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明明很努力,为何富裕不起来?背后有何隐情

猫爷进渔场 2024-12-01 13:47:0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某处建筑工地,一层毛坯楼被隔成一个个单间,里面居住的是来自朝鲜的大批务工人员。

他们集体生活、集体劳作,一个人干着五个蒙古人干的活,几乎没有休息日。

可即便这样,他们的生活依旧艰苦,衣服只能买二手的,平日里与家人打电话的机会都没有。

一个工地建好,再出发下一个工地,同样的吃住环境,干好之后再去往下一家...

而这样苦不堪言的生活,正是广大朝鲜民众当下生活常态的缩影。

不管他们如何努力,就是很难富裕起来,这究竟是为何?

励精图治

2011年12月17日,朝鲜第二代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年仅二十多岁的金正恩接过朝鲜大权。

新一代领导人的上台,往往伴随着崭新的政策。

而金正恩执政的一大要点是,重视国家经济的发展。

在2013年的新年讲话中,金正恩就提出要把朝鲜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强国,提出了发展经济的一系列措施和重点方向。

在2015年的新年讲话中,金正恩至少五次提到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将建党70周年的口号定为“就算粉身碎骨也要解决人民生活问题”。

在2016年的新年贺词中,金正恩再次强调,要把一切力量集中于经济强国建设,在国家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中带来新的转变。

这些话语在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金正恩政权对发展经济的重视,及进一步推进经济调整甚至改革的可能性。

事实上金正恩主政后,已经通过一系列措施,作为释放出加快经济发展、深化经济调整的信号。

在农业领域,加大了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了农业领域改革的步伐。

从2012年开始,朝鲜在部分合作农场开始试点推行新的分组管理制,将原来合作农场中的分组,进一步缩小至五人左右,甚至更小的规模,同时允许将上交国家后的剩余部分粮食到市场上出售,收入归农民个人所有和支配。

2013年起,朝鲜允许十几人登记为农业工作组,代替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施的社会主义大集体。

农民也被允许将收获粮食的30%在市场自行销售,超出生产配额的部分也允许自行支配。

近年来,朝鲜内部的市场经济因素明显增多,按照市场经济方式运营的企业越来越多,政府对市场经济因素更加宽容,允许部分地区的企业在保证国家供应定额的前提下,将多余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以获利,同时允许工厂的职工分享这部分赢利。

例如,朝鲜开始允许企业管理者,可以不按照国家工资标准给工人发薪水。

对于企业完成国家计划以外的生产收入,可以作为福利分发给工人。

按照朝鲜专家的说法,一些企业职工的收入已经有了较大提高,如新义州化妆品厂工人的平均月工资,已从3000朝元增加到8万朝元,工作能手甚至能赚到11万朝元。

为了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朝鲜还加大了能源领域的开发和技术改革力度,积极促进煤炭资源开发,并有效结合风力、地热、太阳能等资源开发。

另据一些长期在平壤经商的外籍企业家披露,朝鲜近年来比较重视生产居民日常消费品的轻工业的发展,使得轻工业近两年来实现快速发展。

朝鲜政府的一些官员和企业管理人员,正努力向外部世界学习经营和管理方面的理论和技能,以不断提高朝鲜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

根据香港大公网综合国际媒体报道,朝鲜目前正在尝试新的经济调整路径,即不再局限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

而是尝试将一些优质资源从计划经济体制剥离出来,按照市场经济的路子进行管理、开发。

例如组建国营公司进行商业性开发等。

自苏联解体、朝鲜经济走向崩溃以来,朝鲜经济领域第一次出现了全方位的复苏姿态,金正恩发展经济、促进生产之决心,前所未有的强烈。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金正恩的种种振兴经济举措,起到了一定效果,且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投身经济生产。

但朝鲜经济并未好转。

导致这一局面的因素,就在于金正恩主政下的朝鲜,经济调整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持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比如,深深刻在朝鲜民族血脉中的先军思想与核武战略。

先军思想与核武战略的制约

金正日主政朝鲜时提出并实施了先军路线,即一切以军事工作为先,一切以军事工作为重,树立了军事最大的国事观念,竭尽全力发展军事力量,把军队建设提高到最重要的战略地位,把军队作为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以及对外政策的最重要的支撑点和基干力量。

为此,朝鲜每年保持较高的国防费用投入。

即使在国家财政比较困难甚至非常困难的时期,也要优先保障国防费用的支出。

根据朝鲜官方的相关数据,其国防费用支出一般保持在国家财政总支出的14%—17%之间,而据一些国际研究机构和学者推算,其实际支出可能每年高达25%以上。

与此同时,朝鲜军方长期垄断着大量经济资源。

这对于经济调整产生了不利影响。

金正恩主政朝鲜后多次强调,虽然一再突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同时也表示,会继承先军思想,继续实施先军路线。

