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新疆局势错综复杂,即使左宗棠及当地军队收复伊犁仍然割地

史海撷英 2024-11-01 14:56:10

康熙年间,不断扩张的沙俄和清朝在雅克萨打了一战,最终双方和谈,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算是基本确定了沙俄和清朝在东亚的领土范围。

然而对于这份条约,沙俄始终耿耿于怀,认为这里是自己发现的,凭什么“割”给清朝,因而认定这份条约是“被强迫”签订的,至于碍于自己的统治中心在欧洲,暂时停止了扩张的脚步,但对于东亚领土的野心始终未能放下。

但到了十九世纪中期,清朝先在鸦片战争中输给了英国,而后内部爆发太平天国起义,内忧外患下,沙俄趁火打劫,先后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侵占了清朝外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而《北京条约》墨迹未干,野心勃勃的沙俄又把贪婪的目光投向了清朝的外西北地区。

其实早在咸丰元年(1851年)的时候,沙俄就欺负清朝对现代领土意识的认知不足,骗清朝签订了《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这份条约名义上是沙俄和清朝通商,但实际上却给沙俄进入新疆腹地提供了方便。

借着经商的名义,沙俄到处刺探情报,获取清朝在新疆的驻防情况,同时积极联络这里的回人,暗地里资助他们,支持他们反叛清朝。

清朝疆域图

在长达十余年的渗透里,沙俄和回人初步达成了一致,就等时间一到,里应外合,脱离清朝的统治。

当然,除了沙俄和回人,还有一个对新疆垂涎欲滴的饿狼——浩罕汗国。

浩罕汗国一开始叫浩罕国,是立国于费尔干纳盆地小国,这里曾是汉朝大宛国的所在地,说实话,此时的浩罕国和清朝并不接壤,因为他们之间还夹着另一个汗国——准噶尔汗国,准噶尔汗国远比浩罕国强大,一直掠夺浩罕国的生存空间。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朝灭了准噶尔汗国,顺便也为浩罕国解除了一个威胁,也因此得以扩张和清朝接壤。而后在大小和卓之乱的时候,浩罕国看清朝势大,选择了臣服,成为清朝藩属国。

依靠藩属国身份,逐渐垄断了中亚的商贸路线,实力逐渐强大后,开始扩张,甚至打通了前往沙俄的道路,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浩罕汗国。

强大起来的浩罕汗国开始不服清朝的统治,更是对新疆垂涎欲滴,不过没有直接动手,而是选择支持叛乱势力,至于这个人,就是大和卓的孙子张格尔。

和卓・亚海亚

在浩罕汗国支持下,张格尔在回疆叛乱,却被清朝击败,退到浩罕汗国后,又得到英国人的支持,再度回到新疆,而浩罕汗国则趁机出兵,一度占领了喀什噶尔(今喀什)。

虽然张格尔叛乱得到了平定,但此时的清朝国力已经大大衰退,不得不选择安抚浩罕汗国,让他们继续垄断在新疆的贸易,当然也继续搞事。

就在浩罕国暗中搞事的时候,沙俄为了夺取印度洋出海口,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征服了哈萨克汗国,又派哥萨克骑兵进攻浩罕国。

浩罕国无力抵抗,向奥斯曼帝国求救,但奥斯曼帝国也自身难保,又寻求英国援助,但英国正头疼印度大起义呢,没空搭理,浩罕国只能硬拼,双方关系彻底恶化。

而一边攻打浩罕国的时候,沙俄又关注清朝内部的局势。

同治元年(1862年),清军和太平军的战事正在焦灼地进行着,趁清朝无力顾及西北地区,沙俄制定了野心勃勃的入侵新疆的计划。

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

时任沙俄西西伯利亚军区参谋康斯坦丁・考夫曼提出,让沙俄人伪装成匪徒,在沙俄和清朝划界不明的地区进行抢掠,而后沙俄就可以以此为借口介入,挑起战争。这个计划很快得到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支持,同年5月26日,一帮化装成匪徒的沙俄人在清朝境内活动,挑起事端后,沙俄派遣三万正规军开始不断入境。

当时驻防新疆的是伊犁将军常清,对于常清来说,抵御沙俄,以现有的条件,的确有些吃力。

尽管伊犁将军麾下兵马众多,但装备落后,武器基本都是鸟铳、抬枪等土造火器,基本没有先进的西式枪炮,且兵员素质低劣,远远不能和同时期的湘军、淮军相比,战斗力和沙俄差距颇大。其次就是士气问题,此前清朝正全力攻打太平军,所有的资源和力量,都倾向于湘军和淮军,至于新疆的八旗和绿营们,军饷屡遭拖欠,以至于他们士气极其低落。当然,最致命的莫过于现在混乱的局势。此前沙俄在清朝内部设置的回人钉子,现在开始发挥作用,一帮回人势力蠢蠢欲动,打算趁这个机会图谋反叛。尽管也有人支持清朝的统治,但他们内部势力错综复杂,无法区分,甚至一部分回人假装支持清军,却趁机混入其中,造成极大的破坏,让清军防不胜防。

