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军士兵在面对俄军的“钢铁洪流”时,如果你要问乌军士兵最想得到的是什么武器,他们肯定会回答你:“标枪”反坦克导弹。因此,现在西方国家给乌军最多的单兵武器就是“标枪”了。
那么标枪反坦克导弹究竟有着多大的魅力?让乌军士兵对它这样“情有独钟”!
一切为了反坦克!反坦克导弹的雏形:德军的“X-7”。1916年的9月15日早晨,英国人的马克1型坦克首次出现在战场。而当德国人见到英军坦克时都吓得大呼:"这简直就是战场上的魔鬼!"
于是,自从坦克登上战争舞台以后,步兵如何反坦克成了各国军队很头疼的一大难题!
当时军队最先考虑的就是让步兵去使用反坦克步枪对付坦克,对于当时那些“皮薄”的坦克来说,反坦克步枪“马马虎虎”还能对付一下。
但到了二战时期,随着坦克的装甲越来越厚,反坦克步枪已经完全力不从心了!而反坦克炮又过于笨重,根本无法作为单兵武器来使用。于是,美国于1942年便研发了一款单兵反坦克火箭筒:M1巴祖卡。
后来德军也拿出了自己的单兵反坦克火箭筒“铁拳”,不过从严格意义来说,德国人的这款“铁拳”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火箭筒,它其实只是一款无后座力榴弹发射器而已。
不过有了这些反坦克火箭筒以后,前线的普通步兵终于也可以给敌人的坦克造成一定威胁了!但是当时的火箭筒射程都很近,威力小且精度差。于是,德国人后来又突发奇想:如果能给步兵装备上一款更精准,威力更大的反坦克武器就好了!
德国人在经过一番鼓捣后,他们又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德军于1944年9月搞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反坦克导弹“X-7”,俗称“小红帽”。这种反坦克导弹由三部分组成:战斗部,动力部和制导部。
“X-7”反坦克导弹的理论射程可达1000至1500米,其最大穿甲厚度200毫米。士兵将它发射出去以后,通过目视跟踪导弹和坦克的同时,操纵控制箱上的两个操纵手柄不停地修正导弹飞行方向,直至它命中目标。
“X-7”反坦克导弹经过几个月试验和改进后,才开始批量生产。但由于当时的制导技术很不成熟,再加上纳粹德国很快就战败了!因此X-7反坦克导弹未能在战争真正得到使用。但德国人的这一技术雏形,还是给后人铺了路。
战后反坦克导弹发展简史,攻顶模式和全天候成为“标枪”的杀手锏!二战结束以后,反坦克导弹开始得到各国军队的重视!战后法国人率先推出了第一款实战型"ss-10"反坦克导弹。到了上世纪70年代后期,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开始了“单兵化”之路!例如苏联的AT-4系列反坦克导弹体积更小,已经可以单兵操纵了。
随后德法合作的"米兰",美国的"陶式"和瑞典的"比尔"反坦克导弹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特别是瑞典的"比尔"反坦克导弹,它首创了“攻顶”打击模式,也就是飞行到坦克防护最薄弱的上方时,垂直向下发起攻击。
而乌克兰战场上大量出现的“标枪”,就是一款可以“攻顶”的反坦克导弹!
美军于1996年装备的“标枪”单兵反坦克导弹,就拥有两种不同的攻击模式:一种是直射模式,一般用于打击敌方工事和非装甲目标。另一种就是那种“俯冲攻顶”模式,主要就是用于反坦克作战。
“标枪”反坦克导弹全重22.5公斤,它的瞄准装置拥有昼夜全天候作战能力!白天可以提供4倍放大视野,而夜间则可以提供4至9倍放大视野。“标枪”的另一大优势就是“发射后不管”,这样只要发射完以后,射手便可以迅速转移阵地,以避免遭到敌方坦克的炮火反击。
射手在发射“标枪”反坦克导弹时,他要先将发射筒前盖取下,并通过红外瞄准装置瞄准目标。而对于移动中的坦克,射手要保证目标处于红外瞄准器的十字中心,有一些偏差其实关系不大!只要保证目标坦克处在十字指示方块内即可。
因为导弹射出后,制导系统会自动分析出肉眼不可见的红外线,通过不断对目标进行识别和跟踪,然后自行修正飞行路线和姿态冲向目标。但如果瞄准时偏差过大,就会超出制导系统修正识别范围,导弹也就无法命中目标了。
另外“标枪”发射过程中,它的尾焰会对后方人员造成一定伤害。导弹尾喷口左右各30度,后方约26米范围内都属于“危险区”。
这种单兵导弹有两个发动机,一个起飞发动机和一个续航发动机。从发射筒内点燃起飞发动机后,导弹会旋转飞出3米导弹安全距离,然后续航发动机会点火,此时导弹便不再旋转直至命中目标。
而且“标枪”单兵导弹的战斗部是串联的,也就是一个副弹头引爆目标坦克的反应装甲,而另一个主弹头则直接穿透坦克的主装甲,最终将其摧毁。
作为一款“发射后不管”的全天候单兵反坦克导弹,“标枪”采用的红外制导和攻顶模式,理论上几乎可以命中任何被它锁定的目标,甚至包括高速飞行中的武装直升机。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坦克也不得不做出改进,例如装上更厚实的装甲变成真正的“钢铁乌龟”。还有就是在坦克顶部增加钢丝栅栏,以防止遭到“标枪”的垂直打击。
结语但是,世界上永远没有真正完美的一件武器,“标枪”反坦克导弹也不例外!
首先,其22.5公斤的重量对于单兵来说还是太重了。其次,“标枪”反坦克导弹只能攻击2000米内的目标,如果超过2000米红外瞄准装置就很难有效识别和捕捉,而且它攻击的目标高度不能超过60米。
另外就是它的“攻顶模式”虽然避开了主战坦克防护最强的正面,但在射程、制导、引信和战斗部方面都要进行妥协。
因此据一些消息说:未来美军将会对“标枪”单兵进行一系列改进:把重量减少到15.9公斤左右,射程也增加到4000米,增强抗干扰能力等。
最后,又想起那句人们经常调侃的话:如果单兵反坦克导弹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普及的话,那么“陆战之王”坦克会不会真的成为历史?
图源网络,侵删!
点击关注一下《历史杂谈驿站》好吗?感谢支持!
这次战争标枪广告打的太好
虽然这战果可能是被筛选出来的,也许对俄军影响并没有那么大,但对于军火商来说广告效果足够了
没有制空权,不用无人机,不会斩首行动,不敢用重武器,俄罗斯原来不懂现代战争[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