这就意味着,朝鲜仍然会将大部分资金、资源用于与国防相关的领域。

这会不可避免的会压缩经济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资源,也不利于经济调整措施的实施。

坚持先军路线,积极发展壮大军事力量和威慑力,最明显地体现在朝鲜新领导层将继续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力上。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朝鲜核问题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问题。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朝鲜的核研发及其军事应用步伐明显加快。

2006年10月9日,朝鲜进行了首次核试验。

与此同时,朝鲜加强了核运载工具,如导弹、火箭的研发力度,并进行了相关试射活动。

核试验及相关核运载工具的研发和试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和谴责。

在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下,朝鲜的核活动有所收敛,但始终没有放弃核研发及其军事应用。

金正恩主政后,同样重视核研发及其军事应用。

2016年9月9日,朝鲜进行了第五次核试验。

在面临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和强大压力,甚至受到外部制裁的状况下,金正恩主政下的朝鲜不仅没有弃核的迹象,反而在政策和实际中不断加强核武力和核威慑。

这似乎预示着,解决朝鲜核问题将是艰难而长期的过程。

在整个国家资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积极发展核武力必然会挤占朝鲜经济调整和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资源。

与此同时,接二连三地进行核试验,也将朝鲜推向被全世界制裁与孤立的深渊,这也是朝鲜经济难以振兴的另一原因。

险恶的外部环境

金正恩上台后,朝鲜面临的外部环境,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因多种因素的作用而有所恶化,这是金正恩主政下的朝鲜推进经济调整措施,不得不考虑、也不得不面对的重要外部因素。

半个多世纪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出于战略和利益的需要,长期实施针对朝鲜的敌对政策,打压朝鲜。

冷战结束后,美国等西方国家更是将朝鲜视为“流氓国家”、“邪恶轴心国家”进行遏制、封锁、打压,想推翻朝鲜现政权。

在朝鲜核问题上,美国等国家立场强硬,公开声称不排除武力方式解除朝鲜核武装的可能,这是朝鲜长期处于紧张备战状态的重要外部因素。

近年来,金正恩紧抓核武战略不放。

西方世界出于战略和利益需要,始终没有放弃推翻朝鲜现政权的企图,也没有放弃通过武力解除朝鲜核武装的企图。

此外,朝韩两国双方军事上仍然在三八线附近部署重兵,陈兵百万,并时有军事摩擦和小规模的军事冲突发生。

并且在金正恩主政后,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例如,韩美军事合作力度不断加大、军事演习规模不断扩大等。

这既迫使朝鲜不得不长期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并处于备战状态,也使得朝鲜不敢对外开放力度过大,怕引火烧身,更怕无力控制开放后的局面,这必然会制约朝鲜经济调整的深入。

当前,随着朝鲜接二连三进行核试验,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也切实感受到了朝鲜核发展带来的威胁,特别是随着朝鲜核武器小型化及核运载工具不断取得新进展,美国等国家对自身安全利益的担忧更大。

这无疑又加大了美国等国家对朝鲜的恐惧、敌视和打压力度,甚至更接近采取武力解除朝鲜核武装的可能性。

从一定意义上说,随着核武器研发和实验不断取得新进展,不仅没有改善朝鲜的国际安全环境,也没有为朝鲜带来安全。

反而在不断恶化朝鲜的国际安全环境,使朝鲜政权处于更危险的境地,这又进一步使得朝鲜领导层更缺乏安全感,最终形成了朝鲜恶性循环的安全困境。

在外部环境没有明显改善、安全缺乏可靠保障的条件下,特别是在朝鲜与美国、韩国等国家的关系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的前提下,朝鲜在推动经济调整,特别是大规模的改革开放方面,必然会谨慎再谨慎。

金正恩政府看似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开放与改革的举措,10年过去了,朝鲜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但穷还是真的穷。

结语

金正恩时代的朝鲜,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程度进展。

然而朝鲜经济的顽疾,在于平壤对先军思想、核武思想的坚持,以及在此基础上招致的美西方联合制裁。

较之这两座难以翻越的大山,朝鲜普通民众与劳工起早贪黑的劳动,实在是杯水车薪。

参考资料

李圣华,朴银哲.国际制裁对朝鲜经济的影响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王付东,孙茹.经济建设与朝鲜战略路线的调整[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

0 阅读:146
评论列表
  • 2024-12-01 19:16

    要么就是努力的方向不对!要不就是,老板在时都装积极的很,老板一转身立马掏出手机打游戏、刷抖音……

猫爷进渔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