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漫谈
  • 中医药经典论述摘要(23)

    1、夫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故降气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求其止而自止矣。荆芥2、吐血者,肝失其职也。养肝则肝气平,而血有所

    2025-02-02 04:16
  • 中医药经典论述摘要(22)

    1、盖阴阳者,万物之终始,死生之本,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2、夫气为阳,血脉为阴,故女子先衰于脉,而男子先衰于气

    2025-02-01 04:14
  • 中医药经典论述摘要(1)

    1、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秦越人《难经》2、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2025-02-01 04:14
  • 为什么要顺应四时,养春夏秋冬之气?

    顺应四时,养春夏秋冬之气,就是养脏腑之气,避免下一个季节发病。肝属木,旺于春,逆春生之气则伤肝。肝伤则至夏为寒变之病,这

    2025-01-31 04:16
  • 中医药经典论述摘要(21)

    1.阳非有余,真阴不足。2.六气皆可化火。栀子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4.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

    2025-01-31 04:16
  • 中医药经典论述摘要(二十)

    1.随其浅深,察其微甚,适其所宜而治之。人参2.法云:“后重则宜下,腹痛则宜和,身重则除湿,脉弦则去风。3.病之变化无穷

    2025-01-29 04:29
  • 浅谈薛立斋应用六君子汤

    薛立斋是明代的著名医家,著有《内科摘要》等医学著作,在临床上,薛立斋常常善于使用六君子汤来治疗脾胃之病。凡是腹痛泄泻,痰

    2025-01-24 04:46
  • 浅析四君子汤中的白术、茯苓

    四君子汤由炙甘草、茯苓、白术和人参四味药组成,临床上主要用来补人体不足的气。当出现气虚乏力、倦怠、易出汗、脾胃不好的症状

    2025-01-19 04:09
  • 四君子汤补气的作用为什么这么好?

    四君子汤是临床上常用的补气方子,由茯苓、炙甘草、人参、白术四味药组成,具有很好的益气健脾的作用。在临床上,四君子汤为什么

    2025-01-19 04:09
  • 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

    一患者,60岁左右,生活习惯是平日里喜欢饮酒,渐渐出现了两手臂疼痛的症状。服用祛风药、治疗肢体痿废不用的药物,手臂的疼痛

    2025-01-16 05:34
  • 治疗呕吐,试试半夏山药粥

    呕吐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多是因为胃气上逆导致的。半夏山药粥由半夏与山药两味药组成。方中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

    2025-01-09 03:16
  • 浅析王清任的身痛逐瘀汤

    王清任是清代的著名医家,在用药上善于使用活血化瘀的原则来治疗各种疾病。他认为好多疾病的形成与发展,要么是由于气虚,要么是

    2025-01-08 03:11
  • 浅解俞肇源的三焦用药法

    俞肇源是清代著名的医家,善于治疗四时外感疾病,在治疗用药上多采用草木类中药,很少使用动物类等药物。他提出的三焦用药法,是

    2025-01-05 02:40
  • 浅析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是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辩》中的话语,那他说的这番话有

    2025-01-05 02:40
  • 冬季全身疼痛,尝一尝这个“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是治疗肝血虚导致的急性腹痛,全方由当归、生姜、羊肉三味药组成,既是温补的方子,又是食疗的好方子。冬天全身疼

    2024-12-26 06:26
  • 浅析六君子汤为什么可以治疗脾胃虚,痰多咳嗽?

    六君子汤是治疗脾胃虚、痰多咳嗽的方子。全方由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和半夏六味药组成。当出现不想吃饭,呕吐恶心,或

    2024-12-23 06:04
  • 生活中,如何巧用四君子汤用来补气

    我们都知道四君子汤是补气的方子,主要有党参、白术、茯苓和炙甘草四味药组成,可以起到补人体气的作用,当出现气虚的时候,如少

    2024-12-22 06:40
  • 为什么治疗咽痛,使用板蓝根和栀子有优势?

    咽痛这种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治疗咽痛的方子有很多,比如说,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玄麦甘桔颗粒,蓝芩颗粒等等,治疗咽痛效果都

    2024-12-19 05:48
  • 浅谈金元四大家朱丹溪

    朱丹溪是金元四大家之一,世称“丹溪翁”,是滋阴派的创始人,提出著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经典论述。半夏作为金元四大家

    2024-12-18 05:44
  • 中医药经典论述摘要(22)

    1、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秦越人・《难经》石膏2、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

    2024-12-17 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