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北京饭店正在扩建,汪东兴巡视时发现不对,及时上报中央

麻麻赖赖吖 2024-12-10 12:59:4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 | 编辑 | 麻麻赖赖

北京饭店坐落在北京东长安街与王府井商业街的交汇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作为北京市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在内部装修堪称当时中国的顶级水平。饭店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庄重与西方现代建筑的简洁,外立面以大理石和玻璃为主,光洁而富有气势。在那个时代,这样的设计无疑是令人惊艳的,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是国内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外国友人访问中国的第一站。在那个时期,北京的餐饮和住宿行业还处于相对初步的发展阶段,尤其是高档接待场所,数量稀少。唯一能够满足外交需求的酒店就是北京饭店,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接待外国友人的地方。北京饭店自1949年被接管后,成为了接待各国政要和重要外交使节的主要场所。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宾客和外商代表团涌入北京,饭店的接待能力显得捉襟见肘。到1970年代初,随着中美关系的逐步解冻以及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逐渐开放,来访的外国客人数量急剧增加。那时北京饭店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这显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特别是在接待外国政要和高级外交使节时,饭店的设施和服务水平已经无法与国际标准接轨。为了弥补这一短板,扩建北京饭店的计划便提上了日程。

在周恩来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二十多套关于北京饭店扩建的设计方案。这些设计方案是为应对饭店功能扩展而提出的初步方案,每一套都由不同的设计师和团队精心规划,目的是为了提升饭店的接待能力与设施水平。面对这些方案,周总理并没有急于做出决定,仔细研究了每一套设计的优缺点,考虑它们能否符合国家对外展示的标准和北京饭店未来发展所需的空间。

经过反复对比与思考,周恩来终于将目光停留在了第二十套方案上。这套方案在设计上兼顾了现代化与传统元素的融合,解决了增加楼层和扩展功能的需求,还充分考虑到饭店的安全性、环保和美学等方面。周恩来拿起笔,在方案上做下了一个简单的标记,这一刻,北京饭店的第二次扩建方案也正式敲定,随后进入了具体的实施阶段。

1973年深秋的某一天,北京饭店的扩建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建筑,已经成为北京的象征之一,如今它正在经历自建成以来最为大规模的一次改造。随着工人们的辛勤努力,新的楼层已经快速拔地而起,眼看着已经堆叠至十几层,工地上弥漫着忙碌而紧张的气氛。在这样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中,一件意外的事情却悄然发生。

那天时任中央警卫局局长的汪东兴正在中南海进行例行巡视。中南海是中国最高领导层的工作和居住地,每一天汪东兴都会亲自带队检查周边的安全情况,确保中央领导人的安全无虞。随着巡视的推进,汪东兴走到了中南海的一处角落,抬头望向正在扩建的北京饭店。就在这一刻他的目光停留在了这座正在快速崛起的建筑上。

汪东兴多年的安全工作经验让他敏锐地察觉到,北京饭店的楼层越来越高,建筑的高度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安全负责人,他深知这座饭店所处的位置非同寻常。北京饭店位于中南海附近,距离中国最高决策和领导人活动的核心区域仅仅几步之遥。这座饭店的楼层继续升高,可能会带来某些安全隐患,能够通过高楼窗户观察中南海的情况,这将为任何不怀好意的人提供可乘之机。

想到这里,汪东兴迅速指挥着手下人员前往北京饭店的施工现场。他心中有一个急切的担忧,必须尽快确认这一点是否真的如他所想。几分钟后汪东兴和随行的部队成员抵达了施工现场。在工人们的陪同下,他没有多做停留,直接乘坐电梯来到了正在扩建的14楼。

汪东兴透过窗户,远远地就能看到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等重要政府机构。这种高耸的地势与视野开阔的特点,让汪东兴的心情越发沉重。他意识到如果建筑继续按照原计划往上扩建,那么这个楼层将成为一个理想的观景平台,这个平台对一般的游客和宾客开放,有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威胁。