因而常清是能避免交战就避免交战。

6月初,常清派人和沙俄交涉,要求沙俄停止入侵,但沙俄早就定下了入侵计划,岂能放弃?而且不仅不放弃,反而诬陷清军剿匪不力,让沙俄商人蒙受损失,为了“保护”国民,沙俄必须有所行动。

此时,沙俄的目标都是清朝境内的各处卡伦,所谓“卡伦”,即哨所,意图拔出这些清军的前沿。

只是和沙俄的野心勃勃相比,俄军的战斗力实在有些不足。

6月22日,沙俄攻打鄂尔果珠勒卡伦(今阿拉木图附近),却被把总文良击溃,沙俄死伤数十人;10月20日,沙俄攻打齐钦卡伦(今伊犁河一带),却被守将邵光打退。

尽管沙俄遭到清军的英勇抵抗,奈何一些回人做内应,沙俄还算占领了一些卡伦,而随着沙俄的入侵,边境的战事也被上奏到朝廷。

此时负责外交事务的是恭亲王奕䜣,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和沙俄外使伊格纳提耶夫会谈,伊格纳提耶夫会理会奕䜣?不仅避而不谈,甚至倒打一耙,认为是“清朝剿匪无能”,需要赔偿沙俄国民损失。如此一来,自然谈不下去。同治二年(1863年)春,双方谈判破裂,3月14日,亚历山大二世下令正式入侵,兵分两路,直扑伊犁河谷与塔尔巴哈台地区。

攻打塔尔巴哈台地区的额克托卡伦时候,沙俄想要故技重施,意图勾结回人内应。但清军守备杨继早就有所防备,率先处死内应,等沙俄赶到后,只能硬着头皮强攻,但攻打塔尔巴哈台沙俄军有四千人,杨继仅有六百人,兵力悬殊,只能依托城池防守。好在沙俄因路途遥远,没有携带重型火炮,打了一个月时间都未能攻下,只能等重炮。

7月下旬,沙俄等来了重炮,立即发动进攻,杨继眼看城池要破,只能选择放弃,选择在野外和沙俄打游击战。

靠着游击战术,杨继又活生生拖了一个月,沙俄始终未能将其攻灭。

没办法,只能寻找回人了,经过收买,杨继麾下的回人告诉杨继驻扎地,沙俄大军来袭,杨继突围失败,战死沙场。

至于常清,则带着五千锡伯营、索伦营的骑兵在霍尔果珠勒迎战沙俄,奈何双方火力差距实在太大,沙俄早就用上了后装线膛枪和野战炮,而清军还是用燧发枪、火绳枪等过时的武器。尽管索伦兵和锡伯兵战力彪悍,但在巨大的装备差距下,死伤惨重。不得已,常清只能带着残兵退走,路上又遭到回人叛军的袭击,常清仅能带着少数人逃走,甚至都没法回到伊犁。

击溃常清后,沙俄步步紧逼,到了11月初,已经逼近伊犁不到百里的塔尔巴哈台城。恰逢冬季来临,沙俄暂时停止了进攻,打算过冬后在进攻。

眼看伊犁危在旦夕,驻守塔尔巴哈台乌里雅苏台将军明谊上奏朝廷,请求支援。然而现在正集中兵力对付太平军,无力支援,只能从蒙古调了两万骑兵前去新疆,另外还有一些其他援军共计五万人。为了弥补火器代差,奕䜣特地调过去一批洋枪洋炮。

同治三年(1864年)2月,冬季刚过,沙俄立即发动进攻,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锡霖带着两万大军抵御,好在此时换上新武器,弥补了火力的不足,甚至还能继续沙俄不少麻烦。沙俄和清军在塔尔巴哈台前前后后打了三个月,沙俄始终未能攻克塔尔巴哈台。

至于另一个方向的沙俄,则继续攻打伊犁,伊犁方面是巴里坤领队大臣讷尔济和两万清军,双方激战了一个月,也未能拿下。此时沙俄指挥官诺曼诺维斯基打算派人从侧翼包抄,却被讷尔济察觉,他将计就计,诱敌深入,一举击溃这股俄军。

正当清军和沙俄激战且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清军后方却出事了,一帮回人趁清军主力调到前线后方空虚的时候,意图在后方叛乱。

