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新旧两座矿井,均建造了高度超过三米的围挡,围挡顶部装有通电的铁丝网。穿越铁丝网的过程中,八路军队伍初期攻势过急,导致一名班长不幸触电牺牲。见状,其余士兵迅速取出特制的大刀,这种大刀被双层篮球内胆紧紧包裹以防电击,他们挥刀开路,随后搭上门板作为桥梁,部队这才顺利通过了铁丝网障碍。
煤矿守卫的敌军刚沉入梦乡,一场突如其来的袭击令他们全体惊愕不已,场面混乱至极。有人慌忙中裸露着身体冲出屋外,有人胡乱开枪射击,还有人竟硬着头皮询问口令……
在短短十三分钟内,八路军成功占领了新矿的两个防御工事。参与行动的士兵展现了卓越的战斗效能,就连一位平时表现平平的班长,此次也仿佛得到了助力,连续缴获了四把三八式步枪,他兴奋地对手下士兵说道:“别满足于此,我们还要继续!”
新矿区的最后两个防御工事矗立在土丘之上,构造相当结实。特别是后方的那座主要工事,是敌军的核心据点,高度超过十米,墙体厚实,设有多层射击口。这些射击口设计得既狭窄又配备了可移动的金属挡板——通过这样的设计,敌人能利用机枪向外发动猛烈攻击,而八路军则难以将子弹射入工事内部,投掷手榴弹更是难上加难。
攻克前一个堡垒后,八路军转而向大型堡垒发起冲锋,然而直至晨曦初现,仍未成功占领,进攻队伍损失惨重,最初冲锋的一个班级仅余一名战士幸存。得知这一情况,杨成武迅速调集更多兵力,对大堡垒实施全方位包围。该矿区备有大量炸药,不同于边区自制的黑色炸药,这些炸药为黄色“梯恩梯”,威力十分强大。特攻队员携带临时装配的炸药包冲向堡垒,不断有人牺牲,但仍前赴后继地将堡垒墙体炸毁。墙体炸开后,第一波士兵迅速用火力压制住敌人的射击点,为第二波士兵构筑起一道“火力屏障”。第二波士兵借此机会迅速进入堡垒,通过近身战斗,彻底消灭了堡垒内剩余的日军。
在没有重型武器支持的情况下,采用前后两个小组协同的突击策略,成为攻克敌军阵地和坚固防御点的有效方法,不过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两组之间的默契配合。随后在进攻老矿的战斗中,八路军沿用了这一战术,首个小组接连攻占了三个防御工事。遗憾的是,由于通讯不畅,后续小组未能及时跟进,深入敌人腹地,最终部队不得不撤退,老矿据点依然未被攻克。
《坚韧对抗坚韧续章》欲知晓后续情节,敬请期待明日更新。
本故事篇幅较长,故采取每日连载形式呈现。若您倾向于一次性阅读完毕,可连续数日累积阅读。此举旨在以文会友,交流心得。若对此形式有所介意,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