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鬼作祟?中国横空出世16马赫爆震发动机,美30天后紧跟测试

这历史不太冷 2025-03-22 17:57:45
“煤油斜震爆发动机”一统江湖

2025年2月26号,香港《南华早报》公布了中国第一台、也是世界第一台“煤油斜震爆发动机”。

世界一片欢腾,美国却没有动静,异常低调。

但就在一个月后,美国突然高调起来,惠普公司宣布“爆震发动机测试”。

2025年3月,美国宣布:

RTX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美国惠普公司,穷尽数百顶尖科学家“毕生功力”推出的“智慧结晶”——“旋转爆震式发动机”没有发生意外,实验室测试结果良好,这意味着美国在体积轻量化、高超音速潜力等技术有了重大突破。

发动机可以持续燃烧,形成高压力冲击波,燃烧效率更高,可以大规模的延长导弹的射程。然后发动机的体积可以进一步缩小、重量减轻。

也就是说,导弹的推动比增加了,可以携带更多的燃料或者战斗部。无论是导弹的射程还是威力,都是对导弹的行业的一项重大发现与更新。

据估算,这种新型的“旋转爆震发动机”可以让导弹轻松获得五马赫以上的速度。

美国想用此次测试证明,在爆震发动机领域,他仍然处于世界第一梯队。

可这中美的测试时间,相差的也太短了!同一领域、同一尖端产品的突破相距这么近,所有人都心神一动,太多人发出质问:是不是有人泄密?

一种发动机的研究成果,不是爆发式增长,是中国科学家10余年来默默耕耘的结果。

中国的“斜爆震发动机”立项时间和C919差不多,是在2009年。

2009年这一年,国防科技大学团队在《航空动力学报》发表一篇标志着“中国斜爆震发动机启航”的标志性论文——《斜爆震起爆阀值研究》。

这也标志着中国“斜爆震发动机”基础理论研究正式启动,而且有了一定的发展。

2016年,超燃冲压2.0正式立项,“斜爆震发动机”是中国发动机的三大核心研究方向之一,国家的推力为中国斜爆震发动机注入一针强心剂。

紧接着2023年,中国航天4院首先完成了“斜爆震燃烧室”持续点火300秒的惊人壮举!

这可是在高达2500度高温状态下持续点火300秒!而美国斜爆震发动机,在2500度高温下,只能工作30秒。

中国“斜爆震发动机”最大功能速度MA12,这是中国实测数据。而美国在实验室中,完美环境下得出的数据也仅为MA8。

中国“斜爆震发动机”最大功能速度是美国的1.5倍,持续工作时间是美国的10倍!

中国的“斜爆震发动机”对燃料的包容性极强,有三种:煤油、液氧和甲烷。而美国的“斜爆震发动机”只能添加液氧燃料。

可以说,在斜爆震发动机领域,中国妥妥碾压美国。

为啥中国的斜爆震发动机公布才一个月,紧接着美国就发布了他的“爆震发动机”?是否有内鬼?

众所周知,央妈最近发布了抓捕内鬼的重大事件。

就在两天前,《人民日报》公布,我国某科研院所重要研究人员刘某,离职之前是我国某科学院助理工程师。

原本可能有无限可能的他,忽略了脚踏实地,不把心思花在科研上,成天研究怎么得到重用,他认为自己遭到了“不公正待遇”,竟然选择离职。

这是个人选择,本来也没什么,但是他又干了一件丧尽天良的事情:在离职之前,竟然私自拷贝复制了重要核心机密!

之后,这位刚离职不久的年纪轻轻的前助理工程师,竟然用以往特殊的工作经历,设计出了一套躲避侦查的复杂流程,用以兜售情报!

最终,这个恬不知耻的民族败类,用中国科学家日夜攻坚换来的数据,向国外机构换取巨额美元!

一个搞科研的人员,竟然成为了倒卖情报的间谍!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嘴都乐歪了,都不用主动出击,就有情报送上门了!

