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成评文化
  • 重读《呐喊》:“受撄”的文学

    导言相比频繁出现的“梦”和“寂寞”,“灵魂”一词在《呐喊·自序》中只出现过三次,更未像前两者一样得到足够充分的关注和阐发

    2025-03-13 05:44
  • “七月诗派”代表人物阿垅的诗与爱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胡风经过他主办的《七月》文学杂志等扶持、培育了一批有着共同思想与艺术追求的青年诗人,史称“七月

    2025-03-13 05:44
  • 我所期待的研究生教育

    因本人视域所限,我在此所讨论的问题,并不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如研读经典的问题,就主要是文科学生必做的功课,工科或其他专业的

    2025-03-12 05:18
  • 有“真正的”“美女”吗?

    日常语言之中,或隐或显,拢集人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如果说科学语言、文学语言等,从一个较宽的视野看,不过是种种部落语言的话,

    2025-03-12 05:18
  • 米兰·昆德拉与我们

    承王怡兄、冉云飞兄的邀请,要我来讲一下昆德拉。起初,我有点踌蹰,因为九十年代伊始,我就不太关注这位作家了。昆德拉在中国走

    2025-03-12 05:18
  • 青年学者的晋升之路有多难?

    2016年1月22日,中山大学已发布《关于李思涯处理的通告》,认定李思涯在办公场所当众殴打同事,对他人造成伤害,影响恶劣

    2025-03-11 04:27
  • 人文教育:通向自由之路

    一.引言:世界教育的走向与两种教育观教育越来越职业化和专业化,这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从个人角度看,对“人为什么要上

    2025-03-11 04:27
  • 怎样把“读书”摆到语文学习的高位?

    一、老师讲,学生听,大家不都这样教吗? 为什么现在要提读书呢?温儒敏:现在语文教学普遍都是课堂教学和课文讲解带动整个教学

    2025-03-10 04:23
  • 怎样阅读和欣赏古典诗词?

    怎样读懂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来对传统的诗词很重视,历史上涌现了大量的作品,涌现了李白、杜甫等很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家。我国

    2025-03-10 04:23
  • 妙玉的凡心

    刘心武先生在《妙玉讨人嫌》一文(见《万象》1999年5月号)中赞叹曹雪芹刻划人物笔法凝练生动,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

    2025-03-10 04:23
  • 对“语文”概念的思考

    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民族发展如何,是由两项基础学科来决定,一是数学,决定科学技术和工农业发展水平;二是语言,它是人类最原始也

    2025-03-09 05:14
  • 傅斯年其人其文

    清点2003年新增的藏书,挚爱之一是刚刚出版的《傅斯年全集》。对关注近代中国研究的读者说来,头痛的问题之一,是望眼欲穿企

    2025-03-09 05:14
  • 沈从文的文体困境——从新近发现的长篇残稿《来的是谁?》谈起

    沈从文写于1971年的长篇小说《来的是谁?》的楔子发表之后,并未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一是发表的刊物《吉首大学学报》影响不

    2025-03-09 05:14
  • 凝望那道横眉

    一鲁迅是什么?在我,首先是一股扑面而来的元气。《呐喊》是元气,《仿徨》是元气,《热风》也是元气。单独跟鲁迅对话,这感受可

    2025-03-08 04:56
  • 诞生朱元璋现象的土壤

    一古今中外的帝王们中间,大明王朝开国皇帝的出生大概是最草率的了。元帝国的糟糕统治使贫农朱五四对生育已经不感兴趣。四十七岁

    2025-03-07 04:46
  • 戴建业:老子:为什么不称“李子”呢?

    要在这儿为老子画一幅逼真的肖像,实在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他的生平我们知道得太少,唯一可靠的一点材料就是《史记》中的老子

    2025-03-07 04:46
  • 戴建业:买椟还珠——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

    目前我国各大学中文系很多毕业生,谈起中国古代文学来头头是道——可以从《尚书》一直侃到《红楼梦》,从“竟陵八友”一直扯到“

    2025-03-07 04:46
  • 刘再复:拒绝庸俗的“成功学”

    第一部分一、 世间有一类人,譬如甘地,譬如刚离世的曼德拉,都是以宽容对狭隘,以善良对暴力。想听听您对他们,特别是曼德拉的

    2025-03-06 04:42
  • 刘再复:百年来三大意识的觉醒及今天的课题

    我和李泽厚先生的对话录《告别革命》(香港天地图书公司1995 年版) 出版后在中国大陆和海外都引起强烈的两极性的回响。我

    2025-03-06 04:42
  • 从几首桃花诗看中国诗的文化心灵

    [内容提要]什么是中国诗的特点?中国诗是贵族文学(陈独秀)、赤子文学(王国维)、还是士人文学(沈曾植)?中国诗中,社会历

    2025-03-06 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