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大美人文之文体嘉年华2025年主持人大赛决赛圆满完成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2025-04-08 14:53:41

为激发参赛者的创造力与表达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及沟通技巧,深度挖掘口才表达与即兴主持潜能。3月25日,人文学院于第二报告厅成功举办“循声逐梦,声生不息”主持人大赛决赛。此次大赛由中国语言与文化教研室副主任曾静,党总支组织委员徐杰,团总支书记袁超,团学指导老师余金泓、任俊燕、杨芹,团总支学生副书记陈婧担任评委,人文学子积极参与,共度璀璨时光。

(人文学院团部总支书记袁超为大赛致辞)

活动伊始,人文学院团总支书记袁超为大赛致辞。他充分肯定了赛事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并寄语人文学子:“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更是人文精神的桥梁。希望各位选手以此次比赛为契机,锤炼专业能力,传递时代声音,在舞台上展现青春风采,在实践中践行人文担当。”袁老师的精彩发言,如同一剂强心针,为活动注入了强劲的精神动力。

致辞结束后,8名决赛选手依次登台亮相。他们身着正装,精神饱满,以充分自信的姿态面向观众,展现了人文学院学子的蓬勃朝气与专业素养。

决赛设置“五分钟主题陈述”与“即兴主持”两大环节,8 名决赛选手依次登台,以"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志愿服务"的温情叙事,"生态环境"的深刻思辨为支点展开精彩演绎。       1号选手李灵以自身经历诠释了奉献友爱的志愿精神;2 号选手冷诚圆以“志愿之光:温暖世界的力量”为主题,着重讲述志愿精神的内涵与价值;3号选手赵彬凯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凸显青年使命与作为;4号选手顾成昊诉说生态环境的当下保护与未来展望;5号选手王韵涵着重阐述生态环境保护共筑绿色未来;6号选手王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乡村振兴为题应对挑战谋发展;7 号选手彭程聚焦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碰撞,让古老乡村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8号选手张智炼呼吁人们感受志愿服务的力量。

他们精彩的主持不仅赢得现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更是彰显了新时代主持人作为主流价值传播者与时代精神弘扬者的使命担当,为凝聚社会共识、推动文明进步注入了青春活力。

在第一环节的五分钟主题陈述中,团总支书记袁超从台风塑造、语言逻辑、情感共鸣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他对选手们的充分准备和主题理解深刻表示赞赏。但他也指出,部分选手在表达上略显生硬,缺乏自然流畅感。同时,他强调主持是语言与情感的双向传递,建议选手们在未来的表达中更加注重情感的投入和语言的韵律。

到即兴主持环节,8位选手的表现各有亮点——面对突发情况,大家的主持略显紧张,不过他们能尽快调整状态,凭借敏捷的思维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好地应对挑战。在把控现场节奏方面,选手们也表现出了专业的主持的潜力:观点清晰,逻辑连贯,现场不断响起阵阵掌声。选手们的临场表现让大家看到了我院学子在主持专业能力上的进步,相信经过此次锻炼和磨砺,他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任俊燕老师对第二环节命题主持中选手们的创意和应变能力给予评价。她认为选手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构思出独特的主持内容,展现出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任老师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她希望选手们在主持时能更加注重细节的处理,如与观众的互动、场景的描绘等,以增强主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经过各评委的综合评审,7号选手彭程凭借沉稳台风与创意表达摘得桂冠,5号选手王韵涵和2号选手冷诚圆分别获亚军、季军,另有五名选手获优秀奖。

曾静老师为第一名选手彭程颁奖

徐杰老师为第二名选手王韵涵颁奖

袁超老师为第三名选手冷诚圆颁奖

任俊燕老师老师为优秀奖选手王洁、张智炼、顾成昊、李灵、赵彬凯颁奖

决赛尾声,曾静老师对参赛选手进行多维度评价:“选手们不仅展现了语言的魅力,更以创新的表达和真挚的情感传递了青年担当,令人耳目一新。”同时,曾静老师指出,经过两轮赛事的淬炼,选手们褪去了青涩,愈发展现出自信与从容的气度。谈及语言表达的秘诀,曾老师分享了实用心得,激励学子们日常积累诗词典故与百搭金句。她表示,这些文字瑰宝不仅能为赛场表现锦上添花,更能让学子们在生活的点滴中传递内心的细腻情感,在思想的碰撞中清晰阐述独到的见解,希望同学们在快速的信息时代下坚持“语言”这种慢传播方式。

最后,徐杰老师表示,本次比赛不仅是一场语言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对语言表达能力与创意实践的全面展示。同时,徐杰老师特别指出:"语言艺术承载着文明传承的使命,希望同学们以赛事为起点,持续探索语言艺术的深层价值。” 她希望人文学子能够从此次比赛中有所收获,感受到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将这份对语言的热爱与追求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用语言的力量去影响他人,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言锋淬火绽星光,妙语织锦绘华章。此次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我院学子提供了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主持人大赛虽然落幕,但梦想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期待每一位选手在未来的舞台上继续发光发热,用语言传递力量,用声音感动世界!未来,人文学院将继续以多元活动为载体,践行“大美人文”的活动理念,以文化浸润培铸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图文:陈心怡、贾雪菲、周雨、魏珊(传媒中心 杨钦楠/编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