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送出开年大单后,蒙古欲采买日本武器,蒙古为什么选择与日本加强防务合作?这是否会对中蒙关系产生影响?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2月29日,蒙古国防部长赛汗巴亚尔在东京与日本防卫大臣木原稔会面,双方签署了两国防务合作与交流相关备忘录的修改文件,其中就包括防务装备和技术的合作,也就是说,蒙古国这是打算进口日本的武器和技术。
对于本次合作协议的签署,双方都予以了高度评价,木原稔表示,日蒙两国共享“自由和民主”这些普世价值,备忘录的修改将成为强化合作的契机。
而赛汗巴亚尔则回应称:蒙日防务领域的合作关系愈加活跃,已在双边关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日本政府防务预算连年增加,并且正在加速推进武器出口,去年12月,日本政府大幅修订“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进一步为杀伤性武器出口松绑,日本可以通过出口武器和技术为其武器研发生产摊低成本,进而加速军工业的发展,另外遭到相关法律和禁令限制太久的日本也希望借此扩大影响力。
而蒙古国与日本加强防务合作,也是近些年蒙古国外交政策转向的缩影,随着蒙古国与美国越走越近,日韩必然会在其中发挥枢纽作用,过去一年里,美日韩与蒙古的互动都十分频繁。
去年6月份,韩国外交部发布了一份声明,称蒙古国已经同意美国和韩国就关键的矿产协商机制展开讨论,共同探讨合作开发稀土等议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出口国,而美国又是仅次于中国的稀土矿资源最大消耗国,因此在稀土的问题上,美国一直担心被中国“卡脖子”,这个时候,蒙古国送上合作协议,难免有在中美之间站队的嫌疑。
就在韩国这份声明发布仅仅两个月后,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访问美国,与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举行了会晤,双方决定,加强两国联盟和伙伴关系,签署“开放天空协议”,除此之外,两国还发表战略第三邻国伙伴关系声明,签署经济合作路线图。
不仅如此,美国还一口气送了蒙古20辆军事车辆,只不过明面上说是用来装备蒙古国的维和部队。
而就在2月21日,蒙古国与韩国举行了一场关于铁路方面的研讨会,蒙古国对此也高度重视,派出了经济发展部、矿业和重工业部、乌兰巴托铁路股份公司等多个部门和企业都参与了会议,双方将重点放在了铁路建设方面,以及打通两国铁路线的可行性研究。
当然,目前我们尚无法得知,以蒙古国与韩国的地理位置局限,到底要怎么打通铁路,不过这背后传递出的信号却还是让人不得不重视。
一直以来,蒙古国作为中俄之间的内陆国,因为缺乏出海口的问题,其出口多仰仗中俄的支持,因此蒙古与中俄的合作也是最为密切的,但是蒙古国并不满足于现状。
实际上,蒙古国在冷战刚结束后,就曾提出“第三邻国”战略,即在中俄两个地理邻国以外发展外交上的邻国。而这种战略背后的心理无非是两种,一是要在两个大国之间寻找生存空间,二是有更多的友好国家才能有更多资本跟邻国谈条件。
在蒙古国的“第三邻国”战略中,西方国家一直是发展的重点,最初是欧美,后来又加上了日韩等国,而西方也想利用这一点在中俄的后方打入一颗“棋子”。
这次日本和蒙古准备在武器装备和防务技术上合作也是各取所需。蒙古国军队的武器都是上个世纪的苏制武器,但蒙古国又不愿意购买中俄武器,一方面是俄罗斯现在自顾不暇,另一方面也不想和中俄联系过于密切,而采购美国的武器又过于敏感,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日本。
尽管中国并不干涉蒙古国与他国进行合作,但是在全球局势动荡的背景下,如果蒙古国由于地理位置优势,成为新的地缘政治的博弈场,也会对中方有不利影响。
而且对蒙古国来说,在这样十分封闭的地理环境中想要引入外部势力来要挟中俄是很难完成的。从海上到蒙古国都要经过中俄领土,而且距离不短,一旦其与日本的合作危害中俄安全,它的武器不可能运进来,就算武器运进来,后续的弹药和零部件也会被堵在外面。
当然,更严重的是经济损失。中俄有漫长的边境线,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势平坦、气候环境适宜,远好于沙漠成片、海拔较高的蒙古国,一旦中俄绕过蒙古国合作,蒙古国即便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交通的限制,也必然会导致成本成倍增加。
而且在经济合作上,中国一直对蒙古国多有照顾。
就在今年年初,蒙古煤炭协会执行董事吉•卓拉吉日嘎拉还对外透露,今年中国需要进口1亿吨焦煤,其中5500—6000吨有望从蒙古国进口。
这笔订单对于经济糟糕的蒙古国来说非常重要,而且放眼世界蒙古国找不到中国这样的大客户,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另外蒙古国周边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都是能源出口国,其本质上存在竞争关系。
就在上个月的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蒙古国外长巴特策策格还专程找到王毅外长,在会面中,巴特策策格明确承诺,蒙方珍视蒙中友好,愿加强高层交往,增进政治互信,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双边关系取得更多成果。
我们也希望蒙古国能践行承诺,为中蒙合作添砖加瓦,做出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