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墓兽撞脸“听泉赏宝”:一场跨越千年的奇妙相遇

Y兔对您说 2024-11-28 10:48:38
一、撞脸事件始末

最近最近,众多镇墓兽因撞脸网红博主 “听泉赏宝” 而火爆出圈,引发全网热议。例如收藏于连云港市博物馆的隋朝耀州窑镇墓兽,人面兽身,额发上扰,头顶高耸犄角,双耳巨大向外伸张,怒目圆睁、目光如炬,与 “听泉赏宝” 有几分神似。被网友发现后,连云港市博物馆的镇墓兽瞬间吸引了大量游客打卡,门口排起长龙,工作人员不得不维持秩序并限流开放。

无独有偶,河南巩义市博物馆的唐代黄釉镇墓兽、开封博物馆的黄釉人面独角兽、贵州博物馆的唐代彩绘人面兽身镇墓兽也均与 “听泉赏宝” 撞脸,网友调侃这些镇墓兽是 “听泉兽”。巩义市博物馆副馆长张淑晓介绍,巩义市博物馆的镇墓兽系 1990 年在巩义鲁庄镇出土,这些镇墓兽出土时间相近,可能有一定制式,高等级的墓会有好几个镇墓兽,某一方位的镇墓兽或许会出现部分外形相近情况。目前因为打卡人数过多,该镇墓兽已经改为“单间”存放。

二、镇墓兽的历史探秘1. 镇墓兽的起源与发展

镇墓兽作为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冥器,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古人认为人有灵魂,镇墓兽是为震慑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早在原始社会,“图腾” 在殉葬墓中出现,为镇墓兽的出现奠定基础。春秋战国时期,镇墓兽基本形成狰狞凶恶的面目。战国时期楚墓中的镇墓兽到晋朝更加流行,唐朝时大量出现达到鼎盛,后随着人们丧葬观念的变化,晚唐时期逐渐被铁猪、铁牛等随葬品取代,唐玄宗天宝末期逐渐消失。

2. 镇墓兽的作用

古人认为人有灵魂,镇墓兽为震慑鬼怪、保护死者灵魂而设置。关于镇墓兽的意义,学界有三种看法。其一,镇墓兽是山神的造像,有镇压邪崇、驱除妖鬼的功用。其二,镇墓兽是一种变形龙,是亡者灵魂的看护者,负责 “引魂升天”,或 “导魂入阴”。其三,镇墓兽是地神土伯的造像,其意在抚慰地神不要侵食死者的灵魂。

因此,镇墓兽早期到晚期的形象也有重大变化。当镇墓兽作为驱逐恶鬼的护卫之神时,形象凶恶,以震慑四方鬼怪;当镇墓兽的作用是护卫死者魂灵,作为灵魂的看护者时,形象又趋向神圣。镇墓兽的早期形象有人、虎、鹿等,借助眼见的实物来降妖除怪。到了魏晋,出现了单体走兽,加入了臆造的成分,似乎可以算作是一种厌胜之术。

三、镇墓兽撞脸现象分析

多个博物馆镇墓兽撞脸原因可能与制式有关。正如巩义市博物馆副馆长张淑晓所介绍,这些镇墓兽出土时间相近,在特定的年代镇墓兽可能会因制式要求而出现部分外形相近情况。例如,河南巩义市博物馆、开封博物馆以及贵州博物馆的镇墓兽均与 “听泉赏宝” 撞脸,且它们的出土朝代都集中在隋唐时期。在古代,高等级墓葬往往有严格的规制,镇墓兽的设置也不例外。这种制式可能是当时社会丧葬习俗和文化观念的体现,确保了镇墓兽在造型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同一时期的审美取向相似也对镇墓兽的造型产生了影响。唐朝时期,随着国力提升,唐墓中随葬品尤其是俑类风格由早期的写实、质朴逐步转向怪诞、夸张。镇墓兽的形象也在这种审美趋势下不断变化,经历了从无舌到有舌、无颈到曲颈、兽面到人面、单头到双头的发展历程。这种共同的审美取向使得不同地区的镇墓兽在造型上呈现出相似的特点,造就了 “千年撞脸” 的奇妙现象。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