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关注央视军事频道的军迷发现,在解放军西部战区陆军日常训练的报道中,出现了武装机械狗参加室外训练的画面。视频中,一台机械狗匍匐在地上埋伏观察,另一台机械狗站起来开枪,两轮短点射就把对面的目标消灭了,目标靶人身上的弹孔分布均匀,训练取得很好的效果。

人容易受到各种环境条件影响,导致训练成绩与实战效果存在一定差距。机械狗对训练环境和战场环境的感知差别不大,可以说训练场就如战场,训练的效果等同战场的结果。机械狗一旦投入战场,会比人更快、更容易适应战场环境。
服现役的机械“汪星人”
解放军进行军改以来,西部战区成为解放军陆军新型装备的试验区和首批列装部队。通过报道可以看出,解放军已经正式将军用机械狗纳入到一线部队的作战体系当中。
因为边境纠纷,中印之间冷热冲突不断。解放军陆军新型装备重点向西部战区倾斜,也算事出有因。
中印边境问题的历史由来已久,1962年双方冲突结束后,为了表达和平解决冲突的诚意,中方主动放弃了本属于我国领土的部分藏南地区。但是印方仍然对中国实际控制的阿克赛钦等部分地区耿耿于怀,表现出不甘心又不敢惹的纠结心态。
中印边境地势特殊,我方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印方地势较低,易攻难守,身后就是印度平原。中国军队处于俯瞰印方千里纵深,印军在解放军火箭军和炮兵部队火力覆盖之下,几乎处于无处藏身的境地。重装合成旅进可直逼印度首都,纵横广袤的恒河平原,退可依山据守痛击来犯之敌。
印度真是梦寐以求想要夺回这些雪山高原啊。

不过,高海拔地区对我方驻守人员也有不利之处。过去这里是人迹罕至的雪山高原,山上长年积雪,山下河谷狭隘,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对长期驻守的士兵会产生较大的生理影响,也给我军边防部队的物资补给、兵力调遣运输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近些年,作为基建狂魔的中国,虽然已经在边境地区修建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但仍受制于地理环境限制,解放军在边境地区的部署规模并不算大,常驻部队数量远低于印军。
中印两军实控线两侧一定距离内,印军武装力量达到了15万人以上,对解放军拥有数倍兵力优势。虽然解放军单兵能力强,装备先进,但是在双方发生直接冲突时,难免会有双拳难敌四手的困境。
因此,解放军有必要在不增加一线兵力的前提下,通过某种方式大幅提升边境部队综合作战能力。而央视曝光的西部战区某旅所列装的机械狗,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在俄乌战场上,也曾出现过一群特殊的“士兵”战场机器狗,这些机械狗能穿越枪林弹雨运送弹药,能在战场中执行最危险的侦查任务。
这是继无人机之后,又一个出现在真实战场上,具有改变传统战争模式的无人智能机械人。而且经专家判断,俄乌战场上的这款无人智能机械狗,就是中国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出口型民用版机械狗。

美国是最早研发军用机械狗的国家,当时研究的目的是在战场上替代士兵运送物质。研发的试验型机械狗非常成功,能负重,能保持平衡跨越障碍。不过因为动力使用的是燃油发动机,导致噪音过大,放到战场上容易暴漏目标,对己方士兵构成干扰和危险,所以没有投入生产,作为科技成果封存了起来。
中国研究的机械狗因为使用电池提供动力,又攻克了部分技术缺陷,较好的解决了噪音问题。而且解放军装备的机械狗在性能上与民用机械狗有着明显差别。

民用版改为军用的机械狗,由于设备集中在“身体”上,所以存在明显的重心偏高问题。如果直接将95式自动步枪安装在民用机械狗身上,射击产生的后坐力即便不会掀翻整个机械狗,也会让射击精度大幅下降,如果要加装反坦克导弹、榴弹发射器等重武器,效果会更差。
但央视频道画面中的解放军机械狗却不是这样,枪械在机械狗身体上开火时几乎没有晃动。
走在研发前列的中国版“机械狗”
西部战区列装的这款机器狗与普通狼狗的体型相当,采用四肢支撑的方式前进或站立,还能卧倒隐蔽,大大降低被子弹击中的概率,战场存活率更高。机器狗的前方,装有多组摄像头,相当于机器狗的眼睛,能让机器狗对周围环境有很强的感知能力。机器狗的背部,安装了一款7.62毫米的链式机枪,当它确认目标后,能快速点射,完成对目标的清理。
机器狗还装有小型雷达和夜视红外摄像头,夜间的作战水平,远远高于普通士兵。机器狗不仅能实现火力压制,而且还具有侦查、排雷、运输等功能,可以在复杂战场的环境中,平稳自如的穿越沟壑、河流运送物质、抢救伤员,按照后方指挥或预设的指令和算法,轻松通过狭小的废墟、地下室、涵洞执行清剿等任务。

