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以后的日子
果果
凌晨四点多钟,一个瘦小的身影骑着三轮车往步行街赶,她要在附近的年轻人上班之前就把八宝粥熬出来。
步行街旁边就是一条小吃街,从左数第三家就是女人租的门面,主要经营早餐,包子、油条、八宝粥、小米粥、馄饨、鸡蛋汤之类的。
她一个人要从早上忙到十点左右,中午休息一会儿,晚上还要忙到九点十点才关门。
女人叫苗芳,三十四岁,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离婚已经一年多了。她一个人在外忙着打拼,家里的一切就都交给了刚上初中的女儿。
两个孩子都很听话,也很懂事。女儿每天起床之后简单做点早餐,有时候也去楼下买几个包子,吃完饭赶紧带着上小学的弟弟去学校。
好在两个人在同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大一点的女儿也帮了她不少忙。只是,苗芳离婚的事一直没跟家里说。反正当初她结婚的时候父母也不同意,跟家里关系也不怎么好,一年也见不一两回面。现在离婚了,她更不好意思回去,也就没跟父母说。
一个女人家,起早贪黑赚钱,拉扯两个孩子,也真是不容易。邻居们都看在眼里,谁家要是煮个水饺,炖个肉,或者蒸了大包子,都会给两个孩子送过去。
一直很坚强的苗芳,对邻居们除了感激还是感激,也尽自己最大所能回馈给每一个好心人。
这天,都晚上八点了,苗芳还没回来,正在家里写作业的两个孩子听到了敲门声。姐姐到底是大一点,警惕地没有说话,她知道苗芳不会回来这么早。屏住呼吸竖起耳朵,直到外边的人开口说话,她才知道是姥姥跟姥爷来了。
两个孩子飞奔过去,打开门把两位老人迎了进来。经过一番交谈,两位老人这才知道女儿已经离了婚,两个孩子都跟着她一起生活。
尽管以前也怪女儿不听话,可是眼前两个可怜的孩子,更让他们心疼。苗芳的母亲掩面大声哭泣,父亲也红了眼睛。
老太太留在家里看着孩子,老爷子在孩子的交代下,独自一人去了小吃街找到了女儿。
看到站在面前的父亲,正在收摊的苗芳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眼泪就啪嗒啪嗒掉下来。她没想到有一天父女俩会以这样的方式见面。
父亲红着眼睛拍了拍女儿的肩膀,什么都没说,低头干活儿,帮着她一起把东西收到屋里,然后关好卷帘门,两个人一起回了家。
说是家,其实是苗芳租的房子。
坐在出租屋的沙发上,苗芳感到手足无措。她的十根手指时而交织在一起,时而分开攥紧,手心都急出汗来。紧张,莫名地紧张。父母好多年前的反对在这一刻变得如此具体,让她有些后怕。
母亲拉着外孙的手,一个劲儿地叹气,父亲低着头抽烟,一根接一根。沉默,长久的沉默,让每个在场的人都感到窒息。
终于,父亲在熄灭一支烟之后,以叹息开头,开始了自己的长篇大论。内容不难想象,有对女儿现状的心疼,也有对她当初不听劝告的批评。
离婚以后的日子,苗芳一直是坚强的,她不断告诫自己,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两个孩子带好,不管生活有多艰难,她都可以披荆斩棘,哪怕是匍匐向前,也不会让孩子们受一点委屈。可是,在父母面前,她假装坚强的面具还是被撕开,她绷不住了,终于嚎啕大哭起来。
那以后,苗芳有了父母的帮衬,自己轻松了很多,两个孩子也能有口热饭吃,生活越来越稳定。只是,对于苗芳目前的生活状态,父母都不是很满意,一再提出让她再找个合适的男人结婚。
有时候苗芳也想再往前走一步,但也仅仅是想一想而已。一个女人,离了婚的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要想找一个没结过婚的男人很难,很大概率会找一个同样离过婚带孩子的男人。这样一来就会有三个孩子。二婚家庭如果想家庭稳固,最好再有一个亲生的孩子,那么就至少会有四个孩子,如果是双胞胎——苗芳也没有双胞胎的基因,不好说——可能会有五个孩子。
越想头越大,苗芳愁容满面地摇了摇头,不敢想象,两个孩子就已经很艰难了,如果有四个五个孩子,日子真不知道该如何过下去了。
还不如就守着两个孩子先把日子过起来。现在才三十几岁,正当年,好好努力,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生活条件,或许等他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直接找个老伴比较合适。
过好眼前,这才是最重要的。父母那边,能往后拖就往后拖,他们是为自己好,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是,结婚不是在菜市场买菜,碰到有缘分的再说吧。
日复一日,苗芳像个停不下来的陀螺一样,皮肤变得粗糙了,穿戴也没那么讲究了,心里却越来越踏实。用勤劳的双手换取生活费,不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