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3月,沈阳造币厂(615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特大黄金失窃案。800两价值连城的高纯度黄金凭空消失,这不仅关系到国家财产安全,更与当时的国际贸易和外债偿还密切相关。周恩来总理和李先念副总理闻讯后震怒,要求"挖地三尺,也要找到丢失的黄金"。专案组成立后,多位厂内人员被列为重点嫌疑对象,一场大规模的调查就此展开。然而,真正的凶手却在暗处逍遥法外整整19年。直到1980年,一位普通妇女在银行兑换异常纯度的黄金时露出马脚,这起尘封多年的要案才终于出现转机。
百年造币厂,铸就金融史
在东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沈阳造币厂见证了近代中国金融业的沧桑巨变。这座始建于1896年的工厂,最初名为奉天机器局,由晚清名将依克唐阿担任盛京将军时期创办。
作为当时东北地区第一家机器工厂,奉天机器局开创了近代沈阳机器工业的先河。到了1902年,清政府从沙俄手中收回了这座工厂的控制权,并将其改组为"奉天制造银元总局"。
奉天制造银元总局专门负责制造龙洋,这种银元在当时的东北地区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随着历史的变迁,这座工厂的名字也在不断更迭:1926年更名为辽宁造币厂,1931年东北沦陷后被迫改称"满洲中央银行造币厂"。
1948年11月,随着沈阳的解放,工厂迎来了新的使命。更名为"东北银行工业处"后,它开始为东北解放区印制各类货币和银元,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密需要,这座百年老厂再次更名为"沈阳615厂"。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615厂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将收集来的黄金白银进行冶炼提纯,以高纯度贵金属支持国家对外贸易。
工厂的保密级别之高,以至于连黄金和白银都要用代号指代。工人们将黄金称为"100号",白银称为"200号",所有相关工作都在严格的保密制度下进行。
这座见证了近代中国金融变迁的工厂,从晚清走来,历经民国动荡,跨越解放战争,最终在新中国的建设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就像一部活的历史教科书,记录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轨迹。
国宝蒸发,震怒高层下令查
1961年的东北,正值早春三月,寒意依然萦绕在沈阳城的上空。615厂的工人们如往常一样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谁也没想到一场震惊全国的大案即将在这里发生。
在这个特殊的工厂里,黄金被神秘地称为"100号",工人们对它的管理极为严格。每块黄金都装在特制的木箱中,箱子表面用铅笔封边,还要用铁线打出十字花型作为防盗标记。
3月18日是个星期六,这天对615厂来说原本平淡无奇。包装组组长郭家惠按照惯例在工人下班后清点了一遍当天完成包装的产品,其中就包括几箱珍贵的"100号"。
那个放在最上面的箱子格外引人注目,里面装着四块金锭。两块是去年锻造剩下的,两块是刚完成锻造的新品,工厂打算一并运走。
傍晚五点半左右,郭家惠完成了当天的工作。厂区里已经没有多少人,只剩下值班人员在岗。周日是休息日,厂里的工作按计划暂停。
周一早晨,一场风暴在615厂爆发。一名年轻工人冲进车间,报告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装有黄金的箱子被人打开,两块金锭不翼而飞。
现场勘查显示,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相当老练。最上面那个箱子被搬到地上,铁线被工具剪断,木板被暴力撬开,包装用的绿色纸张和黄色稻壳散落一地。
更令人吃惊的是,犯罪分子是通过撬开墙上的一个洞进入的。这个发现让专案组意识到,这不是一起临时起意的盗窃,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行动。
案情迅速层层上报:从沈阳市公安局到辽宁省公安厅,再到北京的公安部和财政部,最后惊动了国务院。当这份材料摆在周恩来总理的案头时,事态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周总理立即召见了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李先念和公安部长谢富治。在这场紧急会议上,三位国家领导人的表情都十分凝重。
一道特急命令很快发出:立即成立专案组赶赴沈阳,限期破案。周总理的话掷地有声:"就算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到这些黄金!"
