醒,詹才芳在大姐家办了一所平民学校,招收贫苦农家子女免费学习。

詹才芳识字不多,他聘请了詹煜斋先生教书。学习之余,他还经常向同学们宣传革命道理。

所有人遵照董必武先生的指示,以办学为名,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号召农民团结起来,打土豪劣绅。

图|詹才芳

半年后,董必武来黄安检查工作,发现詹才芳等人办的学校,交口称赞。

1926年,高桥区农民协会成立。次年正月,詹才芳挑选30多名精干青年,组成农民自卫队。之后,他带领这支队伍参加了“九月暴动”和黄麻起义。

1937年,詹才芳跟随抗大来到延安。到了延安后,他行装未卸,匆匆吃了几口饭,就去看望董必武先生。

董必武一见詹才芳,就询问他是不是娶了媳妇,詹才芳回复道:“现在不顾上,我主要任务是学习。”

1939年底,在河北灵寿县抗大二分校担任大队长的詹才芳经人介绍,认识了阜平县康家峪妇救会的主任杨静。

杨静长得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在当地被称为“黑牡丹”。不仅如此,她还聪明善良、温柔能干。

杨静在和詹才芳临见面时,有些犹豫不决。她听说詹才芳30多岁了,心想肯定是个小老头。

妇女干部洪广生是介绍人,她见杨静打退堂鼓了,赶紧“拉”了她一把。

“你也21岁了,该谈对象了!你们只要见一面,你肯定喜欢他!”

图|詹才芳和杨静

当杨静见到詹才芳时,才发现他和自己想象得完全不一样。杨静以为詹才芳是个“小老头”,没想到是个英气逼人的年轻人。

两人很快就聊了起来。第一次见面后,双方都给彼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后来,两人在各自岗位上工作着。直到1940年,詹才芳才又见到杨静。这一次,他主动送出了自己用了3年多的钢笔。

这年8月24日,他们结婚了了。婚礼当天,杨静刚开完妇女动员会,两人在从老乡家借来的新房里结为夫妇。

1945年11月,詹才芳调任晋察冀军区冀东纵队司令员。

1946年1月,国民党军进占朝阳、凌源等地,詹才芳奉命阻击敌人。他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妻子和未见面的孩子,拿起背包就走了。

战斗结束后,部队又接到新任务。直到20多天后,詹才芳才回到家里,见到了刚生完孩子的妻子。

1955年,詹才芳被授予中将军衔。

要知道,他在红军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时期都是军职干部,这种资历在1600多位开国将军是罕见的。

詹才芳从前的同级、下级到建国后很多级别都比他高。

比如,詹才芳是老战友徐向前、萧克和王树声。詹才芳的警卫员陈锡联,他手下的战士李先念,许世友还在他手上当过班长。

图|许世友

授衔后,曾有人觉得不可思议,为何詹才芳只被授予中将军衔?

有人评价:“詹才芳时上将的资历,授了中将军衔。”

詹才芳很少跟家人聊授衔的事,只是偶尔一次,他和夫人杨静说过:“我干革命不是为了这个。战争年代死了多少战友,他们授什么衔嘛!”

质朴的话语,就是詹才芳的回答。

詹才芳资历老,可他从来不摆老资格。他经常和战士们促膝长谈,即便当了老首长,他的生活也没什么变化,该骑自行车上下班,还是如此。

詹才芳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这跟他从前办过学校有关。

他从红四方面军和鄂豫皖带过的兵,有上百人在新中国被授予开国将军军衔,所有人都敬佩他。

就连许世友,还有“王疯子”王近山,就是《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对詹才芳都是心悦诚服的。

詹才芳的教育理念和别人很不同。

他的女儿詹小晶原在部队当兵,后被分配到解放军医院,负责刷厕所倒大便。

那时候医院条件差,需要挑开水到病房。

詹小晶心里委屈,回家后向父亲说了自己的想法,想留在父母身边工作。詹才芳和女儿说起自己的过往,17岁参加革命,在部队学会吃苦。

图|詹才芳

后来,詹小晶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还根据父亲的讲述写了“苦难家史”。

不只詹小晶,詹才芳的几个孩子全都不在父亲身边。

家里5个孩子,无论是工作,还是晋级,詹才芳没有向组织开过一次口。几个孩子也争气,都立过三等功。

1977年12月至1983年5月,詹才芳调任广州军区顾问。1992年12月2日,詹才芳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华国锋和詹才芳有着多年的革命情谊,詹才芳还曾救他于水火之中。华国锋惊闻詹才芳逝世,退休多年的他,亲笔写下“沉痛悼詹才芳同志”同志的挽联,表达自己的哀思。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