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比鸡胸肉还贵,现实版“何不食肉糜”,日本为什么越来越穷?

冯善智talk 2025-02-11 17:02:27

如果我说日本现在是个穷国,你会怎么看?最近,日媒有一档节目,讲述了一个正在“贫困化”的日本。他们的理由有如下几条,2024年恩格尔系数28.3%创下43年新高,实际工资连续三年下降,普通家庭被迫削减开支,以及持续大半年,依然没能得到缓解的“令和米骚动”等等。咱们中国有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当以大米为主食的日本吃不起大米时,他们还算发达国家吗?

日本经济,陷入危机

一、令和米骚动

这场米骚动,是从去年夏天开始的。因为大米供应不足,日本多个城市米价相比2023年大幅上涨。当时有很多人分析过原因,比如气候原因导致减产,游客太多需求增加,日本农协推荐米农减少种植面积等等。最终得出的结论,这是短期问题,等秋米上市,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现在已经是2025年2月,日本的米价还在涨。日本厚生劳动省给出的数据,1月份,5公斤装大米的价格为4185日元,约合人民币201块,每斤米能卖到20块钱。这个恐怖的数字,已经比同等重量的鸡胸肉价格还高,谁能想到2025年的日本,能上演现实版的“何不食肉糜”?

日本米荒,仍未缓解

连日本媒体,都把现在的困境,拿来和1918年的“明治米骚动”做对比。要知道当年的米骚动,可是劳动人民真吃不起饭,通过抢米的方式跟地主和资本家做斗争,史学界将其视为十月革命之后,世界革命大风暴的组成部分。当年,日本劳动人民斗争的浪潮席卷了整个日本,前后有1000多万人卷入这场风暴,如果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那普通民众斗争的对象又是谁呢?

二、神奇的农协

排在第一位的,当然是日本农协。1928年农协创立之初,口号是本着相互帮助的精神,把农家团结在一起,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他们控制着全日本的农业生产,是一个垄断性的组织。一开始,农协确实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了很多协调生产,资金周转,跟政府谈判等工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农协开始“做大做强”,变成了日本经济体系中一个特殊的存在:农业寡头。

这次“米骚动”期间,农协依然在对外出口优质大米,丝毫不顾国内的米荒,因为2024年他们投资失败,出现了15000亿日元,约合721亿人民币的亏损,必须要靠压榨普通民众来回回血。因为农协的强势,日本政府对此无能为力,最终民众就成了牺牲品,只能购买市场上的高价米。

日本农协,神话破灭

除了大米,日本的蔬菜、肉类、水果价格都出现了极不正常的涨价,背后是谁在操纵,可想而知。而且,日本的食品自给率仅有38%,民众能不能吃饱饭,要看政府有没有钱在国际市场上买粮。2024年,日本经济被美国公然做空,日元兑美元汇率暴跌,这也加剧了日本的粮食危机。

三、日本的危机

最近有一个新闻在日本挺火,说东京很多拉面店推出了一款“极简拉面”,一碗只放了酱油和味噌的素面,售价为1000日元,约合48块钱人民币。日媒称之为,这种拉面能极大缓解民众的生活压力,咱就是说,这一碗啥也没有的面条在中国卖48块钱,店家真的不怕被人打一顿吗?

只能说现在的日本啊,面临美国的经济胁迫,自身要参与到中美竞争中的短视,以及优势产业的逐渐衰落,确实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我们谈到日本,最常提及的老龄化,甚至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而是日本走过“失去的三十年”后,社会和经济体系运转快要彻底崩溃了。

石破茂还在给特朗普送钱

而这,也带来了一个更令人深思的问题,什么才是发达国家?如果曾经的工业强国,老牌发达国家日本能在短短几年内返贫,将来的欧洲、美国又会遭遇什么?讽刺的是,当中国维持GDP增速5%时,很多人唱衰中国经济,还不忘拉上日本来做对比,建议这些人还是睁开眼睛,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吧。

2 阅读:78

冯善智talk

简介:评论员,自由撰稿人,专栏作家、知名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