机器狗的体型小,隐蔽性高,能携带无人机,直接深入敌人后方,到达指定位置释放无人机,进行隐蔽侦查。机器狗可以轻松穿过敌方的防御网,进行实时情报数据的传输。
这种任务如果靠人去完成,不仅风险高,而且成功的概率很低。
机械狗的动力来源是电池,在双方交战状态下,他可以不休息,高强度连续工作3个小时。在隐蔽接敌或阵地防守时,没有命令或者任务情况下,它可以处于待机状态,只要命令下达或收到敌人攻击的预警,机器狗会被立即唤醒,马上投入战斗。机械狗能不吃不喝不睡觉,在极端条件下,隐蔽坚守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普通士兵根本做不到。
这样的机械狗列装前线部队,战前按照军服等标志输入敌我双方的辨识指令,一旦开战,将给对面的敌人毁灭性的打击。按照实际情况可以预判,在实战中,一台机器狗战力完全可以顶印军一个步兵班。
可以脑补一下,如果印军借助兵力优势想要强取我方哨卡时,当冲上山坡的印军面前突然出现黑压压一片武装的机械狗,会是什么场面。钢筋铁骨,不怕子弹,射击精准,跳跃如飞。带给对方的震撼和恐怖,可能不亚于外星人攻击地球小说中描述的情节。这哪里是机械狗,这分明就是索命的狼啊?

即便被对方远程重火力击毁,也不过是损失了几片合成金属、硅体芯片。
无人机械上战场,代替血肉之躯浴血奋战,那将是多少普通妈妈的愿望啊!
无人作战时代的人性挑战
受到央视曝光的西部战区陆军某合成旅,是解放军首个成建制装备机械狗的部队。这是解放军在军改不断深化的当下,将西部战区陆军列为专门测试新作战概念的部队,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新概念、新装备优先列装给西部战区部队。
又是央视军事频道,我们看到了2025年刚刚过去的解放军新年大练兵。解放军各个战区的陆军部队,训练里用上外骨骼、机器狗、无人机、激光武器等尖端装备,高科技在战场上的运用越来越多。

在一些官方媒介里,西部战区陆军合成旅的士兵,穿着高科技外骨骼,开着山猫全地形车,带着机器狗、无人车,支援前线、运输物质。行军途中,部队突然接到命令,前方道路被破坏,转换前进方式。战士们立即下车,迅速将物资搬到无人驾驶车上和放到机器狗、外骨骼的背囊里,继续出发,按时抵达目的地。
西部战区的辖区面积大,国境线长,边境环境复杂严酷。在没有装备机械狗之前,一次边境巡逻往往需要数天时间,战士要穿越峡谷高山,雪地森林,生命安全时常遭受到各种挑战。有了机器狗之后,边防战士的巡逻压力也要小很多,把机器狗放到一些环境恶劣的地区,边防战士可以减少巡逻的次数。如果再有无人机的加持,战士们就可以足不出哨卡,完成边境保卫任务。

解放军军改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制定了高科技军事装备研发的核心策略。
按照服役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整体思路,根据以往只要是你看到的,一定是想让你看到的惯例,已经列装西部战区陆军部队的无人机器狗,肯定已经具备实战能力,并已在西部战区投入战前使用。
一定还有许多正在研发中,更高级的高科技装备,将逐步进入我军服役,全面提升解放军现代化战争能力。
无人机器狗的研发也并没有停滞,更加先进的四足机器人,在技术上也已经取得了突破。

我们曾经构画一幅未来战争的场景:机器狗在前面冲锋陷阵,无人机在天上掩护攻击,士兵在后方指挥操纵。
其实这一天已经到来。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2024年12月21日,乌克兰哈尔科夫北部利普奇地区发生了一场让世界侧目的战斗。一支俄军连队在常规步兵阵地上驻守,遭遇了一支无人作战部队的突然袭击。无人排雷车、布雷车和破障车配备机枪、榴弹发射器与迫击炮,在无人机和巡飞弹的协同下,轻易突破了俄军的防线。几小时后,整支俄军被全歼,乌克兰机器人部队几乎完好无损。
这场冲突虽规模不大,却标志着战争形式的彻底转变。
美国西点军校的军事专家马克·汤普森教授指出:"这不仅仅是新武器的出现,而是标志着地面作战开始进入“人机协同”的新时代。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人类自己在制造“杀人机器”,当AI获得开火授权,战争将会失去人性底线。
当机械狗替代士兵端起枪,把子弹射向同是人类的敌人时,我们既要面对军事技术革新的现实需要,更要坚守住人性最后的防线,坚信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永久和平。
参考资料:
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新闻报道
迫不及待想看到和三哥玩一下了![吃瓜]
无聊!
别夭天团什么的,谁是待宰的羔羊,发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