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简述】所谓“自然”,就是事物没有人的主观认知掺杂的绝对客观性,即事物自己的本然;所谓“法”,就是效法、取法、遵从、
凡《道德经》研究的文章,本人都广博众采。有相当多的研究者认为“道就是宇宙(世界)的本原”(也写作“源”),有的学习研究者
本人2022年发表此最后一篇文章,凑个热闹,也来谈一下自己对“道能不能被定义”的看法,延续一下《道德经》挚爱者们热烈讨论
离开认知谈“道、德”,就不可能真正实践《道德经》。本人的这个论断不接受反驳,我想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首先,“道”和“德”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认为“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和“条条大道通罗马”相近,但因为对《道德经》理解不深,特别是受到好多专家学者
我给《道德经》解读立下三条标准:一是是否符合客观事实,有的用科学假说比如宇宙大爆炸来解读,虽然打着“科学”的旗号,其实与
在上一篇文章【万物之辩:《道德经》核心概念之核心 || 兼与@王简论道先生论道】中,我断言“万物”是《道德经》学习首先要
内容提示:对“万物”这个概念的模糊认识,导致对《道德经》理解出现重大偏差。故本人认为,“万物”是《道德经》学习首先要明确
在网上发表交流《道德经》的学习研究文章以来,结识了众多同道中人。言为心声,心生其相,这些朋友虽未谋面,但通过其文字大致可
阅读提示:本文是基于认知论的《道德经》系统梳理,对《道德经》最难理解的7个章节进行全新的分析,对《道德经》中最基础的一些
本文核心思想—— 从两个有趣的心理测试作为类比,再次论证:“无”是认知之外的客观存在,“有”是认知之内的主观映像,人类由
上一篇文章发出后,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共鸣,有读者朋友私信我说,看了我的文章后忽然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写盲
盲人摸象的故事最早出自《大般涅槃经》:“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
拙文发出后, 先生以长文进行了回应,非常感动。对先生的文章进行了认真的拜读和吸收,受益匪浅,特别是对于“治未病”的深入讲
如果我们试图想完全客观、正确地解释这个世界,不是基本不可能,也不是几乎不可能;而是完全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下图是我们对世
问道华夏先生是我在头条号上最为尊敬和重视的作者之一,他对《道德经》的理解我认为基本上是切合老子本义的,他的许多观点对我也
《道德经》是公认的不好理解,所以才有五花八门的解读。解读《道德经》,想百分之百还原老子的思想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认知规
《道德经》第40章全篇仅21字,是篇幅最简短的一章。头条号文友【清萍树解道】将之比喻为“处在《道德经》中的C位”,这个比
《道德经》第50章以“出生入死”开篇,所以几乎所有的解读者都认为老子在谈论“生死”问题。请看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
我自己创作了一张《道德经认知示意图》,读懂了这张图,基本上就读懂了《道德经》。这张图非常简单,请看图:道德经认知示意图一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