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战机,当俄罗斯苏-57战斗机遇到歼二十战斗机

历史有小狼 2025-03-25 04:04:17

2024年11月,俄罗斯苏-57战斗机亮相珠海航展,这也是苏-57战斗机第一次参加中国航展,这款战斗机要在我国亮相的消息一出瞬间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讨论风暴。

苏-57战斗机立项于2000年,正式试飞是在2011年,俄罗斯历经多年研究终于交出了一份答卷,但是这份答卷似乎看起来并不完美,尤其是在和我方研制的歼二十战斗机相比差距不小,那么苏-57战斗机输在了哪里?它的技术不足体现在何处?

一、

初期的俄罗斯作为前苏联主要遗产的继承者,其工业产业大多继承自苏联,但是多年来俄罗斯的工业发展停滞不前,而这样的“一成不变”在军事武器的之上体现更为明显。

现在俄罗斯持有的大多数武器设备与苏联时期相比进步有限,真正可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产品有限,只是苏联留下的老底太厚,俄罗斯啃着苏联的老底也完全可以成为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

美国研发的F-22战斗机是第五代战斗机的经典之作,其灵敏性、精确度、对空作战能力都属顶尖,俄罗斯面对着美国的压力,极其希望能生产出一款可以与美国F-22战斗机相媲美的战斗机,于是苏-57战斗机项目应运而生,而俄罗斯要研发新战斗机的消息一出也确实引发了美国的警惕。原因无他,实在是苏联实力留下的阴影太强。

苏联研发的战斗机能力并不亚于美国,例如苏-27战斗机性能就远超西方国家同时代的战斗机,2010年美国才广泛运用的红外搜索系统苏联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给自家的战斗机配上了,此外苏联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有目共睹,即使是双方在多个方面都存在对立的前提之下,苏联仍然有17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苏联科学的发展路线自成体系,其强大的科研实力实在是令美国心惊胆战。

美国对俄罗斯打起了十二万分的防备,但是俄罗斯和当年那个红色巨人大为不同,俄罗斯在研发上的劣势太多,新交出来的战斗机虽然有亮眼之处但是离世界一流水准还是有所差距,尤其在与我国研发的歼二十对比之下,苏-57优势更加不显。

二、

在西方国家的打击之下,俄罗斯的经济遭受重创,国内发展始终一潭死水,而战斗机作为高端军备其研发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苏-57这个项目虽然在多方关照之下上马了,但是谁也不能把钱凭空变出来,为了推动项目的进度,俄罗斯选择与印度合作进行开发,印度出钱俄罗斯出力,互相打好配合,也算是两全其美。

但数年之后印度却选择撤出了这个项目,原因有二:一来俄罗斯一直要求印度提升投资数额却进展不大,二来印度在和美国通气之后也知道俄罗斯的新型战斗机虽然看起来是那么回事,但是和美国的F-22比起来还是显得不够先进,在思考之后印度在2010年撤出了俄罗斯的项目,而此后俄罗斯的研发进度一直提不上来,后来俄方还是顶住了多方压力,成功研制出了全新的第五代战斗机。

其次就是设备问题,电子系统是一架战斗机的灵魂所在,但是俄罗斯长期被西方国家封锁,虽然苏联时期的电子产业位居世界前列,但电子产业更新迭代速度极快,俄罗斯已经失去了该产业的龙头地位,所以苏-57战斗机实质上在电子系统上就难以和其他国家研发的第五代战斗机的水平相提并论。

第五代战斗机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强大的隐身能力,而苏-57却在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其机身设计的不够流畅,在这方面俄罗斯欠缺了考虑,所以一般认为苏-57的隐身能力处在战斗机和五代战斗机之间,与他国研制的五代机相比有所欠缺。

而我国研发的歼二十则不存在苏-57的劣势,首先就是电子设备上,我国一直重视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专研的电子设备早已经实现了轻便化,俄罗斯的苏-57战斗机的机载电子设备程序复杂,对飞行员的操作存在不便,但我国的电子设备仅有100克左右,可以说相对于俄罗斯是实现了巨大的进步。

其次我国对于战场网络体系的建设更加完善,此前我们研发的多种机型,例如空警-500预警机、歼-16电子机都可以成为歼二十的先导机,为歼二十的上场打好基础,而俄罗斯的信息化建设与我国相比就显得不足,在前方状况未明的前提下,苏-57贸然上场只怕难以实现它的优势。