6月3日,叛军率先在库车起事,起目的就是调动附近的乌鲁木齐的清军进行支援,而后趁乌鲁木齐兵力空虚的时候一举拿下。果然,时任乌鲁木齐都统平瑞、提督叶布冲阿立即带着大军前去平叛,仅仅留下五百清军守卫,给了内部回人里应外合的机会,清军里的回人将领索焕章和妥得璘立即发动兵变,攻陷乌鲁木齐。

随着乌鲁木齐被叛军攻占,一时间,新疆各地回人纷纷响应号召,纷纷起兵,而后大肆屠戮,汉、满等非穆人士。如此局势彻底让清军陷入外有沙俄、内有叛军的腹背受敌的局面,尤其是伊犁这里。

而趁着回民起事,沙俄极力怂恿并且大力支持,甚至让叛军冲上前线,代替他们作战,由于叛军人数太多,整个伊犁岌岌可危。

尼古拉・帕夫洛维奇・伊格那季耶夫

眼看局势往沙俄有利的方向发展,沙俄大使伊格纳提耶夫再次提出谈判,声称要和清朝重新划界。

面对乱局,奕䜣意识到如果不立即划界,那么沙俄就会继续深入,到时候,新疆大部分都会被沙俄占领。与其陷入这样的局面,不如趁还有缓和的余地,能保住多少算多少。就这样,奕䜣答应了和沙俄签订边界的要求,当然沙俄要求赔偿的事情遭到奕䜣的拒绝。而沙俄见好就收,这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夺取土地罢了,而且已经深入清朝腹地,加上太平军覆灭,清朝必然会将目光放在这里,说不定进退两难,因而没有继续要求赔偿。

10月7日,双方在清军控制的塔尔巴哈台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以目前停火的战线进行了边界的划分,至此,沙俄成功掠夺了清朝外西北近四十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只是条约签订了,清朝的危机还没结束,毕竟回乱愈演愈烈。

由于回乱大规模爆发,伊犁和塔尔巴哈台的清军得不到内地的支援,弹尽粮绝独守孤城,而其他大部分地区都落入叛军手上。

此时,沙俄假惺惺表示,愿意帮助清朝出兵平定叛乱。沙俄有这么好心?纯粹是想浑水摸鱼罢了,奕䜣当场拒绝,然而沙俄却不肯罢休,认为叛军可能伤害国民,因而再次出兵,占领了整个伊犁河谷地带。

穆罕默德・亚库普

然而更大的危机还在,布鲁特人(柯尔克孜族)首领思的克也趁机举兵,成为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奇木伯克(统治者),但碍于实力不足,又邀请中亚的浩罕国军事首领阿古柏进入喀什噶尔。本打算让他支持自己,却没料到阿古柏野心勃勃,反客为主,而后击败南疆各个势力,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而阿古柏背后则有英国人的支持,而英国人之所以支持阿古柏,就是利用他来遏制沙俄在中亚的扩张。

可以说,此时的新疆不仅有沙俄和英国等列强的外部势力,内部还有回乱和阿古柏的作乱,让局势变得错综复杂,清军目前只有伊犁、塔尔巴哈台城、哈密和巴里坤等少数地方,且长期被叛军包围,稍有不慎,清朝将会再次丧失大片领土。此后几年里,在清军无力支援的情况下,新疆的八旗和土尔扈特蒙古人只能自保抗击。其中塔尔巴哈台城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支撑到了同治五年(1866年),城池被攻陷后,残余的几千人全被屠杀。至于伊犁也是如此,同样也是同治五年(1866年),在叛军的包围下,常清、明绪带着所有清军力战殉国。

至此,清军还有哈密和巴里坤两座城池是哈密一带的两座坚城,为了夺取这里,叛军先攻打桥头堡巴里坤,此时巴里坤的驻守将领依旧是讷尔济。

尽管城池坚固,奈何只有兵力悬殊,靠着夜袭才击退叛军,只是巴里坤危机局势还在,好在阿古柏带着大军偷袭库车,逼叛军回援,这才保住了巴里坤。

另一边哈密也是如此,哈密先失守,但哈密王伯锡尔不甘失败,派人和讷尔济联系,讷尔济派遣两千援军前往哈密,虽然成功收复了哈密,但伯锡尔却最后战死沙场。

至此,清朝只剩下了哈密和巴里坤,而这里的清军加上不甘叛军屠戮的民团们,一直坚持到左宗棠的到来。

虽然光绪三年(1878年),左宗棠成功收复了新疆,但被沙俄割走的四十四万疆土,却再也未能回来。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