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分为三皇时代和五帝时代,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讲述了三皇:伏羲氏、神农氏、女娲氏以及他们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分别是动物驯养、农业耕种和陶器的炼制。
除了三皇之外,上古时期还有一个富有神奇色彩的传说:共工氏。
与女娲氏一样,共工氏不为《易经》所载,原因大概与上古时期祝融战共工这场大战有关。《易经》是在八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而八卦则是由伏羲氏所创立的。可以这么说,《易经》所讲述的文明,或者说是历史进程基本上都是伏羲氏思想体系。共工氏作为伏羲氏的死敌,自然不会受到伏羲氏的欢迎。
《易经》自成书之时,一直被誉为群经之首,中华文明以及历史文化等诸多领域皆源于《易经》。正是由于《易经》缺乏有关女娲氏与共工氏的相关记载,因此,无论对于女娲氏或者共工氏,相关的故事或传说十分混乱、荒诞离奇。
在古代,共工氏的名声很不好,有恶神之称。然而,共工氏是上古文明的创造者,他们的历史贡献是不容抹杀的,只不过《易经》将他们的历史贡献都划归于神农氏,请看《系辞》下篇第二章的讲述:“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在上述这段古文中,益卦相关的内容是神农氏发明农具从事农业耕种,而噬嗑卦相关的内容是市场的创立。确切地说,创立市场是共工氏的历史贡献。我们不要低估市场交易对社会繁荣、对文明传播的重要作用。大家是否注意到?市场繁荣的地方经济都比较发达,而经济落后的地方基本没有什么市场。
市场交易对文明的传播尤其重要,人们在市场交换商品的同时,也在交流思想文化以及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不说别的,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文字就是在市场交易中逐步形成的,故《易》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以上这段话就讲述了文字的起源,当然要结合《系辞》的内容才能更好地理解,概括地说,上古时期并没有文字,古人是用图形符号来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这种图形符号就是“文”,比如仰韶时期彩陶盆上的鱼纹图就是“文”,能够表达出某种特定的含义。
仰韶彩陶盆的鱼纹图
契是商人在交易时立下的交易凭证,早期就是用“文”来表达的,这些“文”经过商人的简化,逐渐演化成为字。文字是商人的贡献,但市场是共工氏创立的,如果没有市场,商人如何进行交易?
欧洲的面积比我国略大50多平方公里,却划分成45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语言文字。然而,我国在很久以前就形成统一的语言文字,这就是市场交易的巨大作用。你在市场上交换商品,总得要用语言沟通、用文字来签订契据吧!古代的契据就相当于现在的合同。英语能够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与英美的市场繁荣有很大的关系。
由此可见,市场对文明的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市场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说到市场的创立,就有必要了解女娲氏,从字义上理解,女娲就是经常在锅灶旁边的家族妇女。由于长期用火的缘故,她们发现某些泥土经过高温烧炼后会变得坚硬如石,在经过反复实践后,发明了陶器炼制的技术。
陶器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人类的日常生活,大家不妨想一想,在青铜出现之前的上古时代,人类如何煮饭吃饭?大概就是将食物放进火堆里烧烤,烧得差不多便从火堆中拿出来,连泥带灰一齐吃下肚里。这样的饮食方式如果放在现代,恐怕谁也受不了。
陶器的出现虽然方便人类的日常生活,但并非所有地方的泥土都适合制作陶器,没有陶器的人只好拿出自己的粮食来交换,从事商品货物交换的地方就逐渐成为市场。
自从市场的出现后,人们可以很方便地换取粮食,于是便催生了社会分工。有了社会分工,某些人便专注于某一项工作,这样就更加有效地提高工艺技术水平。这些专门从事手工制作的能工巧匠,在古代就称为共工氏。
从字义上理解,共工氏就是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工作的意思,用现在的语言来表达就是开工厂。从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需要有地方交换,交换产品的地方就是市场,工厂、市场聚集的地方就逐步变成了城市。上古时期的城市基本上都是共工氏修建的,共工氏是史前文明的创造者,近年来考古发现的很多史前遗址,比如良渚遗址和三星堆遗址都是他们的杰作。
遗憾的是,古籍文献对共工氏的记载甚少,尽管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却不为世人所知。象石峁、陶寺、良渚、二头里、还有三星堆等等,这些意义重大的考古发现,它们是如何兴起?又是如何消失的呢?我们基本上一无所知。
石峁遗址
良渚遗址
在这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陶器、玉器,此外还有经过雕琢的骨器,用木材制造的漆器,人工编织的竹器等等,这些物品便是共工氏的杰作。试问除了这些能工巧匠外,又有谁能够制作如此精美的物品?