更令汪东兴不安的是,北京饭店的高层经常用于接待外国的重要嘉宾。外宾的到访意味着饭店内外都充满了特殊的安全动态,若有人有心之人通过这里获取有关中国领导人的重要情报,或者通过高楼的位置进行监视或暗中行动,那将对国家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想到这里汪东兴的心跳加速,他的直觉告诉他,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他将手放在下巴上,思索片刻后,悄然做出了一个决定。他举起右手,模拟了一下“举枪”的姿势,朝向中南海的位置做出假想射击。站在这里视线开阔、距离适中,是一个完美的狙击点。汪东兴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他预感到,若继续按照当前的扩建计划,这座建筑会暴露领导人动态的隐患,可能给国家带来安全风险,甚至成为恐怖分子或其他敌对势力的目标。

汪东兴急匆匆地赶到周恩来的办公室,面色严肃,步伐沉稳。刚才的发现让他心中充满了不安,必须尽快将这一重要情报报告给周总理。当他进入会议室时,周恩来正与几位同事讨论其他事项,汪东兴未作多言,简短地汇报了自己刚才在北京饭店施工现场的所见所闻。

周恩来听后,脸色立即变得凝重,眉头紧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沉默片刻,指示立即停止施工,北京饭店的扩建工程已经接近尾声,耗资巨大,许多人都在期待着尽快完工投入使用,安全问题显然更为紧迫。

停工的决定果断,问题并没有因此得到解决。大家意识到,停工只是一个临时的应对措施,最关键的还是要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确保能完成扩建,又能保障国家领导人和国家安全。这是一个建筑设计的问题,更涉及到国家的敏感信息和安全防范。于是周恩来决定召开一个总结大会,集思广益,看看能否找到一个最完美的解决办法。

张镈在赶往会议的路上,心中已经构思出了一个初步的整改方案。他深知北京饭店的扩建问题关系到建筑本身的功能性,还涉及到国家安全和领导人的安全防护,必须快速而有效地找到解决办法。工程已经接近完成,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这座建筑将可能成为潜在的安全隐患。

考虑到饭店的结构已经建设到第14层,不必再继续增加楼层,这样能够避免进一步的安全问题,也能节省大量的建设成本。他建议饭店在14层停止扩建,之后的楼层不再使用。

已经建好的10层以上部分,张镈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将这些楼层朝向中南海的窗户全部封闭,改为实心遮阳墙,避免任何外部视线直视中南海。这一举措能够有效防止任何可能的监视行动,也确保了中南海的安全,不会暴露任何敏感信息。这样的调整不会对饭店的整体结构造成太大影响,也不会导致之前已投入大量资金的部分白白浪费。

周恩来听取了张镈的详细汇报后,认为这一方案切实可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中南海的安全和北京饭店的功能性。在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会议才告一段落。

第二天一早,相关施工队和设计团队便迅速恢复了工作,北京饭店新东楼和西华门屏风楼的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大家都知道,随着这些建筑的完成,中南海的安全问题将得到解决,北京饭店的接待能力和外部形象也将得到全面提升。

1974年,北京饭店的新东楼终于如期投入使用,正式投入接待外宾的工作。新东楼的建设通过安全屏障和遮挡设计,保证了中南海的隐秘性和安全性。饭店重新开业后,继续发挥着其作为国家重要接待场所的作用,成为了中国对外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

北京饭店继续履行着接待任务,还是许多历史事件的见证者。每当外宾和高层领导踏入其大堂,都会感受到那股浓厚的历史氛围,它将中国悠久的传统与现代化进程巧妙结合,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之一。

参考文献:

1.北京日报: 北京饭店——矗立长安街畔120载

https://www.beijing.gov.cn/renwen/jrbj/202012/t20201228_2187022.html

2.澎湃新闻:北京饭店的前世今生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