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塔”——开封铁塔演绎千年传奇

在河之北 2018-10-21 12:42:40

塔是一种舶来品,最初是古印度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后来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称“佛塔”。汉代时传入中国后形成了中国塔这种建筑形式。我国境内现存2000多座塔,不是哪一座塔都能被称为“天下第一塔”。

开封铁塔是“货真价实”的古迹,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精湛绝妙的建筑艺术,雄伟秀丽的修长身姿而驰名中外,被称为“天下第一塔”。铁塔前有一座石碑,上书“天下第一塔”,为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笔迹。

铁塔建于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距今已有970年的历史。该塔因当年建筑在开宝寺内,故称开宝寺塔。世人都言称其为铁塔,但这座天下人皆知的塔却不是铁铸的。只因塔全部用褐色琉璃砖砌成,远看近似铁色,从元代起民间就称其为“铁塔”,沿袭至今。

铁塔的前身是一座木塔,北宋时喻浩为供奉佛祖释迦牟尼佛舍利,经过8年时光建造的。喻浩在端拱二年(989)建成。他曾预言此铁塔可存700年不会倒塌。可惜这个木塔在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夏天,被雷火所焚,仅存50多年。

皇佑元年,宋仁宗下诏在距此不远的夷山上,仿照木塔的式样,建造了这座琉璃砖塔。当时的夷山有近百米高,而今塔的底层已经和地面相平。由于历史上的黄河泛滥,使得开封这座历史古都,大多遗迹被永远深埋于地下。“开封城,城摞城,下面还有六座城。”这最直观的说明,近千年来,塔的底座降低了多少,开封市就“长”了多少。

铁塔高56.88米,为8角13层,是国内现存琉璃塔中最高大的一座,它完全用了木质结构的形式,塔向修长,高大雄伟,通体遍砌彩色琉璃砖,砖面蚀以栩栩如生的飞天、佛像、伎乐、花卉等,图案达50多种,每块琉璃砖都是艺术品。令人惊奇的是塔为仿木砖质结构,但塔砖如同斧凿的木料一样,个个有榫有眼,有沟有槽,垒砌起来严密合缝。

塔的外部采用经过精密设计的28种标准砖型加工合成。塔身设窗,一层北、二层南、三层西、四层东以此类推为明窗,其他为盲窗。环挂在檐下的104个铃铎,起风的时候,铃铎随风而动,象是在合奏一首优美的乐曲。

塔内有砖砌蹬道168级,绕塔心柱盘旋而上,游人可沿此道扶壁而上,可以直达塔顶。登上塔顶极目远望,黄河似带,顿觉飘然如在天外。

塔建成近千年,阅尽沧海桑田,历尽蹉跎岁月。史上有明确有记载的就遭地震43次、冰雹10次,风灾19次,水患24次,大小战乱无数,1938年日军曾用飞机、大炮进行轰炸,但铁塔仍巍然屹立,坚固异常。宋人喻浩建造的木塔预言700年没能实现,这座诞生在宋朝琉璃塔夙了他的心愿,屹立千年,风采依然。毛主席来开封曾经称赞其为“打不倒的民族精神”!俨然就是古都开封的擎天巨柱。

铁塔西百米处,是一座重檐伟阁漆栋画梁的大殿,碧瓦迎日,脊兽成列,石狮雄立,蔚然壮观。殿周围24根大柱抱厦而矗,这就是铁塔公园中最大的殿宇,接引佛殿,殿内接引佛像由铜铸成。佛像面目慈善,仪态庄严,金粉饰身,左手抚心,右手下垂,赤足立在莲花台上。佛像周围的殿壁绘制有大型壁画“西天极乐世界图”,上有大小佛像70多尊,图中有慈眉善眼的菩萨,婀娜多姿的彩女,手托花盘的仙娥,舞姿轻盈的飞天等,锦衣广带,彩绦飘飞,笙萧婉转,鹤舞鹿鸣,一派温馨和谐的天国胜景。

铁塔公园位列中国百家名园之一,公园集文物古迹、园林艺术为一体,历史上孔子、司马迁、李白等众多先贤在这里都曾经留下足迹。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草树木相映成趣,一步一景,步移景变,景色秀丽,美不胜收。

铁塔每晚上演的佛塔光影秀“铁塔传奇”,演出分为“舍利安奉大典”和“铁塔传奇光影秀”两部分,是中国第一座佛塔光影演出秀。光影秀运用4D成像、激光造型等手段,分“听禅、夏荷、秋露、万佛归宗”四个篇章,以空灵圣洁的主题音乐为背景,整体勾画出铁塔灵秀、智慧、光明的佛国乐土色彩,美轮美奂、超级震撼的视觉效果,享受视觉的饕餮盛宴。

“擎天一柱得云低,破暗功同日月齐。半夜火龙翻地轴,八方星象下天梯。光摇潋滟沿珠蚌,影落沧溟照水犀。文焰逼人高万丈,倒提铁笔向空题。”元代诗人冯于振的《铁塔燃灯》,描述了这座千年古塔“铁塔”。

清秋时节,在菊花绽放最美的10月,走进开封铁塔公园,赏菊的同时,亲手抚摸千年真身,探寻这座千年铁塔的传奇,感受那种无穷魅力。

0 阅读: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