至于碳化的粮食,当然是共工氏用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与神农氏进行交换得来的。而动物则是伏羲氏饲养的,当然也是共工氏用自己的产品交换得来的。
由于古籍文献对共工氏缺乏系统的记载,人们对共工氏的理解十分混乱,故本文尝试作简单的梳理。
一、共工氏是一个十分古老的群族,是上古时期的能工巧匠。
在一些传说中,共工被称作是女娲的儿子。这样的说法并不严谨,共工氏是一个十分古老、十分庞大的群族,从女娲时期一直延续到五帝末期,不是某一个人能够生下来的。
不过,这些传说提供一些十分有用的信息,那就是共工氏与女娲氏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女娲氏发明陶器炼制后催生了市场,出现了社会分工,这才出现共工氏。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共工氏基本上是女娲氏的后裔。
二、共工氏依托水路运输,建立十分庞大的商业网络。
共工有水神之称,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共工氏之所以被称作水神,就在于他们对水的认识和利用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比如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开凿运河运输货物,良渚古城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与其他古城遗址相比,良渚古城最大特色是将城门建在水道上。古城总共有九座城门,其中有八座是水门。古城内,众多的水道纵横交错穿梭其间,而且这些水道向外延伸,与大江大河相互连通。这样的规划显然是充分利用水道运输,手工作坊生产出来的产品装载到船上后,就可以依托水道运输到天下各地。
三、共工氏是史前文明的创造者,华夏文明的重要贡献者。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五千年文明就是从黄帝算起的,在古代通常称为华夏文明。其实,中华文明远不只五千年,在黄帝之前,共工氏就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只是史书中找不到记载而已。
我们对上古历史的了解很大程度依赖于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五帝本纪》就是从黄帝开始的。五帝之前,《易经》有系统的记载,可惜过于简略,《山海经》也有记录,可惜零零碎碎,而且显得荒诞离奇。近年来发现了大量史前遗址,比如良渚遗址在古籍中就找不到任何有关的记载。要想了解这些遗址,《山海经》就是唯一可以依靠的古籍。
当然,读懂《山海经》并不容易,需要与《易经》相结合。通过对《易经》的解读,华夏文明是北方的游牧文明与南方的商业文明相互融合而成的。对照《山海经》,融合的地点就在北方的冀州,冀州就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请看《山海经·大荒北经》里的记载:“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
大家都听说过祝融战共工的故事传说吧?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就是各方势力围绕冀州共工之台的控制权展开较量,战争的导火索就是蚩尤作兵伐黄帝,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
蚩尤为何作兵伐黄帝?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在以后章节会详细讲述,现在还是回到共工氏的问题:什么是共工之台?共工之台有什么值得各方势力争夺呢?
这就得从系昆之山说起。
什么是系昆之山?首先得了解“昆”字的含义。“昆”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为上下结构,上部象天上的太阳,下部是两个人肩并肩在一起工作。“昆”有很多种写法,在不同的字形结构中,上部比较统一,而下部人的姿势却有所不同,或坐或站,与甲骨文“众”字的形态结构比较相似,大概意思就是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在阳光下一齐劳动。
“系”字从形状结构来看就是用绳子捆绑,用在“昆”字之前就是绑人。当然,我们不能这样理解,而是理解为某个地方特别吸引人。
这个地方为何能够吸引人?这就是《易经》噬嗑卦相关的内容,大家可以看《系辞》下篇的第二章噬嗑卦相关的内容,简单概括地说就是市场。
系昆之山就是人口密集的市场,系昆之山有共工之台,就说明共工之台在市场中的位置特别重要。因此,冀州的系昆之山就是人口密集市场,如果理解为某一座山,恐怕永远找不到。在良渚遗址北面不远处,就有个地方叫昆山,大概就是系昆之山的简称。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如果昆山市的人,或者到过昆山,是否知道昆山到底是指哪一座高山?