专案组由公安部派出的专家和辽沈两级公安部门的精干力量组成。他们进驻615厂后,发现了两个关键线索:一枚清晰的脚印和铁丝被扭断的痕迹。
这个39-40码的手工棉鞋脚印和作案工具羊角锤的痕迹,本应成为破案的突破口。但专案组的一个失误,让这些重要线索被真正的凶手知晓。
随后,犯罪分子有条不紊地销毁了各种证据。就这样,这起牵动全国的大案,开始了长达19年的追踪之路。八百两黄金的去向成了一个谜,而那个神秘的盗窃者,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逍遥法外。
十九载追凶,专案组屡遇险
专案组成立的第一个月,整个615厂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清查。所有工人的档案被反复翻查,值班记录被仔细核对,每个人的不在场证明都要层层核实。
专案组很快将目光锁定在几个重点嫌疑人身上。包装组长郭家惠因为掌握着车间钥匙,成为第一个被调查的对象。几位经常出入金库的工人也被列入了重点观察名单。
调查组采取了当时流行的群众运动式破案方法。工厂里贴满了大字报,每天都有群众大会,号召知情者主动检举揭发。这种做法在短期内制造了高压氛围,但却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一些群众举报的线索牵扯出更多可疑人员。专案组不得不将调查范围扩大到厂区周边的居民,甚至包括一些已经退休的老工人。
随着时间推移,案件调查逐渐陷入了一个怪圈。每当专案组觉得抓住了某条线索,追查下去却总是无疾而终。犯罪分子似乎总能提前一步抹去痕迹。
1962年,一个意外发现让专案组燃起希望。一名银行职员报告说,有人用不寻常的方式兑换黄金。但等到警察赶到现场时,嫌疑人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专案组开始怀疑厂内是否存在"内鬼"。每次行动之前都极其保密,可犯罪分子总能及时获得消息。这种情况让专案组不得不对自己的工作方式进行反思。
到了1965年,这起案件已经成为全国公安系统的一个典型悬案。专案组尝试了各种侦查手段,却始终找不到决定性的证据。
1970年代初期,专案组进行了人员调整。新的侦查员带来了新的思路,他们开始重新梳理案发时的每一个细节。通过走访退休老工人,专案组发现了一些被忽视的线索。
专案组注意到,在案发前后,有几个工人的生活作息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收集这些人的日常开销记录,希望从经济往来中发现蛛丝马迹。
到了1975年,案件已经过去了14个年头。一些老侦查员陆续退休,新人接手时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理清案情脉络。专案组的工作陷入了一种疲惫的循环。
然而,专案组始终没有放弃。他们坚持定期走访知情人,更新案件档案,期待着能够等到破案的那一天。
时间一年年过去。专案组的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对真相的追寻从未停止。直到1980年,一个意外的发现终于让这个持续了19年的悬案出现转机。
银行兑换,露出马脚终伏法
1980年初春,沈阳市某银行网点来了一位普通妇女。她手里攥着一小块金子,要求兑换成现金。
柜台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程序检验这块金子时,发现了异常。这块金子的纯度高得惊人,远超过普通黄金饰品的水平。
经验丰富的银行职员立即意识到,这样的高纯度黄金不太可能来自民间。她一边安抚这位妇女稍等,一边默默通知了上级部门。
专案组接到消息后迅速展开行动。通过对这位妇女的询问得知,她是615厂一名退休工人的妻子。这个发现让专案组成员瞬间警觉起来。
专案组立即对这对夫妇展开秘密侦查。他们发现这名退休工人叫张德功,曾在615厂工作多年,案发时正好在包装车间当班。
更令人吃惊的是,张德功在1961年后的生活轨迹非常可疑。他总是能在关键时刻打听到专案组的动向,而且每次调查组有大动作时,他都会提前有所准备。
专案组决定改变策略,不再大张旗鼓地行动。他们派出便衣警察对张德功进行24小时监视,同时秘密走访他的邻居和亲戚。
通过细致的调查,专案组发现张德功在案发后不久就开始频繁更换住所。他先是搬到了城郊,后来又辗转多个地方,这种反常的举动引起了专案组的高度重视。
专案组在张德功的老家发现了一个隐秘的地窖。这个地窖经过特殊处理,显然是专门用来藏匿贵重物品的。
在掌握了充分证据后,专案组开始收网。1980年5月的一天凌晨,警察同时包围了张德功的住所和其亲属的房子。
面对铁证,张德功最终承认了自己就是19年前那起震惊全国的金库大案的真凶。原来他利用值班的机会,提前踩点、规划路线,最终成功实施了盗窃。
张德功交代,他在案发后将黄金分散藏匿在多个地点。为了躲避追查,他还特意伪装成普通工人,过着看似平静的生活。
专案组根据张德功的交代,在多个地点找到了被盗黄金的大部分。这些金锭保存完好,仍然保持着当年的纯度和重量。
然而,张德功的从容淡定让专案组感到不安。经过进一步审讯,他们发现这起案件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张德功并非独自作案,他背后还有一个隐藏多年的团伙。这个团伙不仅参与了盗窃,还在这19年间帮助他销赃、转移财物。
专案组顺藤摸瓜,又抓获了多名涉案人员。这些人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有的是张德功的亲戚,有的则是他多年来发展的"生意伙伴"。
这起历时19年的大案终于尘埃落定。1981年,张德功等人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个轰动一时的案件也成为了新中国刑侦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