这个败类为了躲避侦查,多次用化名、甚至暗语上演“无间道”,最终被抓捕。

有趣的是,被捕的时候,他还拼命挣扎,瘦弱的小身板竟然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两三个警察一时之间都没能摁住他!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原本拥有光明未来的科研人员,竟然成了国家叛徒、民族的败类!

中国科学家鞠躬尽瘁、日夜攻坚、死而后已,成果竟然被这只蛀虫啃食!

真是人神共愤!令每个真正的中国人痛心不已!

但大家不要惊慌,它暴露的不一定是中国“斜爆震发动机”的数据。

虽然美国公布“斜爆震发动机”测试的时间和中国测试的时间只差一个月,但美国公布测试的是“旋转爆震发动机”,和中国的“斜爆震发动机”是两码事。

从原理上讲,“旋转爆震发动机”简称 RDE,是爆震沿“环形燃烧室”连续“旋转传播”,形成自身自持的周期性燃烧。

而中国的 ODE 斜爆震发动机,是利用飞行器“高速运动”产生的斜击波引导燃料发生爆震。

两者原理不同,应用的场景也不同。

美国的“旋转爆震发动机”主要用在“中等速度阶段”的众多高科技武器,是中等速度的“多面手”。

比如说俄罗斯锆石导弹用的RDE技术。除了超音速的独特优势,能够快速突防。最近普京宣布,海基发射锆石导弹试验成功,更是为俄罗斯的国防事业更上一层楼。

而我国研制的“斜爆震发动机”,是“极速领域规则制定者”。比如说更先进的飞行器,比如中国的“腾云飞行器”,可能用在中国最新的战斗机上。

不得不说,中国这些年在发动机领域的进步,世界共睹,简直无人能敌。

那特朗普,对第6代战机更是无比渴望,这不,亲自签署命令,将美国的六代机命名为“F47”,和他第47届美国总统的title相互印证。

这么说吧,中国六代机的发布和频繁试飞,直接戳到了美国大动脉上,但必须重视的是,在我国高速发展、在军工企业玩命拼搏的时候,更不能轻视对于蛀虫的防范。

一只蛀虫能够毁掉千里之堤,一颗老鼠屎能坏掉满锅汤,苏联的核弹是怎么来的?懂的都懂。

14 阅读:6497
评论列表
  • 2025-03-23 09:25

    从这次事件中,反映出一个重要问题:教育一定要重视“德”育。应该从小学直至大学,都应重视。否则,培养出来的都是废材,对国家对人民没有任何好处。

  • 2025-03-23 14:14

    建议为了震慑这类卖国贼,恢复凌迟处死的刑罚,全当是废物利用给医学研究做实验材料。否则不足以平民愤,我们几代科学家耗尽一生在荆棘中摸爬滚打才取得顶级神器,就这么轻易让对手拿去了,这样的叛徒死不足惜,真恨不得把拉出去当灯油点了。

  • 2025-03-23 09:30

    有点心疼科研工作人员,本来稍稍领先一点可以休闲一点,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还得继续研发

  • 2025-03-23 12:15

    灭九族法不严

  • 2025-03-23 09:35

    汉奸,间谍一律枪毙。

  • 2025-03-23 12:59

    关键就不应该过早暴露我们的潜力[得瑟]

  • 2025-03-23 11:31

    对于出卖祖国的间谍,不管什么动机,抓住后一律判死刑立即执行,这样才能起到真正的震慑作用和杜绝后患的作用。

  • 2025-03-23 12:32

    虫子最会糟蹋粮食。

  • 2025-03-23 12:42

  • 2025-03-23 12:35

    是普惠公司哦惠普应该做不来发动机吧[笑着哭]

  • 2025-03-23 12:35

    是普惠公司哦惠普应该做不来发动机吧[笑着哭]

  • 2025-03-23 16:35

    这就是典型读死书人!买什么都可以,买国就不成!

  • 2025-03-23 11:22

    肯定是判死型那个内鬼

  • 2025-03-23 12:37

    一个助力工程师,就能搞到核心技术,说明保密措施是非常拉胯的了

  • 2025-03-23 17:56

    人口太多了,竞争压力巨大,什么路子都能想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