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傅年逾八旬,自诩“老骥伏枥”,退休前是木匠,几十年手艺细致,至今还能自己打理小屋家具。每天清晨,他都会拄着拐杖,到小区广场挥舞木棍练身子,邻居们都夸他“精神矍铄”。可最近几个月,李师傅却屡屡感到手脚冰凉、走几步就气喘,夜里还常被腿抽筋惊醒,白天又昏昏欲睡、头晕乏力。

一开始,他以为是季节交替的普通反应,可症状不仅不见好转,反而越发明显。直到有一次,李师傅在广场舞台边休息时,忽感胸口闷痛、心跳加速,差点摔倒,同伴们这才急忙送他去医院。
医生详细询问了他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发现他喜欢吃咸鱼、腊肉,每顿饭都配三小碟咸菜;平时也不忌口油腻食物。更令医生担心的是,他夜里常因腿部抽筋惊醒,清晨起来还会头晕、眼花。医生郑重告诫:“这些可不是简单的‘老年毛病’,而是动脉硬化的早期信号。”
李师傅不解地问:“这怎么跟血管硬化搭边?”医生耐心解释:“动脉硬化是血管壁逐渐钙化、变厚、弹性降低的过程,血管一旦‘变硬’,就会影响全身器官的血供,初期会以这些微妙症状出现提醒你。”

接下来,医生列出了五个关键预警信号:
一、手脚冰凉、麻木刺痛
当血管弹性下降、末梢血流受阻时,手脚常会感觉冰冷、麻木,甚至像针扎般刺痛。若无论保暖按摩都无法缓解,就该警惕血管狭窄正在加重。
二、夜间腿部抽筋、行走乏力
下肢动脉硬化导致肌肉供血不足,稍走动就会感到小腿发紧、抽筋,走没几步就要停下休息。若出现“间歇性跛行”,说明血管已经开始严重堵塞。
三、清晨头晕眼花、耳鸣
大脑对持续、稳定的血液供应极为依赖。清晨起床时若反复出现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往往是脑部血管弹性下降、血流不足的表现。

四、性功能减退、睡眠障碍
男性可能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女性则会性欲减退、阴部供血不足;同时,血管僵硬还会破坏睡眠节律,导致入睡困难、多梦易醒。
五、轻度胸闷心悸、短暂憋气
动脉硬化不仅影响四肢和大脑,冠状动脉硬化在运动或稍微用力时就会引发胸闷、心悸,有时还会短暂出现呼吸不畅。但这些早期症状常被当作“气虚”或“心慌”忽视。
了解了这些预警信号后,更需要从生活方式入手,积极干预、延缓血管硬化进程:
均衡饮食,少盐少油
每日盐摄入不超6克,减少腌制、油炸、高胆固醇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适量运动,增强血管弹性
每周至少5次、每天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慢跑,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定期体检,监测“三高”
每年测一次血压、血糖、血脂,若有高血压或高血脂等风险,应按医嘱规范用药并及时调整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心态,缓解压力
情绪紧张会加速血管老化。可通过冥想、深呼吸、书法、园艺等方式放松身心。

戒烟限酒,远离血管“加速器”
吸烟和大量饮酒都会伤害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应尽早戒除不良嗜好。
采纳医生建议后,李师傅调整了饮食,早晨先喝杯温开水,再做半小时太极拳,减少了高盐食物,晚上也不再看手机到深夜。一个月后,他的手脚不再冰凉,夜里也鲜少抽筋,散步时胸口也不再闷痛,整个人精神焕发。
动脉硬化是隐匿而缓慢的,往往在关键器官受累后才被发现。唯有关注那些细微的身体信号,从早期预防开始,才能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加一道坚固屏障。发现上述五大预警,立即行动:调整生活方式、定期体检,让你的血管保持“韧性”,为未来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