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的焦点地区是巴赫穆特,双方已经在该地区进行长达9个多月的纠缠,前段时间俄罗斯方面“拼命进攻”,导致乌军防线破裂,上万精锐被困在巴赫穆特市区。据悉,乌军开始发起反攻,乌军第80空突旅,第67机步旅,第54机步旅和第10山地突击旅轮番冲击俄联军和瓦格纳雇佣兵组成的防线,现场枪声、炮鸣接连不断,当前战斗发生在西面和北面两个方向,但是外界对此次反攻并不看好。
第一:乌克兰目前虽然表现出极强的“战斗气势”,但是重型装备缺乏是硬伤。在经历过数次西方援助之后,当下乌军的主要武器装备是美制M113、M117装甲运兵车、苏制T-72主战坦克和PZH-2000自行榴弹炮,ACS凯撒卡车炮,M109以及M777自行火炮,以及一些运输车。想要依靠这些装备撕开俄军的防线,显然有点痴人说梦。武器短缺的问题,在现代化战争中很致命,现在已经不是“二战时期”,战斗模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
第二:相对于乌克兰的火力水平而言,俄军的“配置”就显得很高级。例如在巴赫穆特地区驻扎的1个龙卷风S重型多管火箭炮团,一次就能发射12枚火箭弹,覆盖面积超过12个足球场。而瓦格纳的火力水平也不低,130辆坦克、320辆装甲战车、160门火炮和80门多管火箭炮。这些装备都阵地战“王牌”,面对如此强悍地火力覆盖打击能力,如果乌军没有对应地牵制手段,只能靠“人海战术”去硬填。只是乌克兰有多少人,能够用来堵“炮眼”呢?现在已经不是二战堵抢眼的时代了,动辄就是齐射覆盖性打击,人海战术并非最好的选择。
第三:乌克兰的反攻会给俄军带来“麻烦”,但是也仅仅只是“麻烦”而已。首先俄联军的主力部队一直在乌东地区活动,所以即便乌军反攻,俄军也能开速调动部队进行“防守”。其次就是在火力上的压制,让俄军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打或者撤都有时间做准备。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恐怖来源于火力不足。只要装备足够先进,就能掌控战斗主动权。显然在装备领域,乌克兰不如俄罗斯,哪怕是有西方援助也无法改变这一现状。
最后乌克兰为什么不等等西方援助全部抵达之后,再对俄军进行反攻呢?首先如果不在近期采取反攻,被围困的乌军精锐可能会“全军覆没”,这是乌克兰无法承受的损失。其次就是西方的援助有点“遥遥无期”的感觉,美国一拖就是数个月,乌军等不起。欧洲各国的援助零零散散的已经有一部分抵达乌克兰,所以基辅可能是打算利用已经收到的装备进行一次猛攻,将被困精锐解救出来。所以这次猛烈地反攻,可能是一次营救性进攻。
(文/小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