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东风集团的情况并不太好,因为合资品牌的受欢迎程度下降了,而自主品牌的竞争力也不够强。
截至2023年上半年,东风汽车的新车销量达到94.55万辆,较去年同期下滑了23.4%。其中,合资品牌的销量下滑了近30%,而自主品牌的销量下滑超过30%。与之相比,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新车销量达到了1323.9万辆,同比增长了9.8%。换句话说,无论是东风汽车旗下的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都未能跟上整体车市的增长趋势。

尽管如此,合资品牌在市场中下降是一个明显的趋势,东风单靠自己无法改变这种局势。为了摆脱困境,东风只能在自主品牌领域加大力度。
为了改变不景气的情况,东风汽车在8月16日发布了东风乘用车新能源“跃迁行动”的计划,该计划将把东风品牌划分为三个系列,三个系列分别是东风风神、东风eπ和东风纳米,以加快推动东风乘用车新能源业务的发展。

东风汽车自主品牌板块已经确定了发展方向。包括冲击高端市场的岚图,专注高端越野市场的猛士,基于DSMA平台实现燃油向混动节能转型的东风风神,负责主流电动车市场的东风eπ,以及在小型纯电动车市场扎根的东风纳米。

纳米品牌不仅是东风汽车“跃迁行动”的最后一环,也是其产品战略的扩展。其主要目的是填补东风汽车在小型车市场长期存在的空白,为东风汽车创造更大的销售增长。
此外,东风汽车对纳米品牌的描述是“专注于纯电动汽车的国内品牌”。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信息,第一是该品牌将基于纯电动平台打造汽车,第二是产品的定价可能相对亲民。在品牌规划方面,东风纳米计划每年推出1-2款新车型,并希望在2025年实现销量突破40万辆的目标。

东风纳米品牌在8月23日正式发布,同时展示了品牌专属的量子架构3号平台首款车型——纳米01。
关于量子架构3号平台,东风纳米品牌目前已经向外界披露了几个重要信息点:
1、我们专注于发展纯电动小型车市场,但并不生产A0级和A00级小车。
2、量子架构3号平台采用了与大多数纯电动车平台相同的短前后悬设计,平台轴距范围在2680毫米至2750毫米之间。这种长轴距的结构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宽敞的乘坐空间。
3、高端电动车通常采用装配电池包,在仅毫秒的时间内能够实现主动断电。
4、该车搭载马赫E电驱系统和扁线电机,每百公里的能耗约为11千瓦时,达到了89%的CLTC综合效率。
5、小型车有一个加分项,就是它采用了高性能芯片和算法打造出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
6、使用400V快速充电技术,只需充电8分钟即可获得200公里的行驶里程。
7、固态电池目前已进入试运营阶段,其能量密度可达350Wh/kg以上,预计将在2027年至2028年期间开始大规模生产。
8、轮毂电机是一种可以装载在车轮上的电机,可以提高传动效率,优化汽车的结构和电池布局。这项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尚未大规模应用。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看出纳米品牌具备成为东风汽车旗下热销品牌的潜力。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事实上,纳米品牌所面临的挑战也非常严峻。
一方面,纳米品牌尚未在市场上打响头炮。当前,纳米品牌有两款在售车型,一款是纳米EX1,另一款是纳米BOX。这两款车都是基于雷诺e诺打造的。纳米EX1早在2020年就已经上市,纳米BOX则是在去年11月才推出的。这两款车都是从东风品牌“调度”过来的。在新能源市场中,它们的最大优势就是价格便宜,起售价不到5万元。
纳米01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特别是车头三角形灯带的设计,让人们不禁联想起另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在纳米01亮相后不久,许多网友纷纷表示在这款车上看到了smart精灵1的影子。

另一方面,作为国内首个专注于纯电动小型车市场的品牌,纳米算是坐上了顺风车,但也必须面对市场萎缩的风险。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微型车的销量遇到了严重的下滑,其中五菱宏光MINI的销量同比下降了35.3%。这个细分市场显然已经进入了存量阶段。东风纳米明确表示不会涉足此市场,这可以说是一个明智的决定。然而,现在去开拓小型车市场似乎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五菱宏光MINIEV和其他微型电动车的销量锐减是大家都预料到的。过去,五菱宏光MINIEV之所以能够迅速走红,实际上是因为当时国内新能源市场缺乏经济实惠的“代步车”。然而,实际上需要廉价“代步车”的消费者数量是有限的。一旦这部分消费者逐渐满足购买需求,微型电动车市场规模就会缩小,微型电动车只能成为一时现象。

同样地,随着小型电动车市场的热度不减,未来市场对其消费量也不太可能发生大的变化,东风纳米如果想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要抓住机遇。
目前,小型车市场上有四个主要品牌,分别是比亚迪海鸥、比亚迪海豚、五菱缤果和欧拉好猫。如果我们将最近降价至12万元的大众ID.3也算在内的话,那么这个细分市场中就有6款热门车型。但实际上,只有这6款车型能够达到畅销,其他同级别的车型都只能黯然无光,这表明纳米01的挑战是非常巨大的。

换句话说,纳米01上市后将面临许多障碍,它的未来要么被这些障碍所阻碍,要么成为一个巨大的障碍。
当然,东风纳米的目标就是成为后者。
到底是成为前者还是后者,主要取决于东风纳米本身。只要纳米01能够应用轮毂电机、超级快充、自动泊车、L2级辅助驾驶系统等科技配置,并合理定价以迎合消费市场,那么纳米在小型车市场将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可以与海豚、缤果和ID.3等车型一争高下。
换句话说,我们需要看东风纳米能否为东风汽车带来额外的销量,并且关键在于量子架构3号平台的首发能否成功。而这取决于纳米01技术是否能够真正实施,以及价格是否具备竞争力和诚意。
如果没有两头到岸,那么东风纳米也不能再自称为“专业”、“国民”电动品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