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是个务实主义者,像礼贤下士这种假模假式的操作,他不稀得干,他只喜欢随性自然,率性而为。
如果一个文士因为被刘邦侮辱就拂袖而去,那基本上没机会在历史上扬名立万,但凡能够忍住刘邦的羞辱而留下的人,基本上在历史上都单开一页。
腐儒最重名节,但名节最不当饭吃,所以腐儒难成大事,历朝历代成大事的人,大都不拘小节,行为处事不会困于常规。
被刘邦羞辱过的人如果能够忍住,留下来,他们就会发现这个老板也就是个碎嘴子,办起事来真的不含糊。
你说的话他听,觉得你说的有道理。
你提的意见他采纳,觉得你提的点子真他么妙。
你做出一点成绩他拍手称快,觉得你小子真是个人才。
你捅了娄子,他给你兜着,觉得是自己的过失才出了这种大错。
等到发工资发奖金时,他大笔一挥,你数钱数到手软。
这简直就是打工人梦寐以求的老板。
至于他出口成脏,偶尔侮辱你的人格,拿你取笑,你觉得这还算事儿吗?
如果你实在气不过,你还可以跟他对骂,他骂你娘,你也可以骂他娘,骂完后他也不会报复你,该重用你重用你,该给你发工资发工资,绝不会给你穿小鞋。
当年郦食其投奔刘邦,刘邦正在让俩女人给他洗脚,郦食其倒是不在乎,只是长揖行礼,然后就是一番高论,结果刘邦骂他是狗屁儒生,郦食其完全不惧他,跟刘邦对骂,刘邦觉得这小子有胆识,这才虚心向郦食其请教。
当年雍齿看不起刘邦,觉得他就是个流氓,甚至背叛刘邦投敌,刘邦不但没报复他,反而仍旧给他封侯,世袭罔替。
周昌有一次入宫不小心看到刘邦和戚夫人正在打扑克,臊的转身就跑,刘邦这个人大大咧咧的历来不大知道要脸,居然追上去骑在周昌的脖子上说:你看老子雄壮不。周昌怒骂他是桀纣一样的昏君,刘邦不但不生气,反而哈哈大笑,之后还让他辅佐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刘如意。
刘邦是一个不能用常理忖度的老板,他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不代表没什么能力,他有识人的眼光,有用人的魄力,更有酬人的慷慨,一般人学不来,也学不了。
大多数的领导都是庸庸碌碌之辈,平时对你笑呵呵的,礼敬有加,但你提的意见他都觉得是放屁,你做出的成绩他都觉得是自己的功劳,你捅了娄子你得自己背锅,到了年底发奖金,你是一毛没有。
像这种只会做表面功夫的领导,比之刘邦这种类型的领导,你更喜欢哪个?
我不相信有人会觉得挨两句骂觉得委屈转而找那种笑面虎。
人的尊严和名节是相对而言的,在实实在在的权力和财富面前,这都不值一提。
当年英布来投靠刘邦,刘邦边洗脚边接待他,气的英布怒发冲冠,觉得受了很大的侮辱,想要自杀,但回到驿馆看到刘邦给他准备了奢华的饮食用具侍从,当场转怒为喜,刚才那个自尊心爆表的英布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刘邦这种世所罕见的英主,两千年也就出了一个,遇到这种老板,就赶紧抱住他的大腿不放,哪怕你能力平平,只要对他死心塌地、忠心不二,最后也能混个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