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极罕见的汉代《寳第四十四·酒筹钱》暨鉴赏

古韵燕蜀收藏 2025-02-05 22:08:39

宝第酒筹廿廿四 遗存更少西汉物

在西汉时期,士大夫以及权贵富庶阶层,在宴请宾客或者朋友聚会时,饮酒同时成为了一种带有游戏性质的活动。这种活动,便是以行酒令定输赢,并展开一些有趣的语言和肢体行为的游戏博弈之举。

基于这种饮酒博弈游戏,便诞生了以青铜钱币形态为载体的酒令钱和酒筹钱。而所谓“酒令”和“酒筹”,其实并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后世通常容易混淆)。酒令,是指有一定内涵喻意的文字(或语词),酒令钱则是以这种文字语词为钱文的钱币;而酒筹,即筹码,通常以数字或者数列来表达,譬如“第一、第二”等,故而酒筹钱就是指以数字为钱文的钱币。

这种计数的酒筹钱,后世发现最为常见的是面文“第几”,如“第一、第二……等”。而其它文字类则甚为少见,事实上,汉代酒筹钱的文字,并非仅“第几”,还有其它文字类型。其中,有一种为面文加“宝”字“第几”的,虽然极为罕见,然亦非止一二存世,只是长期以来,公开披露的甚少,不少人均未见其真容。

愚在经年的猎泉过程中,有幸也猎获到数枚这中酒筹钱。去年,愚曾经首发展赏了二枚“宝第廿一、寳第九”酒筹钱,时至今日,特将其中另一枚“宝第四十四”帐中择出,拍照亮相,公展鉴赏于此,以飨泉好。

首识书相。清晰可识,本品面文为“寳第四十四”,由、从右向左横读再竖读(穿下数字,两个“廿”并列表示“四十”,下面一个“四”数字,极为四十四),背平无文。古篆书体,其中“寳”字乃早期古篆的一种写法之一。续可见,其字书写笔划粗细一致,横直竖立,结构协调,字形较大而显端庄之貌。毫无疑问,品文识书,本品书相盎然古意,时代风格鲜明,是为西汉到代之品,其门可开,无有二话。

次观铸相。辗转本品。可见其其铸制规整,直径约为42.94毫米,重量20.67克,厚薄适中,形制与后世折十型大小相类。其制式,面背无廓,穿口较广。铸体显示,方正圆矩,地章平整,穿轮亦是干净。其中,穿口斜入,面大背小,轮边斜切,面小背大,笔划纤细而浑圆,战汉时期铸币之典型工艺特征彰显,伪不可得(现代伪作,穿口轮边皆为直上直下)。藉此,毫无疑问,观铸识体,本品铸相特征到代,正是其时官铸之品(不排除民间精铸的可能),其门再开,无话可说。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见其浑身锈痂裹缚,老生坑锈相,上世纪九十年代出于陕西坑。其锈叠嶂,绿锈红斑,深浅相间,分布十分的自然。可察其皮壳包浆十分紧实,其中,背露水银沁。测其锈痂锈质,老而弥坚,可抗刃击,鲜明典型的老锈无疑。再察其材质,青铜质地无疑,铜色老旧感十足。显而易见,如此自然锈相,非千年而不能形成,新伪盖不可得。无需再表,辩锈识浆,本品锈相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其大门洞开,自是不在话下矣。

如是,一番鉴赏审视,此枚“宝第廿一酒筹钱”,西汉之遗物,实乃三相一材,开门见山,毋容置疑之品。如前所述,汉代酒筹钱,后世多见第几者,而此加铸“宝”字之品,可谓极其罕见,在确认其真实性的前提下,实证了汉代酒筹钱数字文字的多样性,因此,其尽管非成套,然即使单枚,也具有一定研究价值,是我国悠久的酒文化产物,而物以稀为贵,收藏价值亦是不低矣。

原创图文,抄袭必究

0 阅读:29

古韵燕蜀收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