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传统的宗教究竟是什么?是道教和佛教禅宗,还是儒教?儒学是不是宗教,儒教能不能成立,如果成立,儒教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各位朋友好,刚才黄平说我有一本新书(《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即将由中信出版,所以特别期待能够得到各位朋友的批评和建议,
《周易》是一部弥纶天地之道的奇书,对中外哲学和美学等都产生了深远广泛的重大影响。它原是一部占筮之书,对国家大事兴亡成败的
生命智慧主要是从安身立命、终极关怀的意义上来讲的。这方面,可以用“乐天知命”这句成语来表述。“乐天知命”,就字面的意思说
本来参加这个会我想谈一个非常专业性的题目,因为今天是第一场报告,作为开场锣鼓,不能够唱太专业的戏文,我想就谈几个大家可能
佛教在汉代就已经引入了中国。先是小乘佛教,后是大乘佛教。但为什么中国思想主要接受的不是前者,而是后者?这一直是一个饶有兴
周人以小邦克服商人,建立了分封制度,则是上述同心圆模式之外,另立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也许因为周人自己实力不够强大,却又必
《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
淮阳太昊陵的庙会是国内范围最大、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庙会,放之世界范围之内,概莫能逾者,前年有好事者,则将其载入了吉
中国精神是数千年历史文化积聚而成,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是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核心。从孔子等先秦时代
战国时期,无论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势的盛衰;还是各国在一定时期里战略方针的制定、战略结盟、列国军队的建设或作战方式的变
“我穿的衣服是你们的款式,我说的是你们的语言,我看的是你们拍的电影,甚至今天是(公元纪年上的)哪年哪月哪日,都是你们说了
“现代”的优越感和傲慢通常情况下,当我们说到“现代”的时候,是在强调我们和传统间的关系。我们不断地强调“现代”,是为了强
一黑格尔对于社会契约理论的批评,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中一个经常被讨论的话题。作为17世纪和18世纪的主流政治哲学思潮,
出身寒门的韩愈,在走向帝国殿堂的一路上,十分辛苦。参加大唐帝国的科举,按规定先要考入后备名单,获取资格后才能投考正式名单
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没有走西方哲学知性概念思维的路数,而是走了一条独特的象概念的思维道路。中国哲学奠基性的基本概念,就都有
在《周易》的文本之中,我们发现其中的“君子”形象似乎并非一句儒家所言的“喻于义”可以简单概括的,特别是在《周易》的卦爻辞
佛教的中国化是比较成功的。佛教是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主流宗教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认为人是由神创造的
古希腊哲学确立起“决定论”与“自由意志”的二元对立架构之后,奥古斯丁又凭借“自由意志可善可恶”的见解巩固了这个架构:“如
荀子名况,字卿,又名孙卿,战国中后期赵国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年代为公元前298—前238年左右。他先后到过齐、楚、秦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