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300万大关,平均竞争比达到70:1。在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热门岗位的竞争激烈程度堪比清北考研。
在河北某重点中学,学生课表精确到分钟:晨跑时背诵单词,用餐时听听力,甚至厕所排队都在默写公式。这种现象背后,是全社会陷入
“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的呼声,曾像一缕微光,在无数个备课的深夜抚慰着疲惫的身影。而今天,这缕光终于照进现实——2025
2025年3月,一位女生在社交平台发布的一段视频引爆全网。她自述“二战”上海大学艺术管理专硕,专业课成绩从首次考试的13
在纪录片《县中的孩子》中,一个镜头刺痛了无数观众的心:手术室里,几个中学生一边打点滴,一边争分夺秒地写作业。药水顺着针管
“孩子读完博士都30岁了,社会贡献时间太短!”2025年全国两会上,一位政协委员的发言引爆舆论。与此同时,一条“2025
深夜的城中村出租屋里,27岁的李雨桐第11次打开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页面。笔试总分156.3分,岗位第一,可面试成绩单上刺
“教育部是全国的教育部,还是北上广的教育部?”,这位以敢言著称的“网红教授”,再次将中国高等教育的“隐秘之痛”推上风口浪
2025年2月,17岁的全红婵再次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这一次,不是因为她在巴黎奥运会上以零水花动作蝉联金牌,而是因一纸保
凌晨五点半的北京街头,背着书包的中学生揉着惺忪睡眼钻进家长的车里。上海某重点小学的走廊,三个孩子边啃早餐边背诵英语单词。
一场持续30年的全民狂热,为何终成历史烟尘?1998年的东京街头,一名大学生在凌晨三点的便利店门口背诵《行政法》,他的目
在某个短视频平台,一位体育老师晒出自己班级的体能测试数据:全班36人中,引体向上及格率不足30%,800米跑平均成绩比二
2023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250万,平均录取比例达70:1的冰冷数据背后,一个令人不安的群体心理正在蔓延。当考场外的年轻
凌晨三点的出租屋里,26岁小李第37次刷新招聘网站,泛着蓝光的屏幕上跳动着"已读不回"的提示。手指悬在发送键上方时,一条
“当老师多好啊!工作稳定,受人尊重,还有寒暑假!”——这句话是否曾在你耳边反复响起?从小到大,教师这个职业被无数父母视为
"导师"二字本应是知识与道德的灯塔,但当南京师范大学原副院长宋海亮的办公室被贴上封条时,这盏灯却照出了一片阴影。一个拥有
凌晨四点的菜市场,一位裹着旧棉衣的母亲正将最后一筐青菜搬上三轮车。她的手机屏保是女儿站在清华校门前的照片,裂痕横贯屏幕,
凌晨三点的北京,某重点中学的家长群里依然跳动着消息,一位母亲拍下孩子伏案刷题的背影:"孩子已经连续两天只睡四小时了"。这
——从大连医学生自杀事件看教育之痛深夜的出租屋里,一盆燃烧的木炭带走了24岁医学生段静仪的生命。她本该在今年夏天穿上硕士
深夜11点的自习室里,小李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手机屏幕上是第37次修改的文献综述。对面座位上,保研的室友正在整理本科期间就
签名:优质教育内容分享,教育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