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已经过去了,头发也觉得比较长了, 便想路过菜场的快剪店去理发一下。
今天上海的气温突然高达27度,这么高的温度 ,理个发家里洗个澡确实不错。
可是入过农贸市场里的快剪店的时候,发现今天情况不对,人怎么会这么多?平日里人很少的快剪店竟然挤满了人。

我也好奇的进去看了一看,突然发现店内贴着一个公告:3月1号龙抬头,理发涨价10元”。
这一局的这些人谁定的这也太厉害了吧。
原来服务于老年人的快剪店一直是以低价来拉拢人心的。平日里就是10块钱,但是今天却突然涨到了20块,而奇怪的是人却非常多,难道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吗?

回家赶紧恶补功课噢,发现真的是有缘由的:二月二龙抬头里面竟然隐藏着这么多的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小孩都剃头”,这句俗语在民间流传已久,每至农历二月初二,理发店总是人头攒动。今年的二月二,我照常路过熟悉的理发店,却被一则涨价通知惊到——店内理发价格竟涨了一倍。望着那醒目的价格表,我的第一反应是诧异,不过细细想来,这背后或许藏着诸多缘由,值得探寻一番。

从传统习俗来讲,二月二龙抬头这天理发,有着特殊的寓意。在古代,人们对龙极为尊崇,龙被视为祥瑞之物,掌管着行云布雨,关乎着农业的丰歉。二月二正值惊蛰前后,大地复苏,阳气回升,传说中的龙也在这一天苏醒,抬起龙头,为人间带来生机与希望。百姓们认为,在这一天理发,象征着“剃龙头”,可以鸿运当头,让自己在新的一年里精神抖擞,诸事顺遂。这种观念历经千年,深深扎根在人们的文化基因里,使得二月二成为理发的黄金时段。

正因如此,每到二月二,理发店的生意就格外火爆。平日里顾客相对分散,可到了这天,男女老少蜂拥而至,客流量呈爆发式增长。对理发店而言,这是难得的“旺季”。从经济学角度看,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当需求短时间内急剧增加,而供给相对稳定时,价格上涨便成了一种市场调节手段。理发店师傅们一天从早忙到晚,服务的顾客数量远超平常,为了平衡人力成本和经营收益,适当涨价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他们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付出了更多的劳动,承受着更大的工作压力。

然而,涨价一倍,是不是有些过于夸张了呢?这或许还和经营成本有关。二月二的集中客流,对理发店的物资消耗极大,像洗发水、毛巾、一次性用具等都需要大量储备。同时,为了应对高峰,理发店可能还会临时增加人手,或者安排员工加班,这些额外的支出都需要通过价格来消化。再加上理发店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生意较为平稳,也需要抓住像二月二这样的特殊节点,来提高整体收益,以维持店铺的日常运营和长远发展。
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面对突然翻倍的价格,难免会觉得难以接受。毕竟,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已经习惯了相对稳定的物价。但换个角度看,这也是传统习俗与现代商业相互碰撞的结果。我们在享受传统习俗带来的仪式感时,也得理解商家的经营之道。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商家通过涨价获取更多收益,而消费者则用行动传承着古老的文化传统。
这一次二月二的理发涨价经历,让我明白,传统习俗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还和现代生活的经济活动紧密相连。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也许,在未来的二月二,我们可以提前和商家协商价格,或者选择错峰理发,既能满足传承习俗的需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让这一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和谐的光彩。
既然这样,那我就晚几天再去剪头发吧,一来我也不是特别相信这些传说,就是剪个头发而已,把自己的银子贵一倍去剪有什么意思?到明天理发的价格就是10块钱了,这便是普通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过日子慢慢来吧,也不去追求那些费钱的玩意,普普通通过一生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