说到昆山,那就顺便说说良渚。如果对良渚古城遗址稍有了解就会知道,古城内宫殿区的地基比其它地方高出十几米,显得格外壮观,这里是良渚王和贵族居住、生活的地方。
共工之台大概是由此得名吧!谁控制了系昆之山的共工之台,谁就成为市场的主人。市场汇聚了天下财富,控制市场就意味着能够掌控天下财富。
也许有人不以为然,不就是市场换了一个主人嘛!这与华夏文明有什么关系?
伏羲、八卦、《易经》,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吧?伏羲创立八卦,而《易经》则是从八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的核心思想就是道德。
黄帝是人文始祖,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黄帝为何被尊为人文始祖?周文王本来叫姬昌,为何称为文王?
中国的道德思想始创于黄帝,黄帝被尊为人文始祖。黄帝创立的道德思想是经过姬昌才进一步完善,并发扬光大的,姬昌便是人文之王。
黄帝所代表的伏羲氏从北方带来了精神文明,而共工氏则带来了物质文明。祝融与共工之战,使得两种文明就在冀州发生激烈碰撞,相互交织、相互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华夏文明。
说到祝融与共工,在《山海经》的记载中令人感到十分疑惑,请看《海内经》的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当大家看到“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时,是否感到疑惑呢?传说中的祝融与共工明明是一对死敌,怎么到这里就就了父子关系了呢?
《山海经》不能这样理解的,我们不能因为看到有个“生”字,就理解为父子关系。比方说,《千字文》中就有“金生丽水”,难道说一个叫“金”的人生下名为“丽、水”的儿女吗?如前文所述,共工氏始于女娲氏,是延续数千年,甚至可能有数万年的庞大群族,不是某一个人能够轻易地“生”下来的。这段文字提到祝融生共工,实际上是祝融放跑了共工氏,若要更多了解详见良渚、三星堆专栏的相关文章。
这里的赤水也不是红军四渡赤水的金沙江,而是指黄河。黄河因为流经黄土高原时携带大量泥沙,河水呈现黄色,故在这里称赤水。《山海经·大荒北经》所载的系昆之山大概就是在黄河边,共工之台的主人恐怕就是炎帝,他在与黄帝的较量中失败后,他的妻子听訞带领部分能工巧匠投靠了黄帝。黄帝得到这些能工巧匠,就等于获得共工氏的物质文明。
另外,“共工生术器”也不能理解为共工生下名叫“术器”的子女,而是发明了一种能够复合组装的工具,这种工具实在巧妙、太神奇了,所以才会称为“术器”。
还有,“术器首方颠”不能理解为“术器”的脑袋是方形的。结合良渚考古研究成果,所谓的“术器”就是一种能够方便组合安装,用来犁田翻土的石犁。“方”就是将田地划分成方块,“颠”就是用石犁将土壤翻转过来。
良渚出土石犁
“是复土壤”是作补充说明,与前面的“首方颠”有相同的含义,意思是说那些来自北方的人首次看到用犁翻土的方式。这种耕种方式可以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而且还能够增加粮食作物的产量。那些来自北方的人一部分原来属于共工氏,后来才投靠了伏羲氏。这样的表达带有埋怨之意:这么先进的耕种技术居然瞒着自己!
也就是说,共工氏比较自私,不会将先进的工艺技术轻易传人。相比之下,黄帝在获得某种先进技术后,迅速向天下推广传播,因而在传说中,上古时期很多重大的创造发明都归于黄帝的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