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称无法收复失地,拟结束“热战”
参考消息网2月5日援引塔斯社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采访时,无奈表示乌军队已无力收复全部领土,并抱怨西方支持力度不足。他坦言,继续战争会损失数百万人,当前战场形势“非常复杂”,乌方已准备结束“热战”,转向外交途径。此前,泽连斯基办公室主任也曾承认,可在俄军不完全撤离的情况下谈判。
泽连斯基此番表态,标志乌对俄乌冲突的态度可能生变。过去,乌方在领土问题上态度强硬,如今却转变立场,这主要是战场形势与西方支持力度变化所致。俄乌冲突持续近三年,乌方在军事上难敌俄罗斯,西方援助也逐渐减少。
这一消息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俄罗斯尚未回应,西方各国反应不一。若乌方真转向外交途径,或许能为冲突带来和平;反之,冲突仍可能延续,给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带来潜在威胁。
泽连斯基提出无法收回失地并准备结束热战,这一表态有着多方面深层次原因,背后是战场、国际政治、国内局势等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
- 战场局势处于劣势:俄乌冲突已持续近三年,战场形势对乌克兰愈发不利。俄罗斯巩固了对乌东地区的控制,通过“堑壕战”不断消耗乌军有生力量。乌军面临兵力短缺问题,征兵难度极大,前线部队满编率普遍不足四成,甚至出现如第155机械化旅大规模逃兵事件。装备上也存在不足,难以与俄军抗衡,在库尔斯克州、哈尔科夫州等地,尽管双方有来有回,但整体上乌克兰收复失地艰难,而俄罗斯占据更多攻势。
- 西方支持力度不足:西方援助是乌克兰维持战争的重要支撑,但如今支持力度大不如前。美国和欧盟虽曾提供大量军事援助,但特朗普上台后对乌军援态度模糊,还提出以乌克兰稀土资源换取美国支持。部分欧洲国家对持续军事援助的财政负担感到不满,内部对乌克兰加入的长期性存在分歧 ,导致援助规模和持续性都受到影响。乌克兰国防预算对西方援助依赖程度高,一旦援助减少,乌军在武器弹药、装备补给等方面就难以为继,无力支撑大规模反攻行动以收复失地。
- 国内政治与民意压力:在国内,泽连斯基的信任评级已跌至49%,低于前总司令扎卢日内的72%。民众对长期战争的疲惫感加剧,战争带来的经济崩溃、人口外流等问题让乌克兰民众苦不堪言,厌战情绪高涨。乌克兰宪法禁止承认领土分裂,可泽连斯基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暗示基辅可能在不要求俄军撤回1991年边界的情况下开启谈判,这也反映出泽连斯基政府在国内面临的政治与法律约束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