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艺术传承至今已经二百多年历史了,二百多年时间京剧界出现了许多的名家和名角儿,也创排出了许多的优秀剧目。然而京剧艺术的传播固然重要,而京剧艺术的传承也固然重要。
在过去京剧艺术是师徒传承,也就是口传心授,后来出现了科班制度,这也就使得京剧艺术的传承更加的系统,后来出现了戏校。像我们熟知的京剧教育家有王瑶卿、叶春善、萧长华、雷喜福等等。
而在“文革”之后京剧界的著名教育家我认为是孙毓敏和王梦云二位,前者是北京戏校的现象,后者是上海戏校的校长,二者都发掘、培养出了许多的优秀传人。
王梦云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工老旦,宗李派,其师承著名的京剧大师李多奎。
她基本功扎实,嗓音嘹亮,戏路较广,唱做兼备表演富于激情。
常演剧目有《钓金龟》、《行路哭灵》、《遇皇后》、《打龙袍》、《赤桑镇》、《岳母刺字》、《徐母骂曹》、《清风亭》等。
王梦云老师主政上海戏校多年,其曾经谈及过一个问题。
王梦云:“要想振兴京剧确实应该从两方面抓,也就是敬老、抓小。为什么说敬老呢?京剧艺术都在我们各位名家的身上,所以说现在应该抢救什么呢?就是要抢救这些老演员,我就说北京了当然有很多名家,上海我们也有很多名家,生旦净末丑仔细想一想名家很多。现在我就希望我们不管是京剧院的领导,还是全国京剧团的领导,要想办法请这些老先生出山,让他们把他们的玩意传下去。”
我认为王梦婷老师说的非常正确, 况且我认为现在一些艺人到了年龄之后就应该主动的把舞台让给年轻人,因为确实随着年龄的增加艺术水平下降了。而这些艺人去戏校则会发挥更大的意义,因为培养新人一样重要!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