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先生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则可安天下,为什么刘备两人皆得未得天下?

琅琊左史 2025-04-20 10:56:14

庞统死的太早。

1

水镜先生说的“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出自《三国演义》,正史中没有这个说法。虽然是演义,但与正史的走向大差不差。

赤壁之战后,刘备拥有了荆州五郡,人才方面,武有关羽、张飞、赵云,文有诸葛亮、庞统,真可谓志得意满之时。

虽然占据的地盘很少,只占据荆州几郡,但此时刘备的战略目标是清晰的,而且他也有去实现目标的人才储备。

而庞统就是他实现《隆中对》这个战略规划必不可少的人才。

按照《隆中对》的规划,刘备占据荆州后,下一步就是向西取益州。想啥来啥,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为了抵御汉中的张鲁,就邀请刘备入蜀。

刘备入蜀时带的谋士就是庞统,他让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统统留守荆州,由此可见刘备对庞统的信任。

刘璋邀请刘备入蜀,是因为张松和法正想叛变,把益州献给刘备,刘璋此举无疑是引狼入室。

这个时候庞统就向刘备献出了上中下三计,趁机取蜀,刘备选择了中计,之后刘备就是按照庞统的计策攻取了整个益州。

可惜庞统命不好,建安十九年(214年),在攻克雒城的时候中流矢身亡,刘备痛失一臂膀。

庞统之死对刘备集团影响很大,因为刘备集团非常缺人才,缺到什么程度?缺到让关羽独守荆州这个战略要地的程度。

关羽虽然是不世出的猛将,但他有刚愎自用、目中无人的明显缺点,如果能给他配一个卓越的谋士,不至于让孙权背后偷袭丢失了荆州。

2

当年徐庶离开刘备,刘备很伤心,因为徐庶是他为数不多的谋士,徐庶一走,只剩了一个诸葛亮。

后来庞统投奔刘备,刘备就非常高兴,因为他身边终于又凑齐了俩顶尖谋士,刘备把诸葛亮和庞统同时任命为军师中郎将。

刘备入蜀后,又意外得到了法正,让刘备多了一条臂膀。

诸葛亮、庞统、法正,三人都是出色的谋臣,而三人之中,诸葛亮更擅长内政,庞统和法正更擅长奇谋。

可惜庞统被射死在雒城之下,刘备为他痛哭落泪,他哭的不只是庞统,还有他的事业。

庞统死后,刘备只有诸葛亮和法正两个像样的谋士,其他像糜竺、简雍、孙乾、马良,都只是普通谋士,算不得上乘。

这就和曹魏、孙吴集团有了鲜明的对比,曹操有荀彧、荀彧、郭嘉(早亡)、程昱、贾诩、司马懿、钟繇等人,孙权手下有周瑜(既是谋士又是武将,也早亡)、鲁肃、张昭、诸葛瑾等人。

刘备手下的人才远远比不上曹操和孙权。

3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征汉中时,法正还活着,刘备带着法正出征,诸葛亮坐镇成都,这一次大获成功,刘备成功拿下汉中,并且进位汉中王。

可没多久就跌了个大跟头,就是上面提到的关羽独自守荆州,襄樊之战时,关羽被孙权偷袭,兵败被杀,荆州之地全部丧失。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发动大军伐吴,在夷陵之战大败。夷陵之战,刘备身边一个像样的谋士都没有,庞统和法正都死了,诸葛亮得守家,只能他一个人去,结果就跟关羽一个结果,被打的大败。

我们大胆假设下,假如庞统和法正都活着,让庞统和关羽守荆州,让法正和刘备一起伐吴,关羽和刘备怕不会败的这么惨。

蜀汉两次大败,人才的稀缺才是主要原因。

刘备虽然同时得到了卧龙凤雏,但只可惜庞统命不长,只活了三十六岁,比庞统稍差点的法正命也不长,只活了四十四岁,都是经验精力最佳的年纪,是老天不帮刘备的忙。

只剩下一个诸葛亮,事必躬亲,最后活活累死在前线,只活了五十三岁。

再看看曹魏阵营,贾诩活到了七十七岁,司马懿活到了七十二岁。

所以,想干大事业,首先得长寿。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