苏-57战斗机内置的弹药舱尺寸较小,可搭载的对象有限,而如果要搭载其他的武器上场则只能选择外放,而这直接就破坏了战斗机的隐身性,可以说苏-57的这个设计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我国的歼二十则优化了这个部分,可以兼容的武器更多,同时也没有影响自身的隐身性能,实现了双赢。

俄罗斯因为资金短缺以及技术等多方面原因,其研发的苏-57战斗机直到2020年才投入量产,而目前服役的战斗机总数只在20架左右,运用不广也是苏-57客观存在的问题,不能从广泛的实践中得到经验,也就难以实现未来的升级发展,同时资金问题也是俄罗斯发展战斗机中客观存在的障碍,没有资金等于没办法开拓生产线,没办法开拓生产线等于无法拥有足够的资金继续发展苏-57,这几乎是一个恶性循环,而本次俄罗斯参加珠海航展就有给苏-57找买家的目的,只要能发展到国际订单,那么俄罗斯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而与此相反的是我国资金充沛,对于歼二十的研发以及投产都极为重视,歼二十自2017年投入使用以来已经稳定生产超过200架,这几乎是俄罗斯数据的十倍,歼二十的广泛生产既可以为我国后来研发新机型奠定基础,又可以为我方后来继续投产第六代战斗机做好生产经验准备,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

俄罗斯的苏-57虽然被纳入了第五代战斗机的范畴之中,但是总体而言和我们的歼二十在电子设备、整体设计之上都存在着差距,可以说我们的歼二十在各个层面上完全超越了俄罗斯,

俄罗斯苏-57和我国的歼二十并不是一个等级的战斗机,我们有自信说我国的技术对比起来完全是碾压级别的胜利,此前有人说希望我国的歼二十可以向俄罗斯的苏-37学习,这种观点实在是不可取,哪里有一个班级的前三名向中等生学习的道理呢?这些人需要做到的就是正视我们的发展,以自信骄傲的态度面对我们的进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骄傲,俄罗斯毕竟继承了苏联的研究成果,苏-57在一些方面也具有可取之处,例如发动机设计等等,参考俄罗斯的经验对我们的歼二十升级发展也很有利,毕竟俗话说“开卷有益”。

如今的中国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对某些领域的技术“力所不及”的中国,在许多领域中国做到了世界顶级,歼二十作为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和设计的第五代战斗机,其综合性能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而随着中国对歼二十机型的深度发展,着急忙慌的美国也在推动自己发展“六代机”的计划,这也代表着美方对我们的警惕之心到达了巅峰,我们要用更加仔细致认真的科学精神面对来自美方的挑战,毕竟这是我们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竞争对手,而这个竞争对手对于打压我们的野心一直不小。

五代机的研发成功带给了我们信心,在此后为了和美国形成竞争,我们势必要进一步发展六代机,这不仅仅是对歼二十优势的延续,更是要和当今的热点科技方向——无人机、人工智能等等技术形成协同,未来是智能控制的天下,深化发展第六代战斗机的技术发展是我们的目标,而如果我国能形成在第六代战斗机上的技术优势,那么我国在航空技术上将处在世界领先的地位,往日趾高气扬的美国则只能“望洋兴叹”。

今天我们成为了一个军事大国和强国,从当年的仰望到现在自己傲然挺立,中国走完了一段充满挑战的发展路,到现在我们在某些领域已经超越了以前的老师傅美国和苏联,他们从当年的“师傅”转变成某些方面了要向我们学习的“徒弟”。

俄罗斯苏-57落地珠海航展确实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或许参与者会感叹苏-57的气势凌厉,但在深入了解之后只会发现苏-57的技术缺陷和不足,它能带给我们参考,但是并不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从上个世纪仰望苏联、向苏联学习到如今的技术领先,我们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实现了原先的目标,并且我们做的比预想中更好!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一周军评:歼二十七机编队亮相,美国要急着争“第六代机”

《光明网》:苏-57一直饱受争议,其真相究竟如何?

《凤凰网》:一口气看完苏-57有何不同,与歼二十比较技术差距明显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