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自称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到了他这辈时家道中落,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为继,只好以织鞋贩履为生。东汉末年黄巾军暴动,有心匡扶汉室的刘备偶然间认识了有相同志向的关羽、张飞二人。三人结拜为生死兄弟,吃则同桌,睡则同床,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刘备素来仁义且喜好结交天下英雄,当时听闻在南阳有位名叫诸葛亮的才子,名气很大,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相助。诸葛亮被刘备的贤能仁义所感动,为刘备仔细规划,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基本方针。刘备大受震撼,拜诸葛亮为军师,且让其常伴刘备左右。博望坡一战,让诸葛亮名声大震,之后又凭一己之力说服东吴联盟抗曹,最终在赤壁大战中击败曹操取得胜利,助刘备取得了荆州。
汉中之战过后,刘备实力达到鼎盛,三国已成鼎立局面。假以时日,刘备光复汉室也是有希望的,但关羽的死却成了蜀汉急转直下的转折点。刘备不仅丢了荆州,也失去了他的生死兄弟关羽。为了给关羽报仇,刘备不听劝阻发动了夷陵之战,却让年轻的小将陆逊给上了一课,兵败后刘备心力交瘁,病死在了白帝城。
刘备死前曾于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说不会辜负刘备的嘱托,一定会尽心尽力辅佐刘禅。为了这个承诺,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贡献了自己的一生。但其实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本来有3条路可以选,却选择了最为艰难的一条。
第一条路就是归隐田园。从夷陵之战过后,蜀国有生力量大打折扣,且没有了荆州作为出路,无论是北伐还是南下都困难重重,诸葛亮一个出色的军事家自然是懂得蜀汉如今的局面。他当初提出的三国鼎立以图中原的计划也几乎破产,此时诸葛亮若是选择归隐田园,也没有人会说什么,保全名声,功成身退不失为最好的选择。
第二条路:自立为帝。当时诸葛亮贵为丞相,诸葛亮有实力,有才能,如果诸葛亮有野心完全可以废掉刘禅自立为帝。这样一来无论是北伐中原还是偏安一隅,起码凭借诸葛亮出色的才能,割据一方还是能做得到的。
第三条路:做好臣子的本职工作,平淡去世。诸葛亮此时年纪已接近半百,诸葛亮完全可以只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到年龄后安心退休,与家人享天伦之乐后平淡离世。
但诸葛亮没有给自己留了一丝一毫退路,他选择了坚持北伐这条最为艰难的道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同时也为了履行刘备临终前的嘱托,诸葛亮鞠躬尽瘁为蜀汉贡献了他的一生,最终积劳成疾病逝在五丈原,让人叹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