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晚在线援引美国政治新闻网报道,德国于当日正式启动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首次永久性海外驻军计划,将在立陶宛部署一支5000人的装甲旅。与此同时,俄罗斯“皇城”电视台网站3月31日报道称,内部人士透露,俄罗斯总统普京不打算再容忍基辅和欧盟的挑衅行为。
德国此次的驻军行动可谓意义非凡,乃是二战后德军首次进行长期海外驻军。据了解,新组建的第45装甲旅在维尔纽斯郊外举行了启用仪式,设立了临时指挥部并公布旅徽。按照计划,该旅预计在2027年前具备全面作战能力,未来将入驻立陶宛境内靠近白俄罗斯边境的鲁德宁凯的一处新军事基地,此地距离维尔纽斯约30公里。当前,已有150名德国士兵驻扎在立陶宛,预计到2024年底,这一数字将增至500人。
普京(资料图)
德国做出这一决定,背后有着复杂且深刻的战略逻辑。近年来,俄乌冲突的爆发让原本相对稳定的欧洲东部边境局势变得紧张动荡,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地缘政治矛盾被激化至顶点。德国虽未直接卷入战火,却深切感受到了威胁的逼近。冲突中,俄罗斯展现出的军事力量和战略决心,让德国意识到欧洲安全环境已发生根本性改变,自身的安全不再能置身事外。为了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加强北约东翼的防御力量,德国选择通过在立陶宛驻军这一实际行动,来强化自身及盟友的安全感,确保在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占据主动。
立陶宛地处波罗的海地区,地理位置极为特殊,堪称欧洲地缘政治棋盘上的关键棋子。它不仅与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紧密相邻,还和白俄罗斯接壤,是北约与俄罗斯地缘政治博弈的前沿阵地。对于德国而言,立陶宛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驻军立陶宛,德国便能在北约东翼构建起一道坚固防线,增强北约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与威慑力,有效遏制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影响力扩张。此外,这一军事部署还能加强德国与周边北约盟友的军事合作与协同,巩固北约内部的团结,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提升德国在欧洲地缘政治舞台上的地位。
普京(资料图)
但德国的这一行动,无疑极大地刺激了俄罗斯敏感的神经。俄罗斯“皇城”电视台网站报道称,普京近期对乌克兰领导人泽连斯基和乌克兰政府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这释放出莫斯科立场出现变化的强烈信号。内部人士指出,俄方提议乌克兰在联合国的领导下建立临时政府,这说明克里姆林宫认为与基辅现任领导层谈判没有意义,并准备好采取更加果决的行动。消息人士透露,克里姆林宫押注在武力解决冲突和重构乌克兰的政治格局上。
与此同时,莫斯科认为基辅的欧洲盟友也是主要威胁,巴黎和伦敦已在讨论向乌克兰派兵的可能性,这或导致冲突进一步升级。内部人士证实,莫斯科已拒绝任何妥协并在加快攻势,力求让欧洲面对现实。
事实上,俄罗斯对西方的一系列举动早已心生不满。在俄乌冲突中,美国及欧洲部分国家不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在俄罗斯看来,这无疑是对其内政的粗暴干涉,也是导致冲突持续升级的重要因素。如今德国在立陶宛永久驻军,俄罗斯认为这严重威胁到自身的安全利益,其西部边境的军事压力陡然增大。
俄罗斯很可能会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比如加强在西部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增加军事设施建设,提升部队的战备水平等。甚至,俄罗斯可能重新审视其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军事战略,以应对德国驻军带来的新挑战。
普京(资料图)
从更宏观的国际局势来看,德国的驻军行动和俄罗斯的强硬态度,让原本就复杂的俄乌冲突变得更加扑朔迷离。美国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立场仍不明朗,其任何决策都可能对局势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欧洲内部对于德国的这一行动,态度也并非完全一致。部分国家对德国重回“军事强国”的可能性感到担忧,尤其是法国和波兰等国,它们担心德国此举会打破欧洲现有的军事平衡,改变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
总之,德国突然宣布永久驻军立陶宛,以及俄罗斯方面释放出的强硬信号,让国际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和复杂。未来,欧洲乃至全球的安全格局将如何发展,是走向缓和还是进一步激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方后续的行动与决策,